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为何把竞争对手称为“友商”?深度分析,任正非的智慧太厉害
前两天看新闻,某两家筹款平台的员工在争夺市场的过程中相互斗殴,真的是“同行是冤家”啊。在人们的习惯里,同行见面,分外眼红,因为大家都是在一个碗里抢饭吃,别人抢多了,自己就少了。
在商业史上,不乏同行之间你死我活的斗争的案例,比如思科当年就曾想置华为于死地,而且差点办成了。
2003年,中国春节时期,思科在美国起诉华为,当时华为可谓是内忧外患(如李一男事件等),经过一番法律、媒体等层面的缠斗,华为合纵连横,终于是在一年后与思科达成和解协议。
按说双方这么大的仇,华为对思科应该是恨之入骨,但任正非说自己与思科的CEO钱伯斯是朋友,钱伯斯退休时候还就思科接班人问题咨询过任正非的意见。
这个世界怎么了?
1
我们看国内,在重工行业,牛奶行业,空调行业,还有互联网行业,同行之间的龙争虎斗,真的是让人瞠目结舌,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同行是冤家”。
很多时候,挡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同行之间的斗争不是一个“商业竞争而已”可以化解的。
就像我们现在创业,如果有同行抢客户,我们也是受不了。竞争越激烈,同行之间的关系就越差。商场如战场,既然是生死仇敌,又如何能够称之为“友商”呢?
华为一开始就是跟西方通信巨头在国内抢市场,20世纪90年代又走向海外,跟国际巨头激烈竞争,华为先是在国内赢得了竞争,后又在国外打败了竞争对手,成为世界第一。
这其中固然是华为战略、技术和管理、市场等方面的竞争力,但我们也不要忽视任正非对竞争对手的定位和态度。“友商”这个词,是十分意味深长的。
2
友商的意思是既有竞争也有合作,它的内涵是创造建设性的行业生态和相互关系。竞争是竞争,合作是合作,同行之间本来就是竞合的博弈状态。
实际上,你死我活的斗争是破坏性的,我的成功就是你的失败,你的胜利就是我的死亡,如果大家都这么玩,那这个世界就没有希望了。
商业不是养盅,只有最狠最毒的那个活下来。
网址:华为为何把竞争对手称为“友商”?深度分析,任正非的智慧太厉害 https://mxgxt.com/news/view/802872
相关内容
商业计划书如何正确分析竞争对手从事电商为什么要分析竞争对手?竞对品牌分析从哪些维度开展?
蒙牛公告称损害竞争对手商业信誉非公司行为
华为国际竞争战略分析课件.pptx
华为如何做客户洞察与竞争情报分析?
京东行业分析竞争对手
竞争对手分析报告 竞争分析模板范文 (6篇)
品牌商标竞争对手价格策略分析
如何对竞争对手比较分析
如何看透竞争对手?竞争环境分析中对竞争对手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