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兵和他的孤儿足球队本报记者谷欣
陈旭,11岁,从小生活在位于朝阳市的辽宁省孤儿院里。他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什么亲生父母会狠心地把刚出生不久的他抛弃在街头。命运的不公让年幼的他产生了自卑的心理,他渴望有爸爸妈妈的疼爱,他看不到未来的蓝图。一天在电视上陈旭看到了足球比赛,从此把罗纳尔多视为偶像,经常幻想自己能像他那样成为世界的足球明星。他没有想到,自己的梦想真的有机会来实现。
2004年2月21日,已经在大连足球“17”明星培训中心中国孤儿足球队生活四个多月的陈旭用脆生生的童音告诉记者:“我现在有了爸爸妈妈,而且爸爸还培养我踢足球,说只要我努力就有希望成为中国的罗纳尔多!”陈旭口中的爸爸就是大连足球“17”明星培训中心的董事长、中国首家孤儿足球队的创建者——包兵。黑子是他爱徒
包兵的足球经历既有悲剧性又带着传奇的色彩,这支中国首家孤儿足球队的建立也是他用多年心血建成的。1979年,正在大连队踢球的包兵曾进入国家集训队的大名单,然而意外的腿伤让他不得不提前告别心爱的运动生涯。虽然自己的运动员梦破灭了,但一心想为中国足球事业做点事的包兵决心要为爱踢球的青少年来圆梦。
1992年包兵建起了中国第一个足球特区的第一家足球俱乐部,即大连成吉思汗足球俱乐部;1995年他又组建了大连“17”足球明星培训中心,该中心的球队曾代表中国参加在德国柏林举行的“彪马杯”世界街头五人制足球赛,获得第三名的好成绩;1996年“17”足球明星培训中心一线队被大连万达队一次性买断;2000年8月,“17”明星培训中心队取得了全国U18比赛的冠军。多年来,包兵先后培养出一批优秀球员,张恩华、季铭义、阎嵩、王圣都是他的爱徒,而在全国各地其他职业足球队的球员更是不胜枚举。多了33个儿子
当俱乐部的事业走向正规之后,包兵针对中国足球运动员青少年培养的现状,开始把目光放到了公益足球事业上。包兵说,他当时组建免费足球队的原因很简单,由于爱好踢球的孩子比从前减少了,而独生子女家庭的小孩从小娇生惯养,缺少吃苦精神。于是他想到,如果挑选一批下岗职工的小孩组建一支足球队,一切费用由他负责,那么这些孩子一定会奋发图强,踢出成绩。这样既可以培养出优秀的足球人才,又能为社会公益事业多做一点事情。说干就干。1996年,包兵在大连组建了一支不收费的“扶贫帮困足球班”;4年后,他又招收了33名85-88年龄段的女队员,建立了一支免费女子足球队。由于种种原因,这两支具有公益性质的足球队几年内相继夭折。
免费足球队的失败并没有浇灭包兵那颗为中国足球青少年培养而熊熊燃烧的心。总结前两次的经验教训,包兵又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为什么不组建一支孤儿足球队呢?”在包兵看来,这些孩子都有过艰难的人生经历,又没有父母,足球能够改变他们的命运。他们经受过社会磨练,能吃苦,肯上进,也会比常人更加珍惜这种机会。包兵把这个想法告诉了爱人韩凤兰,韩凤兰问他:“免费培养这些孤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能负担得起吗?过去那些教训你都忘记了吗?”虽然不理解丈夫的举动,但通情达理的妻子明白包兵是个做事业的男人,他的爱心和对足球的痴迷是谁也阻止不了的。做通了爱人的工作,就有了坚实的后盾。包兵又随后征询了其他人的意见,得到了周围几乎是所有人的认可和支持,也得到了大连市民政部门的肯定,这更坚定了包兵办好孤儿足球队的信心。
2003年元月,包兵开始运作筹办中国孤儿足球队的事宜,并开始寻找适合足球的孤儿群体。在省民政厅的协助下,包兵把目标锁定到居住着600多名孤儿的朝阳市孤儿院。经过多方努力与考察,2003年8月30日,董事长包兵亲自带队,校长、教练、总务科长、生活老师等一行七人前往朝阳孤儿院开始选拔队员,最终选定10岁至14岁的33名孤儿,并与孤儿院方面签订了合作共建中国孤儿足球队的相关协议。同年9月12日,33名孩子坐着大客车来到了他们的新家——位于大连市甘井子区辛寨子街道由家村里的“17”明星培训中心。2003年10月17日,孤儿足球队正式成立,曾经在多支甲A队当过主帅的盖增君被聘请为这支队伍的主教练,何君为教练。包兵从此多了33个“儿子”。建造一个家
陈旭就是这33名挑选出来的孩子中的一名,来大连之前,他从来没有离开过孤儿院。9月12日那一天,坐在大客车上的他正因害怕偷偷抹眼泪的时候,透过车窗看到了漂亮的校舍,看见宽阔的场地上,一帮大孩子兴高采烈地踢着足球。陈旭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不是只有在电视上才能看到的绿油油的足球场地吗?想到自己以后将是中国孤儿足球队的一员,会穿着崭新的球鞋和小伙伴们在这里学习、踢球,初到陌生环境的紧张感和思乡的情绪被眼前的一切冲淡了。
