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子宁:超越语言的历史印记,解码文明基因

发布时间:2025-04-16 18:54

新浪财经

郑子宁:超越语言的历史印记,解码文明基因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报道 记者 文雯】郑子宁以“语言学手术刀解剖文明DNA”,通过十个关键名称的历史演变,在最新著作《中国的十个名字》中,揭示中华文明的深层基因。在环球网专访中,郑子宁分享了书中颠覆性的研究案例,并阐释了语言考古对历史叙事的独特价值。

环球网:您在书中通过“中国”等名称追溯文明基因,能否分享一个在研究中发现的最具颠覆性的命名案例?它如何挑战了我们对某个历史时期权力结构或文化认同的既有认知?

郑子宁:可能有一个比较有意思。洛阳在外语中的古称被叫做Srg或者Sarag。那之前关于洛阳为什么叫Sarag?有主流的说法是认为来自“rag”,对应的是上古汉语中“洛”的读音。

但是,我通过综合的比较研究发现,其实这个Sarag应该是跟中国在希腊语中的古称Σῆρες(Seres),也就是丝国有关。

这么看,Sarag表达的意思,应该是丝国都城的一个省称。据此可见,在像罗马之类的西方,把中国称作丝国的时候,就已经认为洛阳是中国的都城了。

环球网:《中国的十个名字》将语言视为“文明的活化石”,能否以书中某一名称为例,解析其语音演变如何像地质层一样叠合着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记忆?这种“语言考古”方法对传统历史叙事有何补充价值?

郑子宁:其实很明显的一个就是China这个名字。

我们知道China这个名字,它最早要么是来自秦,要么是来自晋,或者也有说法是来自滇。它最早的时候的,读音可能是类似于“chin”这样。

中古时期波斯人则是把中国称作chin,现在我们熟知的China,能看出是在chin的后面加个一个a,这也能显现出葡萄牙人在其间起到的影响作用。因为葡萄牙语不太喜欢用辅音鼻音收尾,而是一定要在后面加个a,这样的构成才是葡萄牙语所认为的比较妥当的国家名构成方式。由葡萄牙人加了a的China,再传到像英语之类的语言体系中,就成为了现在西方语言对China最主要的称呼。

环球网:当“元宇宙”“AI”等新命名正在重塑人类认知时,您如何看待传统命名体系在数字时代的存续价值?您认为《中国的十个名字》能为未来文明命名提供哪些启示?

郑子宁:关于传统地名,我认为这个和元宇宙或者AI关系并不是那么大。因为实际上地名是居民在长期使用中,会自己慢慢地形成一个名字,当然也可能有一些官方推动的因素存在。

我觉得新的地名的形成也未必需要AI的参与。现实中,我们说规划的新区、路名什么的,自然也会有属于它的名字出现,似乎也并没有太多需要AI参与的内容。

环球网:您曾说《中国的十个名字》是“用语言学手术刀解剖文明DNA”,能否说明这种研究的独特性?在您看来,为何名称比文字更能承载文明的深层密码?

郑子宁:为什么我认为名称会比语言的很多其他成分更能承载文明密码,主要是名称它的传承,一定程度上脱离了语言本身。名称它是可以从一种语言介入另外一种语言的,所以哪怕是之前的那个语言早就消失,它仍然可以以名称的形式存在。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欧洲有很多河流的名字都叫Dan或者Don,像顿河、多瑙河啊等等,说明这个Dan、Don是之前的古代语言里的对河的称呼。但是现在这种语言在欧洲已经不见了。同样的中国也有类似情况,如江浙地区有很多地名,像无锡、姑苏、余杭都是古代百越人的语言留下来的地名,我们现在仍在沿用,但是百越的语言本身已经消失了。所以,我们如果要想对这个上古时期的百越有所了解的话,那地名就是不容忽视的重要证据。

环球网:在您的阅读经历中,哪本书籍对您的创作生涯产生了重要影响?

郑子宁:我觉得让我产生对研究古代语言兴趣的,是郑张尚芳先生的《上古音系》。这是一本关于上古音的非常有意思的书籍。这本书也问世20年了,虽然里面一些关于语音的研究已经稍显陈旧,但是还是相当具有启发性的。

环球网:您还有哪些书籍推荐给您的读者们阅读?

郑子宁:除了我近期最新出版的《中国的十个名字》外,后浪传统文化编辑部还出版了一部关于长城的摄影集《长城形态图志》,我想把这本书推荐给大家。和之前提到的一样,中国两个字好像总能浓缩成丝绸、瓷器等具象化的事物,显现在人们大脑中。而长城也是一个象征着中华民族的缩影,它是中国古代精湛的营造技术与文化智慧的巅峰体现,更是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上不可多得的伟大建筑成就。

市面上现有的涉及长城的书籍大多聚焦于描述和体现其历史沿革、地理分布、旅游价值或自然景观,相比之下,《长城形态图志》的视角则十分独特,它用影像和文字深入探索长城建筑形态的细节在记录现实的同时,发现这长城独特的美,是一本非常有趣和有意义的书籍。

相关视频

相关新闻点击查看更多

推荐阅读点击查看更多

视频直播美图博客看点政务搞笑八卦情感旅游佛学众测

网址:郑子宁:超越语言的历史印记,解码文明基因 https://mxgxt.com/news/view/807507

相关内容

名人轨迹,历史印记
解读丨 《史记》中的“富贵”观
韩国语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投影法分析
毕生文化思考集成!梁晓声新作《中国文化的历史基因》问世
野史讲的是什么故事 历史有记载徐婉和宁子世故事吗
郑钦文代言收入或超亿元,奥运明星更受哪些品牌追捧?
每一件文物,都是一个记载民族血脉的基因密码;每一座博物馆,都是一座守护中华文明的基因宝库。中央电视台推出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
《沙仑的玫瑰》|探寻语言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浪漫典故
粤语,客家话,潮汕话:广东三大方言争斗史
百家姓“刘”魅力绽放:刘宇宁、刘昊然领衔,探寻姓氏背后的文化烙印与粉丝情怀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