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之星】法院人追这样的“明星”

发布时间:2025-04-22 19:20

由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天网》栏目联合制作,全国27个法院参与拍摄的《正义之星》,于国庆假期播出。

节目讲述了人民法院18位英模法官的故事。赵鑫、周春梅、王小莉、范红海、罗光黔、杨军、周淑琴、黄志丽、邹碧华、陈海仪、亓民川、陈辽敏、彭鑫亮、吕仙华、郭兴利、姜颖、肖海棠、沙丽……一个名字就是一颗星,群星璀璨,燃亮正义的天空。

观《正义之星》系列节目感想

民一庭法官助理 吴实慧

国庆节期间,由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新闻局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联合拍摄的六集专题片《正义之星》系列节目在央视社会与法频道的《天网》栏目段播放。

第一集《坚守信仰》。北京大兴区人民法院执行局执行实施二组组长赵鑫,为保障当事人的权益,及时将案款执行到位,直奔被执行人财务室,排除困难,与被执行人斗智斗勇将判决书中的6万余元变成当事人拿在手中的真金白银,守护了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捍卫了法律尊严,树立了判决权威,也让司法成为百姓眼中看得见、手中摸得着、心中感受得到的温暖。

江苏省泰州中院的民三庭庭长王小莉。她是江苏法院系统正式招录的首位残疾人公务员,她希望成为像宋鱼水那样优秀的专家型法官,她要用过硬的专业知识彰显自己的职业魅力,她的心总是被弱势群体牵动,她用坚定的理想信念将百姓冷暖揣在心里。

生前任湖南省高院民一庭副庭长的周春梅,用不徇私情的决绝坚守着人民法官的原则和底线,她的电脑桌面上显示着一句话“说实话、干实事、脊梁不弯”。她因不徇私情,被当事人向某残忍杀害。她赢得的不仅是百姓对她的赞颂和感动,更多的是让司法的公信力在百姓的心里播下希望的种子。

第二集《服务大局》。贵州省清镇市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罗光黔,注重使用绿色发展理念引领环境资源审判工作,创建我国第一个环保法庭,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走出一条绿色发展理念引领环节资源审判工作的新路。

河南省济源市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范红海,不辞辛劳、以身作则,创下济源市人民法院开庭的最长记录,一审就是18天。

生前任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人民法院刑庭庭长的杨军,长期超负荷工作,同事下班了,他办公室的灯还亮着,周末休息了,他照常工作,桌上堆积如山的案卷,是他不知疲倦的日常。20余年的审判工作早已将他历练成无畏的战士,他走了,但他留下的法律精神、奉献精神一直都在。

第三集《创新发展》。生前任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的邹碧华,是一名真正的学者型法官,长期超负荷工作,使得年仅47岁的他牺牲在了工作岗位上。他的时间以小时来计算,他认为人活着就是要改变世界。“有人说,时间在流逝,错了,不是时间在流逝,是我们自己在流逝,我们流逝的生命获得了什么,我们混日子混掉的是什么。我们总是认为,当我赚到了更多的钱以后,当我拥有更大的房子以后,当孩子长大以后我就幸福,其实幸福不在未来,如果你今天没有幸福,明天也不会幸福,如果你当下没有幸福,未来也不会有幸福,幸福就在当下,就在此时此地……”、“当你看见一只蜡烛点亮的时候,你会有什么感受,我说你会感觉到温暖,你会感觉到光明,我就说为什么我们自己不能成为那根蜡烛,在照亮别人的同时照亮我们自己”。

江西省贵溪市人民法院的周淑琴,情洒乡野、心系乡村,她积极推动家事纠纷多元化解,让更多群众感受法治的温暖。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人民法院的黄志丽,她认为案件不是简单的黑与白、是与非,审案也不仅要解开当事人的“法结”,更要解开当事人的“心结”,法官不仅应让法律有力度,更应让法律有温度,温润世间百态里的茫茫人心。

