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感情变“罗生门”,177条录音炸裂全网
4月2日的深夜,孟子坤的前女友李晶(网名“原来是晶哥”)突然在社交平台发起了猛烈反击,连发三篇长文,指责孟子坤在五年的恋情中不断出轨、实施家暴,并进行精神控制(PUA)。更劲爆的是,她还曝光了孟子坤电脑中保存的177条与多名女性的暧昧录音。这一消息一经发布,瞬间引爆网络,“孟子坤前女友曝其出轨”话题迅速登上热搜榜,阅读量突破3亿,网友们开始扒出孟子坤2023年与舞蹈生包露佳的恋情,甚至还翻出了他曾被疑抄袭男团歌曲的争议。
翌日凌晨,孟子坤紧急发表长文回应,坚决否认所有指控。他声称所谓“家暴”事件中,李晶是在争吵时自残,而他只是“按住她的手腕防止她自杀”;至于出轨和性病传闻,他解释说“穿了一次性内裤导致感染”,并暗示李晶“长期患有精神疾病”。面对最关键的177条录音,他只简单一句“无法自证”带过,反倒将责任推给李晶,指责她“抛出问题却不提供证据”。
李晶迅速反击,公开伤情照和聊天记录,揭露孟子坤“辱骂她全家”“用宗教迷信手段打压她”,甚至因为“床头柜太乱影响财运”而扇她耳光。更让人气愤的是,两人曾经的媒人“温柔大哥”竟在直播中公开站队孟子坤,称李晶的指控“70%是假的”,这也引发网友强烈反感,纷纷指责他是“背刺闺蜜”。这场闹剧彻底撕裂了舆论场,粉丝们控评“心疼哥哥”,路人则怒斥“渣男退圈”。
孟子坤的回应看似“诚恳”,实则漏洞百出。他将所有矛盾归结为女方“情绪不稳定”,却回避了关于177条录音的真实性;用“按住手腕”来美化暴力行为,却无视双方体型差距的客观事实。这种“受害者有罪论”的话术,实在与娱乐圈常见的“公关套路”如出一辙——利用“抑郁症”“精神病”来污名化指控者,转移公众的注意力。
更让人心寒的是,部分粉丝依旧为他辩护:“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恋爱中的事外人无权评判”。然而,当李晶晒出自己的抑郁症诊断书并控诉“他才是我患病的根源”时,这些言论显得异常冷漠。我们不禁要问:当明星利用公众信任“卖惨洗白”,又该如何保护真正的受害者?
这起事件无疑揭开了娱乐圈的遮羞布。从吴亦凡到王力宏,从霍尊到孟子坤,“出轨—否认—甩锅”的剧本几乎一模一样。而每次事件中,女性总是被强加上“完美受害者”的枷锁——她们必须保留录音、伤痕、聊天记录,否则就会被标签为“炒作”“诬告”。这种扭曲的舆论环境,正助长了更多“灰色地带”的暴力行为。
孟子坤的回应或许能暂时平息风波,但那177条录音仍如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在他的头顶。如果这些录音属实,他不仅欺骗了粉丝,还践踏了法律与道德的底线。即便最终证明他“清白”,这场闹剧依然暴露出娱乐圈对艺人不端行为的纵容——代言品牌匆忙撤换广告素材,待播综艺重新评估风险,但没有任何一家公司站出来公开表示“我们拒绝道德有瑕疵的艺人”。
雪崩时,哪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当我们在评论区激烈争论“谁对谁错”时,也许我们更该反思:为何总有人能将暴力轻描淡写为“情侣纠纷”?为何受害者总是承受二次伤害?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让我们一起为真正的正义发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