【“五个一”群众工作法】“小积分”撬动基层“大治理”
行走在突泉县的广袤大地上,道路平坦通畅,农家庭院干净整洁,广场上孩童愉快嬉戏,村民惬意地与游客在自家民宿拉着家常……一幅“村美、人和、共富”的和美乡村生活画卷尽收眼底。
小县大变,渊源有自,抓手发力。突泉县创新推行乡村治理积分制管理模式,围绕人居环境、乡风文明、生态宜居、产业增收等方面,细化制定积分指标,通过修订村规民约、建立积分档案、进行积分管理、实行积分兑换,激励村民积极参与,激发内生动力,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局面。
王博文是学田乡利民村村民,自积分制实施以来,她每天忙完家里的活,总要到村里转转,看看有什么工作可以做。村民都笑她“满脑子都是分数”。她说:“参加义务工作,既能给自家赚积分,又能为村里的建设出力,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乡村治理,创新先行。学田乡利民村探索构建“党组织牵头+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立体化治理架构。以屯为单位,设立以村书记为一级网格长,村‘两委’为二级网格长,党员代表、驻村工作队、村民代表等为成员的“积分制”网格组织,制定《乡村治理积分制实施细则》,将人居环境整治、文明乡风培育、投身志愿服务、助力产业振兴、推动景区发展等5大板块40余项具体指标量化赋分,以户为单位对村民的行为进行评价,这些积分是对群众参与基层治理、文化活动的见证,也是对他们贡献的认可。
“这个活动确实挺好的,我平常在家也用兑换的生活用品打扫卫生,通过积分兑换,我们干起活来更有动力了,也提高了村里的整体面貌,我很喜欢。”村民王博文高兴地说。
如今,“明星·家”主题积分超市已成为东杜尔基镇明星村乡村治理的有力抓手,村民们在“挣积分、比积分、换积分”的良性循环中,逐渐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风尚,乡村治理呈现出崭新局面。
“我们凡是家里打扫干净,家里有学生考上大学,参加村里志愿服务活动都可以获得积分,有了积分就可以到村里的积分超市兑换生活用品,第一季度我赚了38积分,这次兑换了一袋洗衣粉和一提卫生纸,村里说积分最高可以兑换电器,我以后要更加积极参加村里的活动,打扫干净家里卫生,多存点积分兑换‘大奖’。”刚刚兑换完奖品的村民牛焕春高兴的说。
“自2023年实施积分制以来已经成功兑换10万余元的日用品,参与人数占全村90%以上。活动不仅改善了村里的卫生环境,邻里关系也更和谐了。”突泉县东杜尔基镇明星村驻村第一书记陈晋吉介绍说。
明星村还持续优化“积分+”的跨界融合,探索出“积分+农文旅融合”“积分+产业发展”“积分+公益事业”的新路径。村民通过参与景区运营、特色产业种植、志愿服务、农文旅活动的组织与宣传,实现个人增收与集体发展的深度融合。
“我们精心筹备了一系列承载着‘东杜尔基印象’的特色产品,游客来到明星村进行拍照打卡、购买门票、转发朋友圈留念等方式即可获得,希望这些产品能成为大家了解东杜尔基的独特窗口。”陈晋吉介绍。
截至目前,突泉县9个乡镇188个行政村,持续开展积分制工作,已全面推广实施,覆盖面达到了100%。
“小积分赋能大发展”,下一步,突泉县将不断优化乡村治理积分制内容体系,持续优化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积分制激励体系,全面激发村民参与基层治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持续走好乡村善治之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县融媒体中心/曾令刚 赵洹
原标题:《【“五个一”群众工作法】“小积分”撬动基层“大治理”》
阅读原文
网址:【“五个一”群众工作法】“小积分”撬动基层“大治理” https://mxgxt.com/news/view/855183
相关内容
基层治理最需要焦裕禄精神云南新平:“四自”激发基层社会治理活力
贵州省“2022年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启动
宿迁:推动基层党建网与社会治理网“双网”深度融合
党处理与群众关系的六个基本原则
四川 法治建设找抓手 依法治省动真格
激发公共治理的群众力量
孙金龙强调:深入联系基层群众突出解决实际问题
玩疯明星撬动粉丝社群 TCL玩转品牌营销年轻Style
粉丝经济崛起,如何撬动5亿粉圈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