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战被粉丝拖累,饭圈文化畸形发展,李宇春粉丝成饭圈追星典范
关注日前沸沸扬扬的肖战事件让圈内外不少人都开始有所反思,其实粉丝跨界撕平台的事件并不在少数。
偶像是时代的产物,对年轻一代的影响力显而易见是非常大的,偶像的一举一动对于追随者来说都会放大很多倍,甚至被抽丝剥茧的去分析。
网络上对于肖战事件的分析也是越来越多,但是其实最大的重点并不是这次事件的起因到底是谁,更重要的是这件事情给所有的偶像乃至全娱乐行业都敲响了警钟。
作为一名偶像所承担的责任到底是什么,偶像与粉丝之间到底又应该是什么样的状态呢?
优质偶像应该可以正确引领粉丝
内娱发展到今天,很多粉圈文化已经畸形,近些年吴亦凡和虎扑、蔡徐坤和B站与这次肖战和AO3的矛盾如出一辙,粉丝跨界撕平台,在网络上引起了骚动,甚至有些不好的影响出现。
这也使得近年来大众们对于流量爱豆非常的排斥,觉得他们没有实力,甚至并没有资格拥有这么高的人气和流量。
虽然这些偏见对于流量们来说并不公平,但是内娱没有发展成熟的流量体系的确使得不少有实力的明星们被粉丝经济所裹挟,从而得不到业内和大众的认可。
其实很多的年轻人都觉得偶像对于自己就是一个向上的动力,也不乏有很多人因为喜欢一个明星而努力学习,最后去到自己偶像身边工作的案例。
其实榜样力量、启蒙老师还有对他人的共情力,都是孩子们可以从崇拜偶像中获取到的东西。
优质偶像应该是可以正确引导粉丝的存在,通过自己努力的举动让粉丝们看见,获得任何事物都需要自己努力去争取。
而做好这一切正能量引导的前提,应该是偶像和粉丝之间有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可以让粉丝更好的审视自己。
粉丝经济过犹不及
但现在不少的流量明星的起步都是靠着和粉丝之间良好的关系,来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和喜爱,有不少的艺人因为宠粉获得了更多的关注。
易烊千玺给自己的粉丝送奢侈品牌腮红,泫雅送粉丝化妆品大礼包,还有吴亦凡,粉丝试听会来回飞机票全报,甜品水果饮品随便吃,酒店住五星级酒店……
粉丝在他们发展道路上不离不弃的陪伴,也让他们愿意回报粉丝的付出。
但从中免不了一些明星存在宠粉过度的行为,过度宠粉的背后不排除有资本作祟,博关注获得流量的可能。
自2018年《偶像练习生》起,内娱就进入了偶像元年,偶像们需要获得粉丝,或者说是大众的努力来获得更多的好资源。
现在的经纪公司在打造流量明星的时候非常喜欢走粉丝经济,这也使得一些明星的热度完全靠着迎合资本卖人设来维持。
而对于粉丝来说,有求必应的明星当然好,但让粉丝的话语权凌驾于艺人之上,这种双箭头只会让粉丝和偶像之间的关系变质。
明星对粉丝的引导必须要谨慎,把控好粉丝与艺人间的距离
李宇春出道以来一直都饱受争议,但粉丝众多的她并没有成立所谓的粉丝后援会,依然通过自身魅力把粉丝管理得井井有条,也从来没有出现粉丝越界为春春打抱不平,惹出是非的情况。
早在多年前,李宇春和玉米就意识到,粉丝和偶像之间应该要保持距离,并且一切要以偶像的利益为重,不能打着自己爱豆的名义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
而十五年来,玉米们一直在春春身边默默陪伴,他们并没有正式的组织,却有着比别人都要严格的纪律。
其实这也多亏了李宇春的引导,她尊重自己的粉丝,也很珍惜自己与粉丝之间建立的关系,才会选择与他们拉开距离。
其实在外界看来,粉丝的形象也会影响到偶像的形象,玉米的纪律都是在不断提醒中形成,刻意的保持着距离,而李宇春也会用每一次的专辑和舞台来回馈给玉米。
作为一名公众人物,其实将全部的自己都暴露出来是非常危险的,再加上粉丝之于偶像有崇拜和喜爱,不乏一些狂热行为,与粉丝过度接触对自己其实也并不负责任。
艺人与粉丝之间应该靠作品来维系,宠粉其实也很有可能是为了弥补自己业务能力不足的一个借口。
其实“宠粉”本是偶像的分内之事,但一味的宠粉甚至“媚粉”而对自己本身没有实质性的提升,并不会对自身的流量有任何帮助。
爱豆宠粉最好的方式,应该是认认真真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发展自己的事业,这样才能对得起喜欢自己的粉丝们,与粉丝之间良性的促进彼此共同进步,才是偶像的意义。
只有让业内和大众对自己的质疑减少,才是对粉丝最好的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