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龟:生态入侵的双刃剑
巴西龟,这种原产于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的水生动物,自20世纪80年代被引入中国以来,迅速成为水族市场上的热门宠物。然而,其可爱的外表下隐藏着一个巨大的生态威胁。作为外来入侵物种,巴西龟不仅威胁本土生物多样性,还成为疾病传播的媒介。本文将探讨巴西龟的生态影响及其管理策略,同时扩展讨论其他外来入侵物种的案例,以期提升公众对外来生物入侵的认识和警惕。
01巴西龟的生态威胁与应对措施
《话说中国海洋生态保护》一书指出, 近年来,外来物种入侵问题愈发严重,其中巴西龟作为一个典型案例,引发了广泛关注。巴西龟原产于中美洲,因其可爱的外观常被作为宠物引入我国。然而,许多人在新鲜感消退后,选择将其放生到自然环境中,这一行为却带来了严重的生态后果。
巴西龟的适应性和繁殖力极强,能快速在新的生态系统中建立种群,并对本土物种构成威胁。它们不仅占据本土龟类的生存空间,还大量捕食鱼卵、小鱼、小虾等,严重破坏生态平衡。此外,巴西龟还是沙门氏杆菌的重要传播者,对人类健康也构成潜在威胁。
针对巴西龟等外来入侵物种,我们需要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治。首先,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外来物种入侵危害的认识,避免随意放生行为。其次,开展科学研究,了解入侵物种的生物学特性和扩散规律,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最后,实施生态修复工程,通过引进天敌、恢复本土物种等措施,逐步恢复受损生态系统的平衡。
总之,应对巴西龟等外来入侵物种的威胁,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入手,形成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延伸阅读 拒绝来势泌汹的 「海洋入侵者」 你可知看似“憨态可掬”的巴西龟其实很残忍?
水族馆和海鲜市场常常引入观赏性生物以及生鲜食品,这些生物被有意或无意地释放到自然环境中,建群、繁殖并成为入侵生物。在青岛、广州等地花鸟鱼虫市场附近的路边上,“憨态可掬”的巴西龟常常吸引人们驻足,许多家庭把小巧可爱的巴西龟带回家中,当作宠物饲养。等到新鲜劲过去后,又舍不得杀害,就会把它们放生到江河湖泊中。殊不知,这所谓“积德”的善心可能会给生态环境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巴西龟原产中美洲,1987年被我国当作宠物引进,是一种生活在淡水里的杂食动物,不仅能以植物为食,更喜欢吃鱼卵、小鱼、小虾、蝌蚪等,甚至可以吃青蛙,适应性和繁殖力非常强。巴西龟放生后会大肆侵蚀生态资源,严重威胁本土野生龟与类似物种的生存,它还是沙门氏杆菌传播的罪魁祸首,已经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全球10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并且被列为我国的入侵生物。所以说这个头小小、看似可爱的小宠物其实是面善心恶、极其残忍的“生态杀手”。
第四节怎样对付“侵略者”
一、刀割药除
另外,也可以通过化学手段对付外来入侵物种,化学农药具有效果迅速、使用方便、易于控制大面积灾害暴发等优点,但是往往也会杀死许多本地生物,副作用大。因此,应用化学方法防治海洋生物入侵需慎之又慎。巴西曾针对入侵贻贝做过化学防治,代价大、收效小,对水质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危害。
二、引进“克星”
为了控制人侵种,可以考虑引进它们的竞争性生物或特异性天敌,以达到“一物降一物”的生物治理目的。但是,考虑到海洋生态系统的高度开放性及潜在的二次效应的危险性,在引人其“克星”之前,必须进行周密的科学论证,并分区域、分阶段地开展生物控制实验,以防不慎造成“以毒攻毒毒更毒”的尴尬局面,引发新的生态灾难。
三、生物改造
遗传修饰技术就如同一把“双刃剑”,可能造成新的入侵物种,但如果利用得当,也可能被应用于改良人侵种,使其丧失人侵特征,从而达到控制和修复海洋生物入侵的目的。“超级不育技术”有可能成为未来防治外来植物人侵的有效措施。
四、变害为宝
02外来入侵物种的管理挑战与案例
《中国外来海洋生物及其快速检测》一书指出, 随着全球贸易和人类活动的增加,外来入侵物种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这些物种可能通过各种方式被引入新的生态系统,如水产养殖引种、观赏动植物的引进等。一旦这些外来物种在新环境中建立种群,可能会对本地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通过与本地物种竞争资源或直接捕食它们来减少它们的数量。此外,外来物种还可能携带病原体,对本地生物和人类健康构成风险。
例如,巴西龟作为一个全球性的外来入侵种,已被广泛销售于我国宠物市场,并成为疾病传播的媒介。另外,像尼罗罗非鱼和奥利亚罗非鱼这样的水产养殖品种,在华南地区已形成巨大种群,对当地较弱小的鱼类构成了威胁。这些案例都凸显了外来入侵物种对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潜在影响。
因此,对外来物种的引进进行严格管理和控制至关重要。这包括加强检疫工作,确保不携带病原体入境;进行充分的可行性研究和论证,了解引进种的生物学特性和适应性;以及建立健全的引种管理体制,避免多头引进和重复引进。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降低外来入侵物种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风险。
