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书法与八卦的关联
书法与八卦都是中国传统的精深科学,探讨它们的共同点,探讨它们的渊源、历史及发展,是我们当代人的共同责任。它们是何方影响何方?何方给以何方的应用以及它们将来的发展是不是会给中国的书法带来进步?我想,通过大家的努力研究,一定会给中国书法带来一个美好的前景。
中国书法典籍浩繁,笔者通过长期研读,发现书法与八卦之间有着很大联系,可以说有着紧密性与多样性,像人们的感情那样千丝万缕、缠绵悱恻、耐人寻味,于是就产生了想把这些写出来的想法。
下面就具体来谈一谈。
一、书法与八卦的象征性
书法与八卦都有着相同的象征性特点。那么,接下来,我们看一看它们的象征性是如何的。
1、书法的象征性
书法的媒体是汉字,而汉字是起源于自然物象的模拟,故上古文字多象形。在甲骨文中,“象形”属于六书之一,即六种造字方法之一种,其余的五种(指事、形声、会意、假借、转注)就很少形象可言,具体说其形象又不像图画那样尽追自然物之形体,而只是一种象征性的像。
书法成其为艺术,是因为其本身具有着可塑性。其可塑性的反映是人的大脑的认识(从感觉到思维)对世界的反映;也就是书法的美是借我们的眼睛对其字的观看,给大脑皮层产生反映,从而得到不可名状、不可言传之境的朦胧美感。其实。我们根本无法说清楚这种美感是如何?就是古代的诸多书学论著也是一样,只能用多种形象的比喻来形容其书。如用“龙跃天门,虎卧风阙”来形容王羲之的书法。用“荆卿投剑、樊哙拥盾”形容颜真卿的书法。其实在他们的书法中,怎么能找到龙虎的形迹,荆卿和樊哙的形象?这些只能说明的一点:就是书法难以言传,只能用多方譬喻来形容之,方得其庶几仿佛的象征性美感。
2、八卦的象征性
八卦的象征性,首先就得从《易》的特点看《易》的象征性。《易》的基础是八卦,每卦三爻,是为“小成之卦”。八卦两两相重变为六十四卦,每卦六爻,是为“大成之卦”。爻分阴阳,一为阳爻,一为阴爻。卦与爻皆有所象,总论一卦之象为"大象”,分论一爻之象为“小象”。例如≡(乾卦),“乾为天,为圆,为君,为父……”(《易传·说卦》),这是总论乾卦一卦的“大象”。再以分论乾卦“初九爻’的“小象”,“潜龙无用,阳在下也”(《易撰·系辞》)。卦何曾像天?爻哪里像龙?同乾卦有关的事物在“=”符号中毫无形象可言,“≡”这个符号只是同有关事物“遥相呼应”、“抽象协调”。从而“大象”“小象”都是说明卦与爻的象征意义。
再从《易》教的特点看《易》的象征性。
“挈净精微,《易》教也。”(《孔子家语》)“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王弼注“备天下之象也。”(《易传·系辞》)卦与爻的数都是有限的,怎么能够“挈净精微”,“备天下之象”呢?它之所以能以有限应无限,其秘密就在于《易》以有限的卦与爻同无限的事与物“遥相呼应”、“抽象协调”。故知《易》教“挈净精微”的特点正显示《易》的象征性。
二、书法与八卦皆显宇宙万物
上面我们已探讨了书法与八卦同具象征性,另外我们还要探讨它们的一个共同点就是皆显宇宙万物。
八卦以卦显,每卦分三爻,爻分阴阳,包罗天地,宇宙万物,山川河沟,日月星辰,飞禽走兽,烟云雨露,树木花朵等,这一切说明了八卦显示宇宙万物之像。那么书法呢?
