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嫂离开后,婆婆又来照顾坐月子的方一诺。
婆婆主动照顾月子里的儿媳妇,这是多少儿媳妇做梦都想要的事情,为什么方一诺不愿意?
高彩萍笨手笨脚,大大咧咧,做不了精细活儿,可还是为了孙女过来受这个罪。
她是了解方一诺的,虽然对这个儿媳妇挺满意,但那时没有住在一起。
当住在一个屋檐下,那才是真正考验人性的时刻。
高彩萍其实是被儿子叫过来的,方一诺从头到尾提都没提过让婆婆来照顾她。即使这样,婆婆也很高兴,大包小包地拎了好多东西。
然而方一诺是怎样的表现呢?
她看到婆婆拎着包进来,表情是错愕的,是疑惑的,怎么婆婆来了,还拎着这么多东西。
这是方一诺看到的第一个表情动作。
不过这个表情很快就没了,她换上担忧心疼婆婆的表情,拿着给婆婆准备好换的拖鞋让婆婆进屋。
接下来,方一诺嫌弃的表情更盛了。
婆婆进来后,没有换拖鞋,直接绕过方一诺走到了客厅。仔细看方一诺的表情,她拎着拖鞋一直盯着婆婆的脚,直到婆婆发现了她的眼神才意识到自己没有换拖鞋。
这时候婆婆就了,可是婆婆是个直肠子,觉得这没有啥,就说,地也不干净,不用换了。
你说你没有换拖鞋已经让方一诺不开心了,你又来一句地不干净,这不就责怪方一诺没有打扫卫生吗?
这个小细节,导演安排得太好了,通过这个小细节马上就让观众意识到这是两代人生活习惯的不同,以后可能会从这里产生。
这一段剧情还没有结束。
方一诺在换拖鞋上妥协了,没有坚持让婆婆换,证明她还给婆婆留着一份,毕竟她是长辈,是婆婆,是肖路的妈。
然后黄彩萍拿出来了好多布,说是要给禾禾用。这些布是高彩萍好不容易保存到现在的,是肖路和肖旭小时候用过的。
年龄稍微大点的朋友应该知道这事,尤其是农村的朋友更是了解,家里的布都是旧衣服做的,是老大用完,老二再用,一个接着一个用,都舍不得扔。
方一诺好不容易收起的火气立马又出来了。
这个时候肖路身为丈夫,儿子不出来打圆场,真是。眼看着方一诺脸色都变了,他还陪着老妈回忆过去。
方一诺的表情木讷起来,不愿意接受的假笑挂在脸上,十分滑稽。
生活习惯的不同,育儿观念的不同,卫生接受程度不同,一小段戏就把婆媳之间的极大点集中体现了出来。
其实这个时候,方一诺给肖路一个眼色,这事就过去了。可是方一诺非得假装感人,表面接受婆婆的好意,背后却和闺蜜唱双簧,依然给禾禾用着纸裤。
你说多此一举累不累?
大家想想,婆婆这才刚来,就已经埋下了这么多冲突点,后面岂不是要打起来?
这里有一个编剧难以自圆其说的失误,那就是方一诺并没有拒绝婆婆拿来的布,却又坚持给婆婆立规矩。
比如,不能抽,记录禾禾吃喝拉撒的时间,宝宝的衣服和大人的分开洗等等。
这有点前后,既然能拉下脸立规矩,就能拉下脸拒绝布,不是吗?
接着说,婆婆和儿媳妇关于育儿的不同观念其实点到就好,没必要大写特写,后面再写婆婆的几个荒唐行为就有点多余。比如不敲门进儿子卧室,偷偷抽,装神弄鬼。
好了,接下来就是方一诺的第三个行为,也是这个行为,彻底撕开了与婆婆高彩萍的真实关系。
因为婆婆之前的不靠谱,方一诺是不放心婆婆带着禾禾出去的。果不其然,出事了,禾禾摔着了。
而婆婆呢?搓着麻将抽着,好不快活。
方一诺不放心,出来找禾禾,恰好看到这一幕,初为人母的方一诺疯了一样,抱着女儿大哭。
看到婆婆来了,她终于爆发了,把自从婆婆来家里照顾她后的所有不满都发泄了出来,对着婴儿车就是一脚。
这一脚,彻底撕开了她与婆婆的真实关系。
方一诺其实是看不起婆婆的,从婆婆进家门开始做的那些事,就让方一诺很反感。
但是身为儿媳妇,她还保持着理智和对婆婆的尊重。因为她是受过教育的人,她知道尊重长辈是做人的基础。
她克制着怒火不发出来,一次又一次地给婆婆机会,可是婆婆一次又这个地让她。
妥协已经没用了,包容也成了笑话,这个时候还计较什么体面,发泄情绪就对了。
所以方一诺在大庭广众之下歇斯底里,大声咆哮,不再给自己体面,也不再给婆婆。
有什么和和睦睦的婆媳关系,只不过是虚假的维持表面。只要不过分,我留你一份罢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