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滑稽戏泰斗周柏春
对于老上海人来说,滑稽戏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以独特的沪语腔调、诙谐幽默的对白,以及夸张搞笑的表演,描绘民生百态、人间冷暖,在上海的艺术舞台上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而在众多的滑稽戏演员中,周柏春无疑是最杰出的代表之一,他以柔软娇曲的表演、软糯的嗓音、慢半拍的节奏,被世人称为“冷面滑稽”,是老上海滑稽戏的标志性人物。
1922 年,周柏春出生在上海的一条普通里弄,彼时的上海是一座被时代浪潮席卷的城市,既有十里洋场的繁华,也有普通百姓生活的艰辛。周柏春原名姚振民,父亲是一家钱庄的职员,微薄的收入难以支撑家庭的开支,一家人常因房租问题被迫搬家。尽管生活艰难,周柏春还是幸运地进入了上海育才中学读书。在这所学校里,他接触到了英语,也为日后的艺术创作积累了知识。
课余时间,周柏春最大的爱好就是听收音机里的滑稽节目。当时有一家航运电台,播出的节目内容十分丰富,有四明宣卷、四明文书,还有许多滑稽节目,特别是滑稽前辈刘春山等的表演,让周柏春听得如痴如醉。他家里的收音机质量不是很好,每次听节目时,他都紧紧握着收音机的天线,生怕信号中断,错过精彩的表演。
当时,周柏春的哥哥姚慕双已经踏上了滑稽表演的道路。1939 年,还在育才中学念高中的周柏春,为了帮助哥哥解决电台表演缺搭档的问题,第一次走进了电台演播室。姚慕双本来对弟弟并不抱多大望,只是作为权宜之计,搭搭腔,“闹猛”(热闹)一点,混一个阶段再说,不料周柏春对滑稽戏的表演技巧、出噱方法早已烂熟与胸,一开口俨然是个“老演员”。他又把从学校学到的文学、历史、数学、理化等知识有意无意地引进对话之中,出言吐语显示出几分“书卷气”,听众耳目为之一新,纷纷打电话到电台询问这位演员的名字。为了不引起学校的注意,他本打算采用母亲的姓氏,以“周柏荫”作为自己的艺名,没想到第二天哥哥姚慕双在播音时不小心口误说成了“周柏春”,最后只得将错就错。于是滑稽演员“周柏春”就这样滑稽地“降生”到滑稽界中。这一次偶然的机会,也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从此开启了他长达 60 多年的滑稽戏生涯。
1946 年,周柏春与姚慕双正式组成 “滑稽双响档”,这一组合在上海滑稽界掀起了一阵旋风。周柏春独创的 “冷面滑稽”风格独树一帜,总是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中突然抛出令人意想不到的笑点,让观众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捧腹大笑。他们还将“说学做唱” 发挥得淋漓尽致。《宁波音乐家》原本是独脚戏老前辈留下的小段子,内容简单,主要是用宁波方言的谐音与音乐拍子结合来制造笑料。姚慕双和周柏春对其进行了大胆创新,加入了丰富的情节和歌舞元素,使整个节目更加生动活泼。他们通过裁缝店老师傅和学徒用宁波方言对话的场景,巧妙地展现了宁波方言的特点,塑造了鲜明的人物性格,让观众在欢笑中领略到方言文化的魅力。在《英文翻译》中,周柏春充分发挥自己的英语优势,将英语知识与滑稽表演相结合,演绎了各种因中英文语言差异而产生的趣事,令观众捧腹大笑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语言文化碰撞带来的乐趣。
1950 年,姚慕双和周柏春创立了蜜蜂滑稽剧团,这是中国滑稽戏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剧团名称由他们的母亲所取,寓意着剧团要像蜜蜂一样辛勤劳作,为观众带来甜蜜的笑声。剧团成立初期,在南京东路西藏路口的红宝剧场演出,很快吸引了众多观众。
蜜蜂滑稽剧团不仅在表演形式上进行了创新,还率先将滑稽戏纳入剧场艺术体系。他们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滑稽戏人才,如 “双字辈” 演员童双春、吴双艺等,创作出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作品,如《播音鸳鸯》《团团转》《七十二家房客》《满园春色》等,在当时引起了强烈反响,也为海派喜剧建立了专业标准,推动了滑稽戏的发展与传承。周柏春曾经说过:“我演了60多年的滑稽戏,就是一个宗旨,要让观众喜欢,让笑声、笑料撒向人间。”
拥有60多年艺术生涯的周柏春,其长寿的秘诀是什么呢?对此,周柏春说:“长生不老的人是没有的,但益寿延年是可求的。”他的长寿秘诀,既源于规律的生活习惯,也得益于豁达的人生态度。
在生活起居方面,周柏春始终保持着严格的自律。他从小养成早起的习惯,每日清晨7点准时起床,午后稍作小憩,晚上10点前便安然入睡。这种规律的作息为他的身体奠定了健康基础。饮食上,他追求简单与均衡:早餐以大饼、油条搭配牛奶,午餐和晚餐则以小半碗米饭为主,偶尔以粥食养胃。小菜荤腥不拘,以素为主,特别爱吃腌笃鲜。
周柏春患有糖尿病,作为病人,他的养生经验是“要管好自己的嘴”,不贪不馋,吃东西尽量避开甜食,但偶尔也吃一二口以煞煞馋(解馋)。他从来不吃保健食品,以致别人送的保健品常常被搁置过期而发霉变质。
家庭环境的和谐是周柏春养生的另一重要支柱。他与妻子相濡以沫,子女虽各自成家,却始终保持着对父母的体贴与关怀。每逢双休日,子女们必定陪伴左右,共享天伦之乐。这种温暖的家庭氛围让他深感满足,他感恩于妻子的扶持,也欣慰于子女的孝顺,这种情感上的富足成为他心灵的滋养。他晚上爱看电视节目。因为看不清报纸上的小字,都由子女和妻子读报,他则以耳代目。因为《上海中医药报》上有较多介绍治疗糖尿病、养生保健等的文章,这也成了他在众多报纸中喜欢、常常听读的报纸之一。
周柏春秉持着 “知足常乐” 的哲学。作为一名以传播快乐为使命的滑稽戏演员,他深谙笑对身心健康的益处,坚信 “笑一笑,十年少”。这种乐观的生活态度不仅体现在舞台上,更融入了他的日常生活。他感念生活的馈赠,对物质无欲无求,始终以豁达的心态面对人生的起伏。
本文选自《人人健康》2025年4月中 旬刊(第11期、总第667期)
文章作者及工作单位:傅昭仪( 《人人健康》杂志社)
文章编辑:傅昭仪
内容策划:乔禹
图片若有侵权,请联系本刊删除
网址:上海滑稽戏泰斗周柏春 https://mxgxt.com/news/view/829855
相关内容
上海滑稽戏泰斗周柏春上海越剧女下嫁滑稽男,何解?
滑稽戏《美食家》:滑而有稽 寓理于戏
著名滑稽演员傅子明追思仪式在上海举行
尹浩宇 世界上最滑稽的圣诞树
佼佼“硬里子”——滑稽演员李青二三事
逝者 | 著名滑稽戏演员傅子明去世,他是“沪语歌”创始人
斗罗:五怪做起演员,和弗兰德上演了一出好戏,认输的样子太滑稽
周立波和余隆的音乐对话
《七十二家房客》《三毛学生意》……你记忆中的滑稽戏是哪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