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娱艺人捆绑营销现象探析

发布时间:2025-04-13 01:32

近日,秦昊与杨幂共同主演的谍战剧《哈尔滨一九四四》正热播中,流量担当的杨幂自然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然而,在围绕该剧的讨论中,赵丽颖的名字也频频被提及。从剧中的角色对比,到两位演员的演技爆发力,再到她们演绎“打弟弟”戏份时的表现,无不成为网友们热议的话题。显然,这两位备受瞩目的85后女星,已然成为了外界无法避免的“捆绑”比较对象。
这种现象并非孤例。在娱乐圈中,类似的艺人“捆绑”现象屡见不鲜。无论是杨紫与迪丽热巴、吴磊与王鹤棣,还是白鹿与张凌赫、鞠婧祎与郑合惠子等组合,都曾因各种原因被媒体和粉丝们有意或无意地联系在一起。在社交平台上,当一方有新动态时,另一方往往也会随之被提及,这种“捆绑”效应有时甚至超越了艺人的个人意愿。

那么,究竟什么是艺人“捆绑营销”?这种营销策略又是如何产生的?它为何会在娱乐圈中如此盛行?而“捆绑”与“解绑”之间的微妙关系,又该如何理解呢?

近年来,“CP”在中文网络流行文化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实际上,CP现象正是捆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赋予两位艺人特殊的关系,进而围绕这一关系展开广泛的讨论和创作。无论是备受瞩目的“耽改101”系列,还是持续占据CP榜单前列的“夜色尚浅”组合,其走红之路大多遵循了这一模式。
只要两位艺人的名字同时出现在公众视野,便能引发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这种现象在如今的中文网络流行文化中屡见不鲜。而事实上,这种捆绑效应并不仅限于CP,女主与女配、男主与男配之间的“上桌”与“掀桌”也会成为热议的焦点。例如,在《花间令》播出期间,鞠婧祎和郑合惠子便因在同一部剧中饰演同一角色换脸前后的不同状态而被紧密捆绑在一起。从演技、妆造到对角色的理解,两人的表现都激起了大规模的热议。尽管郑合惠子仅在剧集前期亮相,但关于鞠婧祎与郑合惠子的各种对比和讨论却一直持续到剧集结束。
而郑合惠子本人也在社交媒体上回应了这些讨论,她的言论进一步激起了公众的关注。“请不要在我这里制造女演员之间的对立,也不要故意贬低或抬高某一方,这种做法既无趣又令人厌烦。这样的称赞并不会让我感到开心,我也不希望被任何人以这种方式炒作,看到这样的消息都让我感到不悦。”

这种紧密的关联性使得郑合惠子在出道多年后突然成为了热搜的常客。据智库星途数据显示,在剧集播出期间,郑合惠子一度成为热门话题明星榜的第二名,其累计关注度仅次于赵丽颖。同时,“潘杨之好刘郑版”在CP榜单上也名列前茅。
无独有偶,张凌赫和王星越在《宁安如梦》中的出色表现也引发了类似的“捆绑”效应。回顾过往,类似的情况在多部剧中屡见不鲜,如《长月烬明》中的白鹿与陈都灵,《我的人间烟火》里的杨洋与魏大勋等。这些角色和演员本人都难免被多方比较和捆绑,其中不乏艺人因此迅速提升热度。

在同一代际的小花小生中,这种比较现象更为普遍。85花如赵丽颖、杨幂、唐嫣、刘诗诗等国民度极高的女演员,一直备受瞩目。而在90花中,杨紫和迪丽热巴两位佼佼者更是引领风骚。此外,以年龄划分的代际也成为捆绑营销的重要领域。95花方阵如赵露思、虞书欣,以及95生方阵中的吴磊、王鹤棣等,都不断有新人崛起。

同时,因网友评价长相相似而被强行组合的艺人,如周也与张婧仪、李一桐与白鹿、王鹤棣与敖瑞鹏等,也构成了新的捆绑关系。此外,“显眼包”、“待爆演员”、“四大普男/女”、“内娱百灵鸟”等主流消费视野中的标签,也在不断塑造和强化着这些新的捆绑关系。

然而,并非所有的捆绑关系都能得到广泛的认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不够牢固的捆绑组合逐渐被新的排列所取代。而有些经过多次提及后,反而更加深入人心,形成了难以磨灭的刻板印象。

“捆绑才能有流量嘛。”艺宣伊伊坦言。
对于宣传团队而言,艺人间的捆绑营销无疑是一门盈利的生意。伊伊透露,这种方式的成本低廉,回报却颇为丰厚——只需简单地将两位艺人的名字放在一起,便能引发粉丝们的热烈讨论。她进一步指出,即便像赵丽颖、杨幂这样的大牌艺人,也需持续不断地制造话题以维持热度。