第四集《司法为民》。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陈海仪,是一名优秀法官,也是一位慈爱的法官妈妈。在探望权纠纷案中,她联合心理疏导专家组织双方当事人调解,将心理测评引入审判实践,力争让幼童在成长过程中得到更好的关注和亲情。在处理少年犯的案件时,她探究青少年案件背后的社会原因和家庭原因,让青少年知错能改,拯救了无数误入歧途的未成年人。

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一庭陈辽敏,在忙忙碌碌中找到调解的意义,注重以真情化解矛盾纠纷,让当事人感到温暖,得到当事人信任。她以真心换信任,急当事人之急,尽可能为当事人提供便利。无论是众多矛盾的成功化解,还是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建立,她都带着真情,一路探索,一路收获。

扎根基层的亓民川,他背着国徽走在田间地头、街头巷尾、村落庭院,他身后背着的国徽,不仅代表的是法院的形象,代表一心为民的人民法官的形象,更代表的是司法为民的温暖,亓民川带来的是行走的调解,留下的是为民的真情。

第五集《扎根基层》,黑龙江鸡西县人民法院吕仙华,她熟练运用朝汉语言,被当地百姓亲切称为“双语法官”。她看重每一个案件中的当事人,她希望每一个家庭都温暖和谐,她愿意成为当事人倾诉的出口,她渴望真正走进群众的内心世界,化解他们心中的一地鸡毛或是情感纠葛,让他们的人生从此美满顺遂。

四川省剑阁县人民法院开封镇人民法庭庭长郭兴利,又被称为“背篼法官”。他头顶的是国徽,肩扛的是天平。他用背篼将国徽和卷宗背到当事人家里。在开封镇的群山之中,他和同事的身影时常出现。他和同事真正将巡回法庭搬到田间地头、河谷滩涂、农家小院。他怀揣公心、热心、耐心、细心,释法说理化解家长里短,动之以理晓之以情让法治雨露汇成涓涓细流滋润百姓心田。

云南省兰坪白族县彭鑫亮,他认真对待每一起诉讼案件,不论案件标的大小,不论路途遥远,不论纠纷繁简。在他看来,案件对于法官而言,这或许只是一个案子,或许只是结案率上的一个数字,但是对于老百姓来说,这就是他们的人生,是他们切身的利益和尊严,是我们应该用实际行动守护的万家和谐。

无论是沃野千里的东北,还是群山环绕的西南,人民法官用双脚丈量辖区内的每一寸土地,法官在哪里,法庭就在哪里,公平正义就在哪里。

第六集《面向时代》。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肖海棠,主张全面保护、严格保护、遏制侵权,获得国际知识产权界的高度肯定,向世界唱响中国法制的时代强音。

杭州互联网法院互联网审判第二庭沙丽,专注互联网侵权案,探索出多项互联网审判的判定标准和规则。

北京互联网法院副院长姜颖,见证了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制度从无到有,从弱变强的司法历程。她勇挑重担,进入北京互联网法院工作,努力实现个人成长与国家社会发展同频共振。

法治社会需要光,而你们正是这道光,也正是无数个像你们一样优秀以及无数个正在努力变得像你们一样优秀的法官们,才让那些正义、那些公平、那些付出、那些真心,在祖国的每一个角落里,星辉闪耀。

愿年轻的我们都能在法治信仰的指引下、在前辈们的榜样感染下,一路前行,成长为漫漫法治长河里的熠熠星光。

观看《正义之星》有感

刑庭法官助理 杨彦森

守护公平正义最后一公里的执行法官赵鑫,坚定理想信念,把百姓温暖揣进包里法官王晓丽,用鲜血捍卫了法律权威,不徇私情的周春梅。这一个个优秀的法院人,用他们对法治孜孜不倦的追求,灌溉着中国的法治事业,甚至是用生命去捍卫内心不忘的初心。看完后内心只有一个想法就是以他们为榜样,从他们身上汲取前进的力量,在自身岗位上发光发热,不愧于心,用实际行动为基层法治事业增光添彩。