书法亦然,以点划使转显其形质和情性,形质和情性又显其天地万物。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我以书法的宇宙观和抽象概括来说明这个问题。
1、宇宙观
中国书法自成为艺术以来便带有浓厚的主观抒情性,后来又有了对“意”的追求。远在上古时代,我们的先人与大自然定下了和谐的基调,“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康衢谣》)“浴乎沂,风乎舞雩,泳而归。”(《论语·先进》)这是多么美丽恬淡安谧、乐天知命的境界!这一观念通过儒家思想,特别是在两晋后道家精神的传播,渐次深入人心,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宇宙观。古人认为人和自然物一样,都是由天地之精气凝聚而成,即所说的“天地之正气,杂然赋流形",“人之生,气之聚也。”宇宙不是与人对立而独立存在的客体,同样,人也不是与宇宙对立而独立存在的主体,它们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是从空际渺冥的自然中来,又回归到空际渺冥的自然中去,“生于斯,回归于斯”,"生死亦大矣。"在艺术的路上,有悟性的艺术家的精神无处不与寥廓的宇宙相感应,相交游。天地之气能使人聪慧睿智,能把精气纳之于胸的人就成了圣人。
因基于这样的认识,人便是自然的一部分,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小宇宙,书家的胸中也就包涵着宇宙万物,那么书家的胸中同时也就包涵着由宇宙万物而产生的情感,书法只是外界的宇宙与书家内在的宇宙相吻合、相感应而留下的有文意的印迹。这时,文字的文意意境与书家内在的宇宙相吻合,并且产生的线条也是与之相吻合的,也就是达到了“心手相应”、“和谐一致”、“心忘手追”的境界时间。此时所写出的书法作品也就是最成熟的作品,自然界的山川风云,通过书家内心的情绪意念的变化而获得表现,同时书家的心绪意念也借助点画、使转、顿挫的书写而得到宣泄。
其实,这只是转化了一下而已,因为在中国人的意识深层里,人与自然是融合一体的,只不过诗人能把它们记述于诗文、画家能画在画上,书家能通过抽象的概括力留于书法的作品之中,而一般人不能而已。所以说书法具有着宇宙观。
2、书法在抽象概括中尽显宇宙万物
中国书法,是用抽象概括物象来达到显示形质和情性的目的。如钟鼎文的“子”字有“”等形,表现婴儿形态,小篆中写,情态就不太明显了。这也就说明了一点:书法艺术的造型能力是把实体外观蜕掉,抽象出表现情态的形象。最早的书法理论著作蔡邕《笔论》说:“字体形势,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若春夏秋冬,若鸟啄形,若虫蚀木,若利戈矛,若强弓矢,若水火,若树云,若日月,纵横有象,可谓书矣。"十八个“若”,动态占八个,表情两个,共一半以上,物形七个,气候一个。可见书法有广阔的抽象的概括力,从而在书家的笔下显示的物象也就非常广。钟繇说:“纵观万类,皆书象之。”再一个例证如孙过庭说王羲之的几件作品,书法表达情感各如文辞内容:《乐毅论》情多怫郁,《画像赞》意涉瑰奇,《黄庭经》怡怿虚无,《太师箴》纵横争折,《兰亭序》思逸,《告誓文》情拘志惨。苏轼贬黄州时的两件作品,情感不同,字如其辞,《寒食诗》牢骚愁郁,《赤壁赋》旷达乐观。宋徽宗的瘦金书撤捺如兰叶,横竖似竹枝;黄庭坚草书如枯藤老树;米芾用笔如刀话箭利:智水赵孟頫如花叶柔鲜。
再则,中国书法是把自然物象、人类意识感情攫取其抽象遗蜕成物象。比如哭字像哭,笑字像笑,如作哭笑则不像,这是取人的面部器官于表情时的形线类似角度,及交接状况引起联想。如苏轼的《赤壁赋》外和内动,气格舒畅,表现旷达乐观,每笔皆似曲似直,欲左欲右,有一种难以捉摸的辨证运动感,从而表达了文章的哲理性内容。《黄州寒食诗》则处处显示在局促褊隘处境中不得舒展,如“春去不容惜……”中“容”等尤其明显,而“纸"“笔”等字以锐气冲破束缚,进而表达了愤郁之情。所讲的刚柔肥瘦,都是自然物象的固有形质而离开了某一物种的定形。比如柔丽的书法,是抽象了各种植物嫩苗的鲜柔之美,并不画出某一植物的具体形状,从而达到极高的艺术效果,进而体现了抽象概括物象的艺术力量。
这样说来,书法就并不像常人所说“书法是把字写好的技法。"那样是大错特错的,因为已经离开了文字内容,离开了文意意境,离开了情性,离开了书家的心境感应。此种观念下写出来的字只能是"书匠"所为,也难怪这些酷爱写字的人难以成为书家。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书家,必须体会书法的实质,博览群书,放开眼界,走入大自然中去与自然相感应相交融,吸天地之精华,体万物之情性,明心聪慧,修身养性,以获得灵感创作书法。在创作过程中,也会体会到书法尽显宇宙万物的乐趣。
上面从宏观的角度讨论了书法与八卦同具象征性,又同显万般物象,那么,再从微观的角度来看一看。首先是看书法与八卦的产生及发展有何联系?
