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之黄锦:敢和嘉靖顶嘴,能为吕芳分忧,一个真正的聪明人
【原创】合贵之年说拾遗 谈《大明王朝1566》第026期
黄锦在《大明王朝1566》里绝对是一个另类的存在:严嵩、吕芳到了嘉靖面前,都是无时无刻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深怕稍有差池便给自己招来祸端。可是黄锦不同,他却可以和嘉靖公然打趣。有意思的是,嘉靖对自己的亲儿子都冷漠异常,对黄锦却格外亲切,不仅不生气,甚至偶尔还调侃黄锦一番。
所有的人都认为黄锦是一个又蠢又笨的直人,可是一个蠢笨之人又怎么能在权力角逐的漩涡里屹立不倒呢?依小编看,黄锦才是剧中真正的智者之一,而且他已然达到了"大智如愚"的境界。
作为一个聪明人首先要知道自己处境,知道自己最大的依靠是什么。这一点黄锦就做得非常好。嘉靖朝所有太监的最大依靠不是"老祖宗"吕芳,而是嘉靖帝的信任。虽然黄锦对吕芳绝对尊敬,但是绝不会为了吕芳欺瞒嘉靖。比如说,海瑞审理出"毁堤淹田"的内幕牵扯到吕芳时,黄锦虽然接到了吕芳的授意,去暂时稳住嘉靖,好让自己有时间去找严嵩与徐阶处理此事。
面对嘉靖无意间问起的,浙江最近有什么消息没?黄锦本可以打个马虎眼,让吕芳更加顺利过关。可是他没有,并不是他不想保护吕芳。而是他知道,嘉靖才是他的主子,替吕芳欺瞒嘉靖只会增加吕芳的罪过,而且自己受到牵连,所谓得不偿失!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黄锦知道自己最大的优势就是嘉靖认为自己是一个忠诚的直人,所以才会和自己开玩笑。如果自己欺瞒嘉靖的事情一旦暴露,那么黄锦就失去了自己在皇宫内院生存最基本的屏障。所以他选择向嘉靖坦白!
也是在这件事中,面对浙江送来的供词吕芳大为愤怒。身为干儿子的四个太监自然也得表现出应有同仇敌忾。可是,当吕芳问出下一步该怎么办时,陈洪在内的三个人都是一副沉默是金的模样。是啊,表明态度是不需要什么的,但是出主意是要承担责任的!这时候只有黄锦一人实诚,他以为嘉靖担担子的名义,建议吕芳冷处理"毁堤淹田"的供词,为吕芳的自救(毁堤淹田一旦曝光,身为太监首领的吕芳难逃其咎)争取了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这时候的吕芳向黄锦投去的是感激的目光,后来吕芳贬谪南京,黄锦能够替代吕芳成为唯一一个贴身伺候嘉靖的太监,我想这其中也有吕芳的举荐之功吧!
一个聪明人绝不会处处向人展示自己的力量与权威,让人畏惧自己。与人为善,少树敌仇,才是智者的谋身之道。身为大明帝国司礼监秉笔太监,位高权重的黄锦就一直与人为善,从不落井下石。面对失势的去监修永陵的吕芳以及羁押受审的杨金水,黄锦能帮就帮,不惜得罪当时一家独大的陈洪;对于颇受虐待的冯宝,黄锦心生怜悯;对于犯言直谏的海瑞,黄锦更是多加为其开脱……忠厚之人,上天必不辜负!小编在想,对于唯一能够陪着自己父亲嘉靖走完人生最后的旅程的忠仆,隆庆皇帝也定会恩遇有加把!黄锦真是厉害!
大家好!小可拾遗,专注挖掘历史故事中的人性、权谋,煌煌五千年历史,权谋征伐数不胜数,但是人性无非善恶二字。拾遗君期待与您一起在浩繁的书卷中相交相知,共同进步。喜欢拾遗君的朋友不要忘了点赞加关注哦!
网址:大明王朝之黄锦:敢和嘉靖顶嘴,能为吕芳分忧,一个真正的聪明人 https://mxgxt.com/news/view/838419
相关内容
大明王朝之黄锦:敢和嘉靖顶嘴,能为吕芳分忧,一个真正的聪明人在吕芳的干儿子中,杨金水、冯保、黄锦、陈洪这四个人如何排序?
嘉靖派遣吕芳前往南京,其中缘由陈洪始终无法理解
《大明王朝1566》:李时珍行走于海瑞嘉靖之间,有什么暗喻吗?
明朝嘉靖年间的主要历...
尤长靖和王思聪什么关系 尤长靖是王思聪旗下的艺人?
乐坛教父戴恩聪门下的十大顶级明星
明朝鱼吕之乱到底是怎么回事?
嘉靖皇帝为什么没有重用王阳明?
关于认证黄鸿兴等792人为国家二、三级裁判员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