在2020年的中国互联网环境中,“营销”一词已摆脱了其原有的“贬义”色彩。如今,明星们通过营销来提升自身热度与曝光率已成为常态,甚至被网友们戏称为“一种很好的野心”。当然,过于生硬且缺乏创意的营销方式难免会引发公众的反感。因此,捆绑营销这一新颖策略便应运而生。

据艺宣Kelvin观察,处于上升期的艺人之间的捆绑往往能实现双赢。他举例道,95生、95花等梯队中的艺人,只要能被提及,便能获得天然的热度。相对而言,“弱势”艺人对这种捆绑营销方式通常持欢迎态度。

以周也和张婧仪为例,Kelvin指出,外界形成的这种捆绑不仅带来了话题和热度,更重要的是,它促使双方“彼此督促进步”。在选角邀约时,业内往往会同时考虑这两位艺人,如果其中一位接演了另一方未演的角色,那么两者在作品上的对比也将成为一种亮点。总体而言,这种捆绑营销策略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事实上,经纪公司会为艺人设定“目标”和“竞争对手”的概念。在某00后小生的年度媒体印象调查中,就包含了一道关于其潜在竞品艺人的问题。然而,对于地位稳固的艺人而言,这种捆绑营销往往被视为“彼此削弱”。

“这种捆绑简直毫无意义,”一位大花宣传人员向狐厂娱乐观察透露,“这两位艺人的发展路线截然不同,导演在选角时不会将他们同时纳入考虑范围,他们也绝不会竞争同一角色。因此,这样的捆绑对艺人而言毫无助益。”

然而,讽刺的是,在营销号的眼中,这种艺宣所认为的“无效捆绑”却成为了吸引流量的有效手段。有娱评博主向狐厂娱乐观察指出,捆绑艺人能够更容易地吸引收益和关注。“这可能是因为他们接了合作,发布了带有两位艺人名字的内容,或者是因为粉丝们的热烈讨论,只要能够触及他们的兴趣点,流量就会自然而然地涌来。”

与CP的炒作类似,“捆绑”艺人变得轻而易举。在豆瓣或微博上发布几条关于艺人间的横向对比内容,或是公布评选结果,通常都能吸引各家粉丝的瞩目。然而,“解绑”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这背后不仅蕴含着饭圈的纷争与冲突,还涉及到官方对“面子”的考量。那些熟悉饭圈运作的人都知道,大规模的“捆绑营销”往往会引发粉丝群体之间的对立和激烈争执。
所谓的四大普女,其实并不具备可比性。在数据、商务和时尚资源等方面,这四位艺人的水平显然不在同一层次。”一位95后艺人的忠实粉丝阿姚坦言,这种牵强的捆绑营销,对于缺乏实力的演员来说或许是一种捷径,但对于作品和流量都不缺的艺人而言,无疑是一种“无妄之灾”。阿姚对自己喜欢的95花被利用为“提升咖位”的工具感到愤怒。

最初,阿姚曾试图通过积极控评和在评论区展示实绩来反抗这种捆绑言论,但效果并不显著。后来,粉丝们转而采用“冷处理”的方式,对那些明显处于劣势的艺人不再给予关注。

与此同时,艺人宣传人员也表达了类似的立场。艺宣素娜表示,她宁愿放弃因双人或多人捆绑而带来的热度,也不希望看到艺人之间不必要的捆绑。“粉丝之间的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她坦言。尽管她曾多次尝试与粉丝沟通,希望他们能不再理会相关话题,但粉丝们的态度十分坚决:“如果对方粉丝继续发言,我们就无法忍受。”

面对这一困境,素娜陷入了两难境地。她既不能简单地放手不管,也不能轻率地提告激化矛盾。最终,她意识到,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只能依靠两位艺人走不同的戏路,逐渐拉开差距,从而自然解绑。

网址:内娱艺人捆绑营销现象探析 https://mxgxt.com/news/view/793946

相关内容

赵露思团队巧用捆绑营销,助力艺人发展
从赵丽颖杨幂、杨紫热巴,到待爆咖、显眼包,内娱钟爱捆绑营销
娱乐营销第一品牌相关资源进行捆绑销售(7
捆绑与解绑:娱乐圈的博弈与困境
男方拒绝并和高层谈判?网曝王一博被公司安排与程潇捆绑营销
娱乐圈捆绑cp什么意思?
电影《捆绑上天堂》定档1101 倪妮周游以捆绑为爱探寻最真实的内心
吴秀波+汤唯,明星“捆绑销售”就值钱?
娱乐营销在综艺节目中如何展现大方位
捆绑影视IP,玩跨界营销,到底该怎么玩?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