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肿瘤日:遇癌不恐慌 科学防治是关键

发布时间:2025-04-18 08:17

新华社西宁4月17日电(记者央秀达珍、张子琪)恶性肿瘤是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人们对肿瘤的认知在不断提升,但仍有很多群众“谈癌色变”。4月17日是世界肿瘤日,专家表示肿瘤发病原因复杂多样,公众应持续提高科学防治意识,早诊早治、规范诊疗,是控制癌症风险最为经济有效的健康策略。

“我国常见的癌症包括肺癌、乳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食管癌、宫颈癌等,很多癌症通过早诊早治是可以治愈的。”青海红十字医院肿瘤科主任张宽说。

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党委委员、肿瘤放疗二科主任王嵘介绍,肿瘤大致可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恶性肿瘤又分为癌和肉瘤。大部分癌症是人体细胞在外界因素长期作用下,基因损伤和改变长期积累的结果。致癌的因素也十分复杂,包括化学、物理和慢性感染等外部因素,以及遗传、免疫、年龄、生活方式等自身因素。

专家表示,目前可以通过三级预防进行癌症防控,一级预防是指病因预防,即消除或减少可能导致肿瘤发生的因素,如控烟限酒、合理饮食、避免接触致癌物质等;二级预防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通过筛查、体检等手段发现肿瘤的早期病变,及时进行干预;三级预防是指通过综合治疗等手段,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存期。

“一些群众存在认知误区,对肿瘤盲目恐惧,也未培养起科学规范的健康意识,认为自己身体还好不用做相关体检。”王嵘说,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按时体检、早期干预等,可有效降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公众应持续提高对肿瘤的认知和防治意识,癌症患者及时接受规范化诊疗,并定期复查,以实现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

(责编:李慧博、孙娜)

本文分享自人民网科普频道,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科普中国客户端。

网址:世界肿瘤日:遇癌不恐慌 科学防治是关键 https://mxgxt.com/news/view/812889

相关内容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肿瘤=癌症?别误会,不是所有肿瘤都等于癌症!
好多明星走了,恶性肿瘤=癌?当然不是
我国肿瘤防治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科学防癌!肺癌、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方案公布
乳腺癌防治月:你关心的乳腺癌防治问题看这里
肿瘤标志物升高“不等于癌症”
杨志雄导师简介(肿瘤学)
世界乳腺癌防治月|豆制品吃多了会得乳腺癌吗?专家表示:乳腺癌防治误区,你占了几条?
我国科研团队提出人工合成细菌治疗肿瘤新方法
细胞“铁死亡”新发现 有望指导抗肿瘤治疗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