三、书法与八卦的产生及发展的关联
汉代孔安国在《尚书·序》中说:“古考,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由是文籍生焉。”认为八卦和文字都是伏羲氏时开始有了。伏羲氏在神话传说中是人类的始祖,其当时的八卦和文字已无从考察,所以这只能是一种传说,不足以为信。
然而其虽传说亦不可尽弃,当相信其起源有可能是一致。因为它们都是“观夫天地万象之端,人物器皿之状,鸟兽草木之文,日月星辰之章,烟云雨露之态而为之”的。八卦、文字都不是伏羲氏自己所创,也不像人们所说的文字是沮涌、仓颉创造的,而是人民群众通过长时期的观察、总结、实践出来的。它们首先都是以画图式的形象出现,然后经过长时期的发展,人们在实践中进行了再观察、再总结,再归纳,然后才形成了文字和八卦。鲁迅在《门外杂谈》中有一段科学的分析,他说:“现在社会里,仓颉也不止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一点图,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应,口口相传,文字就多起来,史官一采集,便可以敷衍记事了。中国文字的由来,恐怕也逃不出这个例子的。”其实,何止文字的产生逃不出这个例子,八卦的产生又逃得出这个例子吗?这样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文字和八卦是在同等的情况下产生的,当然也难以排除同时产生的疑问。
另外,文字的产生与八卦关联最紧的说法最早在《易》中出现。《易经·系辞》上云:“上古结绳而始,后世圣人易以为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这意思是说“圣人”创造文字,是从八卦中的夬卦得到启示。汉代许慎《说文解字》谈文字的起源,即本此说。
伏羲也好,仓颉夬卦也罢,都不可尽信,只说明文字和八卦的起源是不相远近,其中有可能一个在前一个在后,也有可能是在同一时期产生,也可能首先产生两者为一而后来分开,但有一点,那就是在其发展中有一个可能给另一个产生影响和促进,或者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发展到一定阶段,独立分开,经过人们的总结、归纳整理而成为我国的古老科学。文字则由于人们的审美观点的提高,要求字要写得美观,随着社会的发展,要求越来越高,从而形成我国的书法艺术;八卦也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步的研究而单独形成了另外一门科学,逐渐又被后人在各门科学中应用。
四、阴阳学理在书法上的应用
我们要探讨的是书法与八卦,为什么又扯上阴阳呢?因为大家都知道没有阴阳,也就没有八卦,阴阳是八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接下来探讨这重要组成部分在书法上的应用。
“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南朝齐王僧虔《笔意赞》)这就是说书法最贵重在于神采,我们平时所讲的永字八法,只是字画的形貌,未及整个字的神采,怎算得是书法艺术呢?我国古代书法家蔡邕在书论《九势》中首先提到了神采的要求。他对于书法的要求不是一般的水平,而是较高的境界。他提出的九势是九种笔势,犹言变化无穷之势。不言法而言势,因为法是固定的、呆板的,而势则是活泼的、机动的,所以写出的字才有神采。那么,怎么才能有势呢?“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既生,形式出矣。”(《九势》)蔡邕首先揭橥阴阳二字作提纲。由此可见,阴阳对于书法的重要性。
那么,什么是阴?什么是阳?阴阳又从何而来呢?
