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明星,就是帮人们增加联系的人
(原标题:所谓明星,就是帮人们增加联系的人(图))
周末朋友聚会,讨论的话题之一是:要不要看王菲演唱会?
王菲上一次举行演唱会,是2010年到2012年的巡回演唱会,主题为“重生与四季”,VIP门票2500元。演唱会的设备和造型,在所到的几个城市,都是当地演出史上前所未有的。但即便这样,2500元的票价,还是引起广泛讨论,几大门户网站甚至制作了专题,讨论她的巡回演唱会票价到底贵不贵这个问题。而几年后,物价房价,又是另外一番天地,只唱一场,也必然无法摊薄成本,这场演唱会的票价,即便不会上万,也必然高过“重生与四季”。
对价格敏感,是当下必然,这几年,我们周围的金钱数字,像加了特效,突然凌空飞起,商品价格、人力价格,甚至身边朋友创业融资的数字,都越飞越高,让人目瞪口呆。这种情况下,王菲只开一场演唱会,票价高过以往,必然是经过精确计算的,与其开许多场,票价中不溜,让各地演出商心悬悬地接招,还消耗人气,不如只开一场,只把忠诚度和价格承受力最高的歌迷集中起来,省时省力,还多点神秘感。
只是,我想说的是,王菲只开一场演唱会,还是太少。
到演唱会现场,到底看什么?听歌?恐怕比不过CD效果,位置、视角、周围观众水准,都影响视听效果,何况还有全场大合唱的干扰。看造型,看舞台设备,感受现场气氛?看多了银幕奇观的人们,恐怕也不在乎这一点刺激。视频直播技术也突飞猛进,有VR技术助阵,还有弹幕增加气氛,直接把观众的心声甩在屏幕上,比演出现场暗暗揣测要省事许多。
但我们还是渴望看现场,寡淡如我,也年年跑音乐节追演唱会,慢慢地看掉了好多自己喜欢的音乐家,张浅潜、“野孩子”、“舌头”就不说了,每年都会看到一两次,SUEDE、Jay-Jay Johanson等等也都设法看到了,心愿单上,只剩下一个Leonard Cohen,尽管我知道这已经不大可能了。坐飞机坐火车赶到现场,为的不是听歌、看舞台设备,为的是那种玄妙的感觉:我不是一个人,不是一个孤岛,我是切切实实存在的,有许多和我拥有同样元素的人,分布在世界各个角落,这种感觉支撑着我们,让我们在许多时刻,做出勇敢的决定。尤其是在这个越来越极端的世界,在极端天气、极端人格、极端政治越来越占上风的时刻,这种感觉尤为重要。
明星,其实就是帮人们增加联系的人,颜值、演技、道德素养,都是次要的,能否成为人们的共同记忆,才是明星价值里最大的一部分。就像林怀民说的,艺术工作是人情的往来,既是明星和观众之间的往来,也是观众和观众之间的往来。
能够帮人们增加联系的明星,实在太少。所以,那些能力大的明星,往往被寄予厚望,李宗盛、罗大佑、周杰伦,每逢他们开演唱会,都是全社会的夏夜远足冬夜踏雪。而这一次,轮到王菲了。
夏夜漫长冬夜难熬,只组织一次远足,是不是太少?
作家 韩松落
网址:所谓明星,就是帮人们增加联系的人 https://mxgxt.com/news/view/796810
相关内容
这就是所谓的二搭CP默契感?【变革家】明星本是资本的代言人,所谓的“粉丝经济”仅仅是在利用你! – 加盟评论
所谓明星个人的粉丝社...
所谓“叔、嫂”就是小叔子和嫂子的关系。
这就是所谓的落地式演技吗?!
明星私人联系方式泄露,想要的速加!
陈信宏和陈楚河的父辈都是竹联帮的,他们有亲戚关系吗
增强团队凝聚力:帮助团队建立真实联系的7个破冰游戏 – PingCode
媒体越发达,所谓的“明星”越开始经营人设
所谓的大明星,其实不过是杀人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