随着水族观赏业的日益旺盛,促使人们不断从国外引进观赏动植物品种,其中一些因遭放弃或逃逸成为危险的外来入侵种。例如,巴西龟已经是全球性的外来入侵种,目前在我国几乎所有的宠物市场上都能见到巴西龟的销售,巴西龟也是疾病传播的媒介,已经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世界最危险的100个入侵种之一。
水产养殖引进有效地克服了品种的地域极限性,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但有些种类可能会竞争生态位、造成遗传污染、吞噬本土鱼卵、与本土鱼类竞争食物,导致大量土著种减少。例如,奥利亚罗非鱼、尼罗罗非鱼有强烈抢占地盘及护幼习性,经常形成巨大种群,排挤甚至杀死较弱小的当地鱼类。
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威胁生物多样性,外来入侵物种通过竞争或占据本地物种的生态位,排挤本地物种或与本地物种竞争食物,或直接杀死本地物种,或分泌释放化学物质,抑制其他物种生长,减少本地物种的种类与数量,甚至导致本地物种濒危或灭绝。例如,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等在华南地区已归化为常见种,这些鱼都有强烈抢占地盘及护幼习性,经常形成巨大种群,排挤甚至杀死较弱小的当地鱼类。
外来物种入侵的另一个危害是入侵物种与本地物种的基因交流可能导致对本地物种的遗传侵蚀,从而污染当地生物的遗传多样性。例如,在实验室条件下从美国引进的红鲍(Haliotis rufescens)和美国绿鲍(Haliotis fulgens)能够与中国的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杂交。如果这样的杂交后代在自然条件下再次成熟繁殖,则与本地物种更易杂交,其结果必将对中国的遗传资源造成污染。
在淡水引种中最经典的案例当属原产于南美亚马孙河流域的食人鲳(纳氏锯脂鲤)[Pygocentrus natereri(Serrasalmus nattereri)],它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为科普教育及作为观赏鱼类从巴西引进的推广品种,如今已成为“水中狼族”。可见,若重于引进而疏于管理,可能导致外来物种逃逸到自然环境中,造成潜在的生态环境影响。
03其他外来入侵物种威胁生态安全
《云南外来入侵生物预防与控制》有相关介绍, 除了巴西龟,中国还面临着多种外来入侵物种的威胁。
非洲大蜗牛在云南省多个地区出现,对近100种植物造成危害,严重影响了农作物产量,部分地区已经将其视为最主要的有害生物之一。这种蜗牛原产于非洲,但现已逐渐适应了南亚热带地区的气候。
同样原产于南美洲的福寿螺,作为一种食物被引入多个国家,包括中国。在云南省的广泛分布已对当地生态系统构成威胁。
牛蛙是另一种危险的外来入侵物种,原产于北美洲,后被引入中国多个省份进行驯养。牛蛙对生物多样性危害极大,能吞食多种小型生物,其幼体还能与当地蛙类竞争,影响它们的存活率。
此外,番石榴果实蝇和橘小实蝇也是值得注意的外来入侵物种,它们对农作物造成损害,影响农业生产。
(三)非洲大蜗牛 非洲大蜗牛(Achatina fulica)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栖眼目、玛瑙螺科,别名玛瑙蜗牛。1979年,非洲大蜗牛首次在云南省河口、金平、西双版纳等地出现,逐步向四周扩开,并对近100种植物产生危害,危害程度逐年上升。近几年,非洲大蜗牛已经在多个市(县)发生危害,部分地区已经上升为最主要的有害生物之一。原来仅在热带地区生殖和扩散的非洲大蜗牛,目前已有部分种群适应了南亚热带地区的气候环境。
(四)福寿螺 福寿螺(Amplaria gigas)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中腹足目、瓶螺科,是一种两栖淡水螺类,原产于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1980年将其作为一种食物引入多个国家,我国最早于1981年将其引入广东。目前,多个省(区)均有福寿螺报道。在云南,洱海周边水域及部分河道均有福寿螺分布。
(五)牛蛙 牛蛙( Lithobates catesbeianus)原产于北美洲落基山脉以东地区,1959年引入我国试养,在多个省(市)驯养。目前已发现许多地区野化个体成功建立自然种群,其扩散和入侵速度十分惊人。牛蛙对生物多样性危害极大,能吞食多种生物,其幼体还能与当地蛙类竞争,改变生境利用格局,并能把疾病传播给本地两栖类。
(六)番石榴果实蝇 番石榴果实蝇主要分布在多个国家,1996年报道该虫已入侵我国云南和台湾。在云南,该虫主要分布在多个低海拔河谷地区,对当地农作物造成损害。
(七)橘小实蝇
网址:巴西龟:生态入侵的双刃剑 https://mxgxt.com/news/view/847191
相关内容
巴西龟——从宠物龟到入侵物种及“放生”牺牲品的前世今生巴西龟
巴西龟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巴西龟什么特点?巴西龟的特点:你了解这种“水中小霸王”吗?!
巴西龟的寿命,巴西龟一般可以活20
巴西红耳龟的人文历史:一只乌龟的扩张之路
每期认识一种龟之“巴西龟”:大多龟友的第一只龟!
草龟和巴西龟哪个更亲人?2龟种各自的特点介绍
巴西龟饲养:巴西龟的寿命最长是多少年 怎么养巴西龟才能让它寿
巴西龟不想养又不能放生怎么办呢?教你四种妥善的处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