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写草书的名家,张旭光和刘洪彪提笔为啥不一样?

发布时间:2025-04-21 20:32

书法名家,就是指在书法领域内所创造的艺术成就,得到了人们的公认,一般情况下,这些书法名家,是像影视明星一样,都属于公众人物,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社会带来一定影响。在书法界,张旭光、刘洪彪等人,都是书法界的明星和公众人物,他们时常在视频或台下课堂给书法爱好者授课或讲解,人们便会把目光紧紧地集中在他们身上,其主要目的是要向这些名家学习如何执笔、如何写字、如何看待书法等等。

张旭光曾担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后又进入到中国美术家协会担任领导职务,以前也曾在《中国书画》电视频道上给广大书法爱好者讲解《圣教序》书法,后来,由于观众反映很好,还出版了系列讲座的光盘和书籍,为书法爱好者学习书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甚至有的人还说,如果不是张旭光老师的讲座,自己的书写还停留在“小学”阶段,这个讲座启发很大,收获很多,真心感谢张旭光老师。

刘洪彪曾在部队多年,后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和草书委员会委员,现任中国书协副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草书委员会主任。近些年来,刘洪彪的名气是越来越大,这可能是因为书法水平高、影响大的缘故,喜爱刘洪彪书法的人也是越来越多。先后在全国、全军书法大展上获得过多次奖项,其中三次蝉联中国书法最高奖——《兰亭奖》,还获得了“兰亭七子”的殊荣,实属不易。多次在全国各地举办个人书法展和书法讲座,收获了很多的人气。

张旭光擅长行书的创作,他是以王羲之《圣教序》为根基的,并且对此理解透彻,可谓是当代写《圣教序》书法的第一人。可如今,张旭光也写起了草书,本来这没什么,行书与草书大体上可以划归到一个系统之中,但作为一个真正的书法名家,他肯定知道行书与草书又有很大的区别,主要区别是,行书反映了书者的笔墨功夫,而草书更多地是体现某种气势。而张旭光的草书,如果“狂”起来,一般人是很难辨识的,其实辨识不辨识都不是草书的根本目的,但他的草书中的“圈”很多,被人称为“圈书”。

不管是草书还是“圈书”,但有一个问题实在让书法爱好者感到很费解,那就是上面二位老师同样是写草书,但他们的用笔、运笔方法大相径庭,简单说,刘洪彪是“提笔”写字,而张旭光是“拖笔”或“抹笔”或“卧笔”写字。有的人可能会说,不就是写个字嘛,何必这么计较?其实,我想说的是,草书自有草书的运笔法则,从草书对线质的要求上来说,它的线条应当是饱满的、质厚的,而要写出这种要求的线条,就必须要有好的运笔规则,非以中锋行笔不可,偶而侧、卧之笔,也是险绝之需。但整幅作品都是侧卧用笔,着实有不可取之处。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大致是与张旭光对执笔问题的不周所致。我们虽不曾见过古人如何用笔写字,但古人的草书线条却是给人了饱满、中道、沉着、厚重之感受,如果古人以侧锋笔法或拖笔写字,这样有质感的线条肯定是完成不了的。张旭光多年写字,也许对字形要求较高,但对执笔及线条质量的要求并没有达到一定高度,或许是养成了一个这样执笔写字的习惯,恰恰是这样的习惯,又与刘洪彪的执笔习惯截然不同,他们二人的作品质量也就有了不同的质感。

上面是对张旭光的拖笔写字的一点感受,也并没有认为他与刘洪彪二人水平谁高谁低,提出一点看法,愿与广大书法爱好者共同讨论之。

本文由《太一智慧书画艺术》平台原创。欢迎关注、留言。

注:前四幅作品为张旭光所书,后二幅为刘洪彪所书。

网址:同样是写草书的名家,张旭光和刘洪彪提笔为啥不一样? https://mxgxt.com/news/view/826836

相关内容

刘洪彪是写草书的,他的小楷水平如何?一位书法家说写出了意境美
刘洪彪,胡抗美,越是书法高手,越不好好写字,因为啥呢?
刘洪彪的草书写得有些随便
黄庭坚写的绝品草书,运笔含蓄又内敛,与刘洪彪风格完全不同
有人称刘洪彪“字如其名一样彪”,亲,你说这是不是一种抬举?
刘洪彪的草书写得有些随便,奈何是专家,江湖体都算书法
刘洪彪的草书写得有些随便,奈何是专家,江湖体都算书法
书协副主席刘洪彪,书法“花样”真不少,大字套小字写法很时尚
刘洪彪是“丑书家”吗?他在当今书坛的地位被低估了
书法家刘洪彪,究竟是浪得虚名,还是名副其实?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