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感动中国2023年度十大人物的评选结果引发了热议,有观众表示,前几届的感动中国是眼泪满满,而这一届却让人带着疑问。在这十大人物中,有空气动力学专家、特教教师、社区干部、水稻专家等,他们无可争议地是平凡人中的英雄,但其中的演员和运动员却引发了争议,因为他们只是在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难以给人以感动。
首当其冲的是游泳运动员张雨菲,她在2023年参加了59场比赛,获得了23枚金牌、4枚银牌和2枚铜牌的优异成绩。在颁奖盛典上,她表示,有些比赛是为了国家,把国家的责任放在肩上,只有一个信念——尽力而为。
张雨菲的成绩可圈可点,但却难以触动人心。
另外,还有老演员牛犇,他获奖的理由是演了一辈子小配角,从不给别人添麻烦,没有助理,不用替身,即便受伤也要完成角色。但类似于他这个年龄段的老演员,基本上都是如此敬业,牛犇并没有太突出的地方。
尽管有人说,他做到了网红演员N辈子都做不到的事情,在每个角色中都兢兢业业。但这顶多算是本职工作中的基本要求,和“感动中国”关系不大。
更让人质疑的是,他据传居住在每月消费高达150万元的高端养老公寓,这样的价值观,又何以感动人心?
无论是演员、运动员还是科学家,他们本身就是备受尊敬的群体,他们所做的事情并不能被称为不平凡。真正能触动人心的,是平凡人做出的不平凡之举,只有这样的行为才能真正打动人心,才配得上“感动”这两个字。
好的,接下来给你总结性的内容: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中,演员和运动员的获奖引起了争议,因为他们的贡献似乎只是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并没有做出超越常人的努力。相比之下,像空气动力学专家、特教教师、社区干部、水稻专家等平凡人所做的事情更能打动人心,因为他们的付出和努力超越了普通人的想象,真正让人感动。感动中国的本质在于,通过表彰平凡人做出的不平凡之举,激励更多的人积极向上,努力奋斗,为社会、为他人、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因此,评选出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应该更加注重平凡人的贡献和奉献精神,而不是仅仅关注表面上的成绩和荣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感动中国”的内涵,激励更多的人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情,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