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按这种宇宙生成观念,首先是虚无,从虚无中产生出有形的混沌未开的元气,然后才由这团元气产生出阴阳和万物。宋代的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说:“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生阴,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而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阴”与“阳”是一对概括性极大的范畴,它们表示两种相反的物性或实体。宇宙万物都可以分别归入阴阳两大类,而每一事物又是由阴阳两方面构成。
阴阳有这许多正反的属性,那它在书法中的应用是不言而喻的,下面借用谢醴兴先生的一段话来说明阴阳与书法的关系。
“书法之有阴阳,根于天地之有阴阳。自然界的物象具有方圆、大小、长短、阔狭……等相对的比例,同时又有抽象的刚柔、动静、虚实、强弱……等正反的属性。大自然充满生意,故不仅像其外形,更要显示事物生长的变化规律--阴阳,才能构成有生命有力量的文字。易经谓:‘生之本,本于阴阳。’阳刚阴柔,阴静阳动,既相生而又相克,复相反而又相成,求发展于平衡,富统一于变化,揭天地之秘,体造物之情。中国文字造型优美,内容丰富,中国书法称为综合性的艺术,与这传统的阴阳学理是分不开的。”(谢醴兴《蔡邕(九势)释义》)
阴与阳是相互依存的。任何事物都是阴阳两方面构成,单有阳气不能构成事物,单有阴气也不能构成事物,阴与阳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单独存在,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的生长依赖于阴的生长,阴的生长亦依赖于阳的生长,故曰:独阳不生,孤阴不长,而阳的衰微也可导致阴的消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东汉蔡邕《九势》)形势表现于外,人人可见,但里面蕴藏着阴阳的妙理,却不是人人见得到的。唐代的张怀瓘在《论笔十法》的“阴阳相应”一法中说:“谓阴为内,阳为外,敛心为阴,展笔为阳,须左右相应。”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阴为内为形,阳为外为势,靠紧密的布局与舒展的笔法相映,左右相互协调,方能成为好的书法作品。换句话说,也就是“密不透风,疏可跑马”,从而达到形与势的相互和谐,阴与阳的互为妙理。因为形与势的自为阴阳,形是静止的表现,势是活动的效果,它们任何一方过甚,都将不能达到完美。王羲之在《记白云先生书诀》中说:“阳气明则华壁立,阴气太则风神生,把笔抵锋,肇乎本性。”说明的就是阴阳不能任何一方过甚,而要依照它们的本来生成规律,自然成形,悄然出势,从而达到完美无缺的书写效果。一篇美妙的书法,应该是不单有秀丽美观的形,更要有神气活现的势,形势俱佳,才称得上艺术杰作,如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季明文稿》
苏轼云:“书必有神、气、骨、血、肉,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首先提到神,神采总领全貌,说明书法中神采的重要。神就像一个人给人的神采,如果这个人病气恹恹,给人的形象将是怎样?那他将是萎靡不振,毫无作用的人。这样的人又有什么作为呢?这说明了什么?只说明了神采在作品中的作用。神采靠什么?靠“筋、骨、血、肉。”“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蔡邕《九势》“夫字以神为精魄,神若不和,则字无态度也;以心为筋骨,心若不坚,则字无劲健也;以副毛为皮肤,副若不圆,则字无温润也",这一段话是李世民在《指意》一文中说的,虽是谈用笔之法,却也道出了书法之不能离开“筋、骨、血、肉。”一件好的书法作品必须要有"筋、骨、血、肉。"字缺少筋犹人缺筋,则无韧;无骨则不硬,犹人之不能站立;缺血,则不流动,犹入之无血色,病入膏肓,无肉则不柔软,犹如人之无肉,便成枯骨。光硬而无软,则失去阴阳统一,既阳过甚于阴,则失去美感:反之亦然。故曰:“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惟笔软则奇怪生焉。”(《九势》)此即是说行笔不可迟疑,必须满有信心,成竹在胸,来去自如。这就是书法第二要求“气势”。要使气势甚佳,必须气血正常,不可一方过盛,意即阴阳相统一。前面说了气乃阳,血乃阴,必须气血相适,若用笔很猛,而流动之血不贯串,势必如人飞奔失去重心而摔跤。这一切都说明了阴阳相统一,达到书法最高境界的道理。
上面已谈了许多阴阳在章法气势、笔法、墨法中的应用,接下来,不用说,大家也知道了阴阳学理在书法中的妙用。世上万物皆具阴阳,阴阳在书法上的应用全布篇章,贯通全局。结体上的上盖下,下承上,左让右,右让左,紧密疏散,分布让白;用笔上的方圆,露锋藏锋,疾涩徐缓,快慢,横直,斜正,刚柔,强弱;还有章法之紧密疏散,用墨之干湿浓淡。古人说的:“燥笔显其志,湿笔显其情”,讲的就是这个道理。阴阳相生,阴阳相统一,才能达到书法的最高境界。只有掌握于它,才能创作出好的书法作品。
网址:谈谈书法与八卦的关联 https://mxgxt.com/news/view/846291
相关内容
伏羲是如何创立八卦的?八卦有何玄机?与河图洛书有何关系?弟弟谈恋爱,朵朵立马变八卦,回家就向全家人宣传
胡青山:浅谈书法与阴阳的关系
彭于晏许晴深夜聚餐情感史八卦 两人是谈恋爱了吗私下关系
肖战八卦杨紫为什么还不谈恋爱
最新的电影资讯 电影最新资讯,新片动态,导演访谈,明星八卦
论八卦的颠覆力
易经:八卦的二进制表示以及二进制与八卦阴阳的关系
广东省网信办依法约谈腾讯责令采取有效措施整治炒作明星绯闻隐私和娱乐八卦等问题
《揭秘明星看八卦的背后:八卦来源与真实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