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以什么方式对待孩子,将来孩子就以什么方式对待你!

发布时间:2025-04-25 16:20

01

自食其果

在一次采访中,宁静在对喜欢看什么节目的问题回答道:

“喜欢看的倒是没有多少,但是特别明确的讨厌看一种节目——家长被孩子赶出去的,或者儿媳妇与家长不合的,儿子却帮着儿媳妇把他们家长给整得很惨那种。

“其实我看到这样的节目真的特别生气,我就是想说活该啊,怎么没把你整死啊,你给大众看到的都是你孩子欺负你的一面,凭什么他就是坏的,你就包装得那么好呢?”

宁静在节目中是这样回答观众的疑问的:我知道我说这些话,您们肯定要喷我。

但是你们仔细想一下,你的孩子成为了今天这个样子,他会帮着自己的媳妇欺负你,他会把你赶出家去,这是他天生就这样么?

不是吧,孩子刚出生的时候知道啥啊,不都是你们把他教成这样的么?

“然后现在你们让全社会的人都知道了自己的儿女不孝顺,自己反而成为了一个十足的受害者形象,怎么好的就都是你?你一点责任也没有?”


教育也会过刚易折

前有北大马谢宇弑母案,后有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高三男生,与陪读的母亲因学习问题发生矛盾,后演变成肢体冲突,致母亲死亡。南京市第十三中学学生李某某晚上10点下课回家后写作业时,遭母亲说教辱骂,盛怒之下,他将母亲杀害。

融洽、和睦的亲子关系是家长和孩子心之向往的,家庭教育上用错方法,后果却是付出了血和泪。

北京市曾抽样调查了3000多名中学生的心理状况,其中“对待父母的态度”一项,56.28%的孩子选择极度反感或痛恨父母,19.22%的孩子对父母态度冷淡,13.13%的孩子反感父母,6.62%的孩子惧怕父母,只有4.75%的孩子表示喜欢自己的父母。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情况的发生?


02

家庭不是家中法庭

教养方式出现偏差:青春期是孩子自认为已经长大、并渴望独立的重要时期,这并不是导致孩子叛逆、疏远、蛮横的全部理由。

亲子关系的好坏,与孩子12岁之前的教养环境有很大关系,而亲子之间的很多冲突,恰恰出现在亲子之间的相处模式上。

学习压力:在应试教育主导的大环境下,社会对于考试成绩的过分关注给家庭带来很大的压力。多数父母迫于考学压力,想办法“开小灶”,当父母将自己的焦虑一而再、再而三地传递给孩子,亲子双方的焦虑很容易导致冲突。

让孩子“窒息”的关注: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但如果父母给予的关注过多,事无巨细地安排、指点、要求、命令,孩子会觉得被控制、不能按自己的意愿行事,会产生不舒适感、反感,甚至是怨恨。

陪伴成为“奢侈”:有些父母由于种种原因无暇顾及孩子。

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即便父母为他们提供了丰厚的物质条件,也容易产生“我在父母心里并不重要”的感觉。

久而久之,当孩子犯错的时候就会把错误的原因归结到父母身上,认为是父母对自己的不上心、不作为造成的。

孩子的自主权被剥夺:青春期亲子之间发生的种种冲突、矛盾,源于他们的权力之争,即“谁说了算”“听谁的”。

奥地利精神病学家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是对等的存在”。

尊重他人,就是不要一意孤行地为他人做决定,打着“为他好”的旗号无视对方的选择和意愿。

美国亲子教育学家阿黛尔·法伯也曾说过:“亲子之间的根本问题,很多时候是大人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03

调整教养方式,直面问题

救赎自己就是救赎孩子。别走入教育变摆布,教训变操控的陷阱。

了解不同控制类型

一种是心理控制,包括爱的收回、引发内疚和权威专断三种方式,父母采用控制性、操纵性的方式入侵孩子的内心世界,抑制其心理自主,迫使其顺从父母的要求。

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控制损害孩子的自主感和能力感,从而降低孩子的自我价值感是一种消极的教养方式。

另一种是行为控制,即父母在主动了解孩子情况的基础上对其行为做出适当的指导和约束。

行为控制是一种指导性的、非侵入式的教育方式,让孩子知道边界和底线,能增强孩子的自制力,减少孩子的负面情绪是积极的教育方式。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应适度增加行为控制、减少心理控制。


如何正确地让孩子听话

孩子只有发自内心地认可父母,亲子关系才能和谐融洽,父母的教育初衷也才能够实现。而孩子认可父母的前提是,父母要无条件地爱孩子、接纳孩子,与自己的喜好无关。

当然,这与对孩子的行为提出一些要求并不矛盾。因为孩子的行为发生是短暂的、有情境背景的。

父母可以说:“你今天忘记带生物书了,以后每天晚上完成作业后,对照转天的课表检查一遍”,而不要说:“你怎么总是丢三落四”。

父母无条件地接纳孩子时,特别要满足其情感需求,尽量不说:“你不按我说的做,以后你的事情全由你自己处理,与我无关”一类的话。

父母首先敞开心扉,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对他的关爱是真心的。

在此基础上,父母可以跟孩子商讨、让孩子参与制订他的行为规则,最后达成明确、具体的行为要求,这样孩子也更容易接受和执行规则。

同时,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让他觉得,父母是信任自己、理解自己、接纳和包容自己,并能实实在在地引导和帮助自己的。如此消除亲子矛盾,孩子也就释怀了。


中国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说:“父母需要改变和孩子相处的策略,要‘客气点’。孩子不想说的事情,不要多问;指出他的问题,也要点到为止,相信他自己有基本的判断。”

李玫瑾认为,“父母的智慧在于,知道孩子想要什么,也知道要提醒他什么,然后把这些选项都给孩子,帮助他分析利弊,把各种可能分享给他。孩子会有自己的判断,做出选择。”

网址:你现在以什么方式对待孩子,将来孩子就以什么方式对待你! https://mxgxt.com/news/view/851637

相关内容

怎么和女孩子聊天拉感情?这7种方式你可以学习下!
孩子追星怎么引导(理性对待追星的孩子的方法)
李玫瑾:你什么语气,孩子就是什么态度
如何看待《家有儿女》里面刘梅教育孩子的方式, 网友: 心疼刘星!
四对明星夫妻的相处方式告诉你:“幸福的模式是什么?”
怎么看待现在的孩子追星?
“不管你和对方是什么关系,只要一见面,就询问你谋生方式的人,其本质,都是在算计对你的尊重程度”
泰星chompoo被批评养娃方式不对,你怎么看呢?
生活方式:中国式丁克家庭 孩子是为父母生的
2023年,面对孩子追星,家长应该怎么做?不要和孩子对着干!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