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郎朗:学琴切忌功利心 别觉得只能往死练
郎朗被网友称为“知乎大神”
除了这个问题,郎朗还回答过“一整个交响乐团成员打群架谁会赢?”,他认真从动手打、用声音打以及团与团之间打三个方面来分析。不少网友在表示“好玩”之余,也觉得这位常常弹奏古典音乐的钢琴家一点也不高冷。
“我确实不是一个高冷的人。”近日,郎朗在北京接受中新网(微信公众号:cns2012)记者独家专访。
郎朗(资料图)中新社记者 于海洋 摄
问到有没有想过做流行音乐,或者做一些跨界的事情,郎朗摇了摇头,“对我来讲,纯艺术肯定是第一位”。那么,当艺术家枯燥吗?“不枯燥,当艺术家会出要比一般人要吃苦要多一些,但是不枯燥,因为枯燥的话就不叫艺术。枯燥的话就是机器。”郎朗如是说。
在音乐之外,郎朗非常喜欢足球,他曾在一次采访中展现过自己解说球赛方面的才华。今年世界杯,他也计划前去观赛。说起足球,郎朗神采飞扬。“最喜欢的球队是巴萨,拜仁第二。你看巴萨的比赛,完全就是艺术。”
谈学琴热:切忌功利心
郎朗很小就展现出了钢琴方面的天赋。
2岁半那年,他被动画片《猫和老鼠》中汤姆猫演奏的《匈牙利第二号狂想曲》所吸引,从而对钢琴演奏者的手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无师自通地在家里的国产立式钢琴上弹出了基本旋律,从此由父亲郎国任对他开始钢琴启蒙。
郎朗小时候学琴照 图片来源:知乎
郎朗回忆,自己2、3岁时就开始练琴,5岁后开始每天花大量时间在钢琴上。如今的郎朗,多次获得各种世界级音乐大奖,还担任联合国和平大使。不少家长,也希望孩子能复制郎朗学琴之路,成为“郎朗第二”。
“谢谢大家把我当做标杆,但一定要因材施教。”郎朗认为,每个人都不一样,如果都用同一种方式教育,很难获得成功,因此一定要了解孩子的长项和短处。同时,他也指出,学艺术肯定没有错,因为可以让孩子从心理、创造性都得到提升,但切记不能有功利心。
“千万不要把学琴变成一件很功利的事情,如果想着必须要学成什么样,成为什么人,要挣多少钱,就会像炒股一样,关键是要让孩子享受到乐趣,提升自己的修养和素质”。
分享练琴秘诀:效率第一
网上常常有小朋友边弹钢琴边哭的视频,也不时引发热议。一方面,有人用郎朗和周杰伦举例,认为两人都是被父母逼出来的天才,也有人认为应该尊重孩子的意愿。
“效率才是第一位的。”郎朗认为,虽然说练琴的时间要练够,但并不是绝对的因素,“练一分钟肯定是不可能的,但你说练三、四个小时和五、六个小时,如果有效率的话,差距没那么多,所以不要盲目又顽固地练”。
郎朗捐赠音乐教室
盼每个小学生都会弹钢琴
30日下午,郎朗在北京出席“北京郎朗艺术基金会”在国内申请注册成功后的首次公益活动——“灵感的琴键”音乐教室捐赠仪式,不仅向丰台区的三所小学分别进行了“灵感的琴键”音乐教室和钢琴教材的捐赠,还和小朋友一起弹奏了《彩云追月》和《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第5号》。
目前,郎朗计划捐赠更多的音乐教室,并把这当做自己的重点工作计划之一。
“我看到一些学校还是60、70年代的音乐教学体系,还不如我小时候,我就特别想帮助他们。”郎朗非常关注小朋友的音乐教育,也希望未来每个小学生都会弹钢琴,“学到一些很真实的音乐知识后,能让他们的人生有新的认识,让他们的生活充满更多激情”。
采访最后,郎朗又一次提到了学钢琴的方式,他语重心长地说:“千万别觉得音乐只能往死了练,我也遇到过纯被逼的那种弹法,根本不好使,边哭边弹没有任何效率!只有你突然悟到了,愿意去弹,才有可能获得成功。”(完)
网址:专访郎朗:学琴切忌功利心 别觉得只能往死练 https://mxgxt.com/news/view/784671
相关内容
李云迪&郎朗:钢琴明星成了成功学榜样《杨澜访谈录》专访郎朗 《郎朗的这十年》
专业迷弟!郎朗称郎平姑姑,当年女排给一位小琴童的鼓舞!
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和钢琴家郎朗是姑侄关系?听听郎朗怎么说!
专访郎朗:没有挑战性的活儿,做起来也没意思
钢琴大师郎朗的成长之路 :是与生俱来的天赋还是难以想象的苦练?
冯凝:郎朗同学很腼腆
KPL表演赛明星采访 郎朗爆料老帅手速得益于学琴
苦练钢琴20年,就用3年就败光好感,钢琴大师郎朗还能走多远?
“钢琴王子”郎朗的“负心”情史,他们家的门槛,到底有多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