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大作家,为什么余华比莫言更受欢迎?

发布时间:2025-04-14 14:30

虽然在文学界,莫言的影响力比余华大一些,毕竟诺贝尔文学奖、矛盾文学奖,莫言都榜上有名。但是在受欢迎度、国民性这方面来看,余华的受众面,或许比莫言更宽泛一些。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错位的感觉呢?

一、余华的作品更通俗易懂

余华的代表作《活着》、《兄弟》、《许三观卖血记 》,都写的是普通人的命运沉浮,不像莫言的《红高粱》那样宏大叙事,也不像《檀香刑》、《生死疲劳》那样抽象难懂。

也就是说,莫言的作品更偏向“严肃文学”,读起来是需要一定门槛的,不如余华的作品那么接地气、通俗易懂。不过,看懂余华也需要一定的生活阅历,所以“少年不懂余华的书,中年已是书中人”。

二、余华的金句更符合现下审美

下面对比一下莫言和余华作品中的金句:

1、莫言金句

(1)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讳的就是个十全十美,凡事总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恒。——《檀香刑》

(2)这么多年来,我总结了一条经验,解决棘手问题的最上乘方法是:静观其变,顺水推舟。——《蛙》

(3)世事犹如书籍,一页页被翻过去。人要向前看,少翻历史旧账。——《生死疲劳》

2、余华金句

(1)时至今日,我依然会有敏感、怯懦、自卑的感觉,因为童年的创伤不是一场大雨,而是一生的潮湿。——《我胆小如鼠》

(2)他会求你,他甚至会下跪,他还会打自己的耳光,你都不要心软,他会一次次地发誓,男人最喜欢发誓,他们的誓言和狗叫没有什么两样!你不要相信。——《女人的胜利》

(3)永远不要相信苦难是值得赞美的,苦难就是苦难, 苦难不会带来成功。苦难不值得追求,磨练意志是因为无法躲开。——《活着》

很明显,余华的金句更贴合现下读者的内心和自我意识,以小见大,通过个体的经验来书写我们生活的世界。

三、当你精神内耗时,一定要去读余华

余华的自传体作品《我胆小如鼠》、《十八岁出门远行》、《女人的胜利》写的都是自己的经历,让我们发现,原来大作家的成长也是会有敏感脆弱的少年阶段,怀着惶恐走向外面世界的青年阶段,以及成熟后作为男人,如何看待男 女关系,从男人本性的角度对女性做出规劝。

好多读者读《余华成长三部曲》,从他的故事里,看到了自己,发出“写的就是我”、“令人发颤的真实感”“写出了我的心声”这样的感叹。

就连莫言,看完《十八岁出门远行》之后也变成了余华的粉丝,盛赞他是“中国文坛上第一个清醒的说梦者”,“写出了每个人寻找精神家园的旅程”。

总结

迄今为止,余华未曾涉猎国内比较权威的文学奖项,他和鲁迅一样,走的都是弃医从文的路线,所以他的为人和作品,都带有一种体制外的自由诗意的感觉,也正因为如此,他从不高高在上,更容易和读者建立更深的链接和共鸣。

网址:都是大作家,为什么余华比莫言更受欢迎? https://mxgxt.com/news/view/800273

相关内容

都是大作家,为什么余华比莫言更受欢迎?
莫言和余华什么关系
莫言和余华:文坛上的欢喜冤家
莫言余华互夸:书是神作,人是神经
莫言和余华如何“互捧”
莫言现场对话余华:余华根本不是我的对手
史铁生余华莫言怎么认识的
莫言与余华:友谊中的幽默与暗战,背后的情感秘密是什么?
同是《天官赐福》的皇家贵族,为什么谢怜就比戚容更加受欢迎?
余华、莫言成为了年轻人心中的新“顶流”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