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家音乐风格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5-04-19 08:06

谈谈音乐风格形成的原因

音乐风格的形成有着多方面的原因。首先,音乐艺术作为一种审美创造,必然会在作品中体现出音乐家的个性因素。例如他的性格、气质、禀赋、才能、心理等各方面的特点,会影响到他的创作。法国文艺理论家布封讲,“风格即人”,实质上就是强调风格体现出艺术家的个性精神。例如浪漫时期的三位音乐家门德尔松、舒曼和肖邦,他们的性格、气质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创作风格。在他们三人当中门德尔松是一个十分理智的作曲家,他的精致的音乐作品体现得更多的是他对音响的精心组织。正如音乐史学家保罗所说:“门德尔松的许多作品缺乏令人开扩眼界的真正深刻性,没有那不可言传的神秘性,这是毫无疑问的。他的音乐渗透着一种清醒明澈性,这倒不是情绪和信念的明澈,而是他那从事组织的头脑。他的作品中那种平衡的比例不是一种古典人生观的结果,而是来自一种突出的理智和文雅的趣味”。

而舒曼是一位典型的多情善感的浪漫主义音乐家,他的理智与情感常常发生矛盾冲突。保罗说:“在舒曼身上,浪漫主义的诗意想象力和音乐家的敏感反应能力结合在一起。他比舒柏特更神经质和敏感,反应快,感情的变化更加细致,但他从来没有达到舒柏特所具有的自然的宏伟性和强大的力量。”舒曼的音乐风格所体现出来的心理刻画十分逼真,形象幽默,情趣丰富,与他本人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

肖邦是一个才华洋溢、神经敏感、情感丰富的音乐家,他的音乐风格与他的个性十分吻合。保罗说:“肖邦感情的幅度广阔得惊人,从轻淡的、太空般的愁绪到灼热的光芒和赞歌般的意气风发。他的音乐思想内容丰富而具特色,使人猜想在它们的背后有隐藏着的标题,但它的性格刻画从来不是描绘性的,甚至也不是史诗性的;它们只是一些纯粹的抒情性自白。”显然,这三位著名音乐家不同的气质特征和心理特征,不能不对他们的创作产生影响,成为他们不同创作风格的原因之一。

音乐风格的形成也离不开音乐家独特的人生道路、生活环境、阅历修养和艺术追求。音乐家在创作时,他独特的经历和审美体验会直接影响对音乐题材的选择,体裁的选择,乃至音乐构思和音乐技法的运用,从而形成自己的音乐风格。亨德尔是一位对歌剧艺术很有抱负的音乐家,早期他创作了许多具有意大利歌剧风格的作品。他希望将他的审美观念在歌剧中实现,但事与愿违,他屡遭失败,最后终于放弃了正歌剧的创作,转而创作能够直接影响英国民族心理的清唱剧。在清唱剧中他实现了他的审美追求,将深刻的社会性与丰富的音乐性相结合,使他的清唱剧形成气势磅礴、宏伟壮丽的风格。德国作曲家威柏从小跟随父亲的旅行剧团到各地巡回演出,这种经历使他自幼就熟悉德国的民间音乐,也接触到了本国和外国各种歌剧的形式,这对他后来的歌剧创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他的歌剧成名作《魔弹射手》具有浓郁的德国民间音乐风格,因而成为当时浪漫主义歌剧的楷模。肖邦诞生于波兰近郊的一个小村,父亲曾参加过反对沙俄的武装起义,家中常有华沙爱国进步知识分子聚会,他们的思想言论对肖邦有很大影响。母亲是波兰人,爱好波兰民歌,也给予肖邦音乐上的影响。肖邦的青少年时代,是在波兰民族的文学诗歌、民间音乐歌舞的熏陶中成长的,浓烈的爱国情绪影响了他一生的追求。特别是1830年华沙起义的失败,促进了他思想上的成熟,之后近二十年流亡巴黎的生活,使他对祖国的思念更加刻骨铭心。在他成熟时期的音乐作品中渗透着他精神世界中与眷念祖国不可分割的个人体验。深切怀念祖国的主题形象鲜明突出,民间音乐素材的运用,成为他音乐语言的基础。

音乐风格的形成还离不开音乐家个人独特的表现技巧。音乐家独特的个性和音乐审美追求必然会促使音乐家寻求与音乐构思相适应的表现技巧和方法,体现在对音响的特殊追求和音乐技巧的运用上。例如海顿的四重奏具有质朴、平稳、轻松、愉快的风格,与他的音乐结构、旋律、和声、配器的技巧运用是分不开的。如他总是以第一小提琴起主导作用,声部之间保持协调与均衡,在重奏总体中,四个声部的乐器表达又非常活跃,避免了单调。贝多芬交响乐宏伟壮丽,富于哲理的风格与他独特的表现手法分不开。贝多芬的音乐主题动机具有无穷的展开性,如《命运交响曲》开头的动机,既是引子的动机又是主部主题的基础,还是发展部的主要材料,整部交响曲的各个乐章都有它的影子。他的和声运用新奇而又丰富,远远超越海顿多半使用I、IV、V和弦的范围。他对不协和音的使用十分大胆,如《第九交响乐》第四乐章声乐部分开始的“嘶喊”,将所有的调式音同时结合在一起。为了达到戏剧性的效果,运用两个对比性主题形象的交替与变化,节奏频繁变换,音响强弱幅度大,调性转换音区多变,乐章规模庞大,结构复杂等等。这些手段的运用也就形成了他的音乐风格。德彪西印象主义的音乐风格既是他美学理念的追求,也是他音乐表现革新的结果。德彪西毕生都在探索感觉的世界和形式的世界,他为了表现万端变化,瞬息即逝的感觉世界,他的音乐结构仅仅是一些模糊、松散的轮廓,旋律是碎片,和声摆脱功能体系的束缚,旨在寻求色彩效果。这些极富个性的音乐技法运用使德彪西的音乐呈现出新颖、清新、朦胧而飘渺的特色,成为他的个人风格。