黑龙江省鸡西县家事法庭的吕仙华,笑称自己是居委会的老大妈,她熟练掌握两种语言,不断走进群众的内心世界,尝试转变审判方式,搭建多元纠纷解决机制,探索家事速调对接,深入推进家事审判改革。跑遍了少数民族村镇,实现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翻山越岭走山入户,背篼法官郭兴利走遍辖区十五个乡镇,一面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已经退休的他成为了一名义务法治宣传员,诠释了人民法官是人民团结进步的使者的光荣形象。

因为深知基层工作的难处,所以他们在工作中不断探索,不放过每一个案件,把人民对于司法的获得感、满意感看作是工作完成的好不好的最终要求。唯其艰难,才更显勇毅,面对疑难案件努力学习研究,面对急切的当事人耐心释法明理,面对打招呼说情坚决捍卫自身底线。就像19岁的周春梅就在自我鉴定一栏中写下了,我现在虽然位卑,但矢志不忘报国之志,图中国之强,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豪言壮语下是她二十多年如一日的兢兢业业,是她嫉恶如仇,为了老百姓生命财产安全用法治天平实现正义的勇敢果决。

这些优秀的法官无一不是在自己的领域开拓进取。让申请人的纸上权利,变成真金白银,要想使这句话变成现实并不容易,而上海的邹碧华和贵州的黄志丽两个素未谋面的法官都在用近乎相同的方式去实现这句话的价值。黄志丽说:圆桌法庭,泥土味越重,离百姓的距离就越近。她坚持调查研究贯穿始终,了解案件原委和当事人的诉求,三个贯穿始终工作法,覆盖案件审理的全过程,她说一份好的判决书不见得是把法律关系分析的多么透彻,受损的社会关系也不一定得到修复,很多案件不是非黑即白,不仅要揭开法结,还要解开心结。通过不断摸索,创新调解模式,她的法官工作室走出去了,她也亲切的被老百姓称为知心法官。邹碧华说:人民对于司法的获得感得到提升,就是法治事业的进步。

成长在党旗下的法院干警,牢固树立了人民法院首先是政治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刀把子”的核心观念,旗帜鲜明地讲政治,牢记政法姓党是政法机关永远不变的根和魂,我们自觉通过日常工作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维护基层法院对一方公平正义的守护职责。

人民是我们工作的基础,要不断提升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主动能动性,我们很大一部分工作开展的怎么样并不是自己说的算,人民群众的口碑才是硬道理。要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人民的满意度作为工作的基础性标准。

有权必有责,要牢记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没有任何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任何违背法律的行为都必将得到相应的惩戒,执法者不可谓不能,要树立本领恐慌意识,自觉增强业务能力,通过实践不断总结进步,用优异的业绩和实干的精神为我们的工作再创佳绩。

头顶三尺是法律,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法官的灵魂。一旦有了信仰的力量,法治的力量,就有了强大的内心,就能一往无前。

作为公平正义的守护者,他们时刻保持一颗向上的心态,为信仰怒放生命,挺起了法治的脊梁。

我想我们学习与传承的不仅仅是他们心系群众、不忘初心、持之以恒的公仆精神,更是努力做好日常工作,总结工作得失,提升法院服务能力,强化法院服务质量,把榜样的力量更为广泛的传递到人们心中的这份坚持。

图|文:民一庭、刑庭

编辑:硚小法:,。视频小程序赞,轻点两下取消赞在看,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原标题:《【正义之星】法院人追这样的“明星”》

网址:【正义之星】法院人追这样的“明星” https://mxgxt.com/news/view/830357

相关内容

追星不是贬义词!至少爱上这样的明星以后很多人都在成长
明星考上人民法院,法律之路从此不同
追星就该追袁隆平这样的科学巨星
怎样正确追明星?
怎样才能追到自己的偶像?正确的追星方式是这样的
追星就要追袁隆平这样的“星”
大学生追星,就要追袁隆平这样的“星”
追星的意义 追星是...
盘点明星的追星之路,杨紫告诉你,什么才是最正确的追星方法
盘点明星的追星之路,杨紫告诉你,什么才是最正确的追星方法!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