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只读一本书 · 战胜时间和死亡,人性是远远的、稳定的光

发布时间:2025-04-22 17:12

《到灯塔去》讲述了人性内在的光芒

先锋作家伍尔夫当年以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写成的这本书,写了父亲母亲的性格、圣·艾夫斯群岛、光怪陆离的童年,以及她“通常会写入书中的一切东西,生与死”。

这本一直赞誉不衰的经典,不啻探讨人生意义和自我本质的“人的赞歌”。

拉姆齐先生全家和朋友们到海滨别墅度暑假。拉姆齐夫人答应6岁的儿子詹姆斯,翌日天晴的话,可乘船游览矗立在岩礁上的灯塔。那年夏天没有实现。直到一场旷日持久的世界大战结束后,詹姆斯才如愿以偿,和父亲、妹妹驾一叶轻舟到灯塔去,而拉姆齐夫人早已溘然长逝。

灯塔象征拉姆齐夫人内化的渴望与光芒,“那远远的、稳定的光,就是她的光”,在世时她就常常意识到。

“到灯塔去”,实际是人们战胜时间和死亡,去获得一种内在精神的心里航程。

“好,要是明儿天晴,准让你去,拉姆齐夫人说。”小说从这句话出发,在“窗口”“流年”“灯塔”三个章节中,讲述生命的真谛,在于情感的流动融合,精神的体验创造。

这部小说的迷人之处,在于它不是简单的生命鸡汤,而是对不可捕捉瞬间的详细描写,对那些无形事物的有形描述。如“黑夜一寸寸缓慢地覆盖万物”“海风在屋内行走去嗅壁纸上的玫瑰花”。表面琐碎的日常生活之下,能听到心灵涌动,隆隆作响。作家让我们知道,不可捉摸的瞬间和意识,原来可以被轻盈地描绘。

作为先锋作家的杰出代表,伍尔夫这本典型的意识流小说,几乎体现了她的一切写作的纲领与技法。

沃尔夫废弃了上帝般的“全知角度”,而改用人物的“内心独白”和“感性印象”,搅动真实的“意识流动”。

著名批评家布莱克斯东说,阅读了“到灯塔去”之后,再去阅读任何一本普通的小说,都会觉得自己是离开了白天的光芒……

伍尔夫这本部书的主要真实,都是染上了鲜明主观色彩的一种内在真实,而其欲表达的,也是人类终极的亘古的思考。

生活湍流下布满千疮百孔的暗礁,每个人都在遗憾中挣扎、沉沦,但所有委屈、遗憾、无奈也都能过去,一切都会有另一种方式偿还或成全,让你抵达自己的灯塔。

图片来自网络 如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出品人│王波 主编│刘爱萍

首席执行│王慕道 首席记者│乐水

编辑│方化 曹欣宇 王一竹

视觉总监│杜放 视频监制│李小姣 设计│刘垚 李心彧

网址:每周只读一本书 · 战胜时间和死亡,人性是远远的、稳定的光 https://mxgxt.com/news/view/829824

相关内容

每周只读一本书 · 战胜时间和死亡,人性是远远的、稳定的光
退休后的“大逃亡” 一心寻找诗和远方
每周只读一本书 · 在这个利欲熏心的时代,你能不能做一个脱俗的人?
百读不厌 百炼成钢——小书迷读《我们的语文》有感
他是萧远山最厉害的师父,武功远胜段誉、虚竹,堪称金庸武侠第一高手!
秦牛正威 情绪不稳定的人一生远离
贾元春死亡之谜:她被皇帝赐死的原因,只因省亲时点的一出戏
读一本书的心得体会(精选27篇)
向远生与陈浩追查案件时触及日本人,在街头遭遇死亡威胁
杨本芬“女性三部曲”:书写女性生命的珍贵与痛楚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