最新德彪西研究推荐:《德彪西论音乐》收录了法国著名作曲家德彪西的评论文章和媒体访谈文稿,中译本的上篇为“评论集”,下篇为“访谈录”,共88篇。全书比较全面地展示了德彪西的音乐思想,特别是他对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的法国,乃至欧洲音乐生活的独到见解,其中不乏其对当时欧洲音乐创作和观演生态的犀利、睿智评价,是一部全面展示作为乐评家的德彪西的思想集和谈艺录。

可以说音乐风格形成具有多方面的原因,既有音乐家个人的性格气质,独特的人生道路,创作理念和形式追求等主观方面的原因,又蕴藏着深刻的社会原因。音乐家总是处在一定的时代、民族、文化地域之中的,使得他们的音乐风格中又会呈现时代的、民族的特色。

最新音乐图书推荐

※在这里了解最新音乐新书与经典好书,只要您拥有任何音乐图书,均可文末加入我们的古典音乐微信群,一起交流阅读心得!独学无友则孤陋寡闻,用最专注的古典音乐社群,为大家打造音乐欣赏的一方净土。

01

※久石让《用耳朵思考:音乐与文明》:这本书收录了久石让与日本哲学家养老孟司的私人对谈,是首度公开的哲思对话录。读这些文字的时候,你会发现,他不仅是音乐大师,还拥有高贵、童真的灵魂。他热爱生活,享受音乐,尊重生命。——久石让说,认识宫崎骏是我一辈子最高兴的事;宫崎骏说,实在没有比认识久石更幸运的事了!

02

※阿尔弗雷德·爱因斯坦《浪漫时期的音乐》: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先驱、概念和典范,第二部分为历史,第三部分为哲学。作者采用优美的散文方式叙述,试图将浪漫主义运动从它的中心,也就是音乐的角度来总结。其目的在于展示浪漫主义运动在其音乐中所表现的姿态,以及音乐对浪漫主义运动的影响。——爱因斯坦论成为伟大作曲家的七个条件

03

※俞便民《钢琴教学探微》:本书共分为三部分:45篇文章分别阐述了作者对钢琴教学原则、钢琴演奏技法,音乐教师修养的理解和感受;220首钢琴作品的结构分析以及长达90页的学生音乐会曲目单,为教师教学而准备,具有可操作性和指导意义。800个常用音乐术语辞条,专门为学生编写,解译不仅停留在字面, 注重深层次音乐表情的表达。本书是作者遗稿,虽沉淀多年, 读来,仍感新奇、有趣。创新之处在于作者能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以小见大,探究钢琴教学与演奏的细微之处,将复杂而高深的演奏技法和教育学心理学原理,用鲜活的例子娓娓道来。这是一部兼顾实用性与学术价值图书。——《钢琴教学探微》背后的辛酸往事

04

※莱布雷希特《音乐逸事》:即便对于一位作曲家的生平不甚了解,也不妨碍你享受他(她)的音乐。但是一则相关的逸事所表达的个人洞见,往往能提供一种探索音乐的深层含义和动因。如果这故事足够离奇或富于灵感,就更为音乐平添了一种风味。在本书之前,还没有过任何通过重要音乐家的逸事来考察音乐的系统尝试。本书的目的是:重现音乐史上久被遗忘的事件,时而揭示不为人知的插曲,通过这种曲径来纠正当下音乐史研究中普遍存在的不平衡现象。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网址:作曲家音乐风格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https://mxgxt.com/news/view/816905

相关内容

什么是作曲?什么是作曲家?用专业的理论来告诉你
什么是音乐制作人音乐制作人的职业要求音乐制作人是做什么的
编曲和作曲什么区别:音乐创作的两个重要维度
王龙(作曲家、著名校园歌曲少儿音乐制作人)
专访程铭:一名作曲、音乐人的成长道路
刀郎为什么这么热?音乐的成功是因为共鸣
漫谈游戏音乐文化(三):明星般的作曲家们
跨世代+多曲风 腾讯音乐人原创盛典上演全民“合家欢”
威尔第是什么时期作曲家?创作生涯分为几个阶段?
资料古月音乐制作人作曲家左宏元 (2).doc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