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来了|谁才是我的近亲属?《民法典》有了明确界定!

发布时间:2025-04-11 18:10

父母、兄弟、姐妹

公婆、儿媳、女婿

三叔、六伯

七大姑、八大姨

……

这么多亲戚

究竟谁属于自己的亲属

谁又属于近亲属

家庭成员又包括那些呢

在这方面,法律的界定和我们的认知可能有所不同,《民法典》中新增了对亲属、近亲属和家庭成员的明确界定,成为搭建家庭关系中权利与义务的基石。

在家庭中所处关系的不同,意味着享有权利和应尽义务的不同,其中尤以“近亲属”的影响最深。

在《民法典》中搜索“近亲属”,出现19次,“亲属”3次,“家庭成员”5次。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亲属”“近亲属”“家庭成员”从所涉范围上说,是一个逐步限缩过程。

“亲属”包括配偶、血亲和姻亲,这符合人们的日常认知。

“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即只有配偶和三代内的直系血亲。

因此,日常生活中往来密切的“七大姑八大姨”、堂表兄弟姐妹及公婆、儿媳女婿等都不属于《民法典》所界定的“近亲属”。

例如

《民法典》规定,需要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向患者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其明确同意;不能或者不宜向患者说明的,应当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并取得其明确同意。

这里的“近亲属”就不包括公婆或者儿媳女婿。

例如

《民法典》规定,死者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隐私、遗体等受到侵害的,死者没有配偶、子女且父母已经死亡的,其他近亲属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

例如

《民法典》规定,出租人出卖租赁房屋的,承租人享有以同等条件优先购买的权利;但是,房屋共有人行使优先购买权或者出租人将房屋出卖给近亲属的除外。

因此,近亲属买房构成了承租人优先购买权的例外。

“家庭成员”则为配偶、父母、子女和其他共同生活的近亲属,范围较上述两者进一步缩小,接近与社会学中的“核心家庭”的概念。

例如

《反家庭暴力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哪些人是家庭成员?法条中并未明确,《民法典》出台后,这对家暴的认定有了更清晰的依据。

法官认为,《民法典》中明确“亲属”“近亲属”“家庭成员”的界定有利于鼓励具有特定关系的自然人之间相互亲善、扶持,弘扬家庭美德、树立优良家风,在赋予其相应义务的同时,也保障其相应权利的行使和财产利益的维护。

供稿:北京房山法院

文字:刘婷婷

编辑:王丹凤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推荐阅读

民法典来了|人格权编究竟给“人”带来了什么?

民法典来了|除了离婚冷静期,这些婚姻家庭编的亮点你了解吗?

民法典来了 | 继承范围、遗嘱形式、遗产管理人……快看看有哪些新变化!

民法典来了|高空抛物、好意同乘、自甘风险……看侵权责任编如何回应民生热点

民法典来了|“紧急自卫权”,行使需有道

民法典来了|肖像权保护,看民法典如何守护你的“脸面”

民法典来了丨设立居住权,让大家真正做到“都挺好”

民法典来了|缔结婚姻前,准配偶享有重疾知情权

民法典来了|当《民法典》遇上甲骨文

民法典来了|职场性骚扰,单位有责预防!

民法典来了|首次明确禁止“跳单”行为,来了解一下

民法典来了| “自甘风险”原则,你了解多少?

民法典来了 | 一起get遗赠扶养协议的注意事项!

民法典来了 | 家庭主妇/夫不可不知的贴心条款

民法典来了|为见义勇为的你送上“护身符”

民法典来了|公共场所受伤害,责任分担有讲究

民法典来了 | 对“霸座者”说不

民法典来了 丨 小区共有部分收入,你拿到了吗?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官方微信

原标题:《民法典来了|谁才是我的近亲属?《民法典》有了明确界定!》

阅读原文

网址:民法典来了|谁才是我的近亲属?《民法典》有了明确界定! https://mxgxt.com/news/view/789286

相关内容

谁才是你的近亲属?《民法典》有了明确界定!
谁才是我的近亲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了明确界定
何为近亲属?《民法典》有了明确界定!
【每日普法】第9期 亲属、近亲属和家庭成员?《民法典》明确界定这三个概念
【民法典微课堂】第四讲:亲属关系的界定
《民法典》中亲属、近亲属与家庭成员是怎么规定?有什么关系?
民法典直系亲属包括哪些
民法典规定舅舅和外甥亲属关系是什么
216年前拿破仑制定的民法典,为何是世界民法典的源头和财富
【问答民法典·以案说法】我的姓名谁做主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