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总是让人羡慕——名气和财富。
当年出演《长江七号》假小子的徐娇,如今越长越漂亮,女人味十足。黑色礼服、白皙美腿,不禁令人感叹:假小子变真女神啦!
成功绝非偶然——每个成功男人的身后,都有一位伟大的女人;而每个成功孩子的背后,都有一对平凡的父母。
平凡父母,注重孩子教养
徐娇没有显赫的家庭,父母也都不是明星,他们唯一坚持的,就是教会徐娇从小有教养。
父亲驾驶一辆2箱福克斯,母亲从不施脂粉,而徐娇也从幼儿园开始,就学会了自己备早点、穿衣服。小学的班主任徐娇最满意的地方,也正是她“不张扬、不调皮”的性格。
孩子的教养,其实与贫富无关,生活上的细节能够反映一切。如果家庭是一块土壤,那么父母的修养就是养料,而孩子的教养则是培育在土壤里的果实。果实长成的样子与土地有关,但更多取决于提供的养料。
养女儿,也一样“穷”养
都说“穷养儿子富养女”,徐娇的父母却打破这一传统。小时候徐娇看到喜欢的衣服,会说“妈妈太贵了我不要”。徐娇的零用钱始终一只有20块一个月,父母会将片酬存起来,留给徐娇日后用,
“穷养”和“富养”,其根本区别并不是物质给予,而是精神上的馈赠。度假旅游固然美好,但用生活点滴让孩子学会自理生活、锻炼自立和受挫的能力同样关键。物质给予适当即可,家长可尝试告知孩子“哪些东西应该买,哪些是浪费”,让孩子从小明白“任何东西都是劳动所得,没有理所当然的索取”的道理。
一技之长,从兴趣培养
徐娇的成功,当然还离不开兴趣的培养。从小喜欢唱歌跳舞,演小品、讲故事都是徐娇的拿手绝活,还练过2年硬笔书法。
徐娇的妈妈回忆说:“当时没考虑那么远,只是觉得孩子有兴趣就可以去玩儿,因为现在的小孩很孤单。”被《长江7号》选中后,徐娇妈妈反而觉得有些意外,同时告诫孩子“把握这个难得的经历,但也要注意娱乐圈的混杂”。
如果有谁说“给孩子报兴趣课,是将TA往明星的道路上培养”,那Polly第一个不相信。兴趣课应该以孩子开心或情商培育为根本目的,家长的意志不等于孩子的意志。跳舞、乐器、绘画、泥塑、珠心算、棋类……其过程应当大于结果:因为正是这些兴趣的学习过程中,能调动孩子的多个器官、多种感觉,培养协调性、耐性、毅力、决心……经过自身努力战胜困难后成就感,也使孩子感到心情愉快。贯穿在孩子学习过程中的这些品质,家长可能看不到,但却对孩子的未来影响深远。
温馨提示:
获取更多教育资讯,请关注微信频道:拼班(或微信搜索sharing_edu)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