到了吃饭时间,走进食堂,陈旭发现学校竟然准备了他最爱吃的鸡腿,高兴的他一连啃了三个大鸡腿,后来撑得胃都疼了。随后,陈旭和小伙伴们每人领到了一些生活用品以及四套新衣服和一双新鞋。生活老师邴阿姨告诉他们,这些训练服是这支中国孤儿足球队的董事长包兵为他们买的。陈旭摸着这些新衣服,想起包兵慈祥的笑容,以及他对自己说的:“孩子,你们爱踢球,这里就是你们的家。我会创造一切条件让你们念好书,踢好球。也希望你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11月14日,陈旭和其他孤儿一起搬进了占地3800平方米的三层崭新公寓,两人一个房间。这里有专门的乒乓球室、台球室、录放厅供他们课余时间使用。而且他们还与社会上的同龄孩子一样学习文化课,上午上课,下午训练。训练中,陈旭的劲头可足了。他认真听取教练讲解,一丝不苟地完成教练布置的任务。由于训练太累,在来到球队不久的一个晚上竟然发生了尿床事件。虽然闹了笑话,瘦小的陈旭也凭此事成为“名人”,董事长包兵开始关注这个孩子。一次训练课上,陈旭丢球后拼命去抢,摔在地上时还不忘把球铲走,这股不抢回来誓不罢休的劲头让包兵惊喜道:“陈旭果然是个好苗子,这孩子的身体素质和足球意识都特别强,我们球队一定要好好培养!”
2004年1月,包括陈旭在内的14个孩子留在了大连足球“17”明星培训中心度过了难忘的春节。除夕夜,他们是与“爸爸”包兵、“妈妈”韩凤兰一起度过的,他们一起包饺子、看表演,放鞭炮。这一天,陈旭生平第一次观看了萨克斯演出,第一次吃到了鲍鱼和大虾,他还从“爸爸妈妈”那里领到了100元的压岁钱。冬训去了上海
2003年11月30日,孤儿足球队33个孩子怀着新奇的目光去了上海,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冬训生活。虽然他们接触足球才2个多月,虽然他们是一同集训的8个球队里年龄最小的队伍。但他们在场上敢抢敢拼的劲头硬是打败了两支球队,排在第6名。随后,他们还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外滩,看到了东方明珠。
包兵告诉记者,因为这些孩子刚接触足球,选择上海作为第一个冬训地,可以让他们在感受大城市繁华的同时开阔眼界,增强自信心,为以后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此次上海之行回来后,孩子们的踢球热情更高涨了。包兵表示,他已经选好了以后两年的冬训地,2004年去广州,2005年到国外。准备征战世界杯
今年春节过后,结合孤儿足球队的特殊性,董事长包兵把教练组进行了调整:原来负责一队训练的朱明任孤儿足球队的主教练,教练员为盖宁。
在包兵心中有个五年计划,他说:“首先,孤儿足球队要在第一年认识理解足球,练好基本功。这几个月他们混在一起练,之后我会结合他们的特点分成两个队。让那些体能充沛、技术意识强的孩子练习11人制足球,爆发力强、善于对抗的孩子分到五人制足球队。从2004年开始,孤儿足球队将参加全国同年龄组比赛。今年夏天我先送他们打大连市内各俱乐部的比赛,主要是让他们练练兵。五人制足球赛也要列入世界杯赛程,我要让这些孩子征战中国五人制足球,再到世界打比赛。”
包兵告诉记者,这支中国首家孤儿足球队的建立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远在美国的加州福利基金会也向他提出了合作的想法。据悉,今年3月3日福利基金会的董事长凯来将到大连足球“17”明星培训中心进行考察,而且他在电话中曾表示,希望能早一些在美国见到中国孤儿足球队,并负责孤儿足球队到世界各地打比赛的一切费用。
“组建孤儿足球队,我不是为了出名更图不了利。”包兵最后诚恳地表示:“从筹办孤儿足球队到现在,我至少投入了60多万。虽然有人不理解,但是我只想在继续足球事业的同时为社会公益事业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让这些孤儿知道仍然有许多人在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让他们跟其他孩子一样去追求和实现自己的理想。我也希望通过我的行为让全国的孩子都知道,大连有个孤儿足球队可以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