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回眸:你的拼命和明星相比,一钱不值

发布时间:2025-04-10 08:12

去年,2019年,发生过很多事情,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只有两件。

第一件,是在录制节目中,突发意外去世的高以翔,第二个,是网易暴力辞退一个身患绝症的新员工。

我曾经想过,要不要把这两件事情,各自单独开一个专题来讲述评论,但犹豫再三,还是把它们放到了一起,不是因为所谓新闻热点的时效性,它们如今早就过期了,而是它们说的,真的就是一件事情。

因为,它们都关乎生命。

(一)

我是一个不追星的人,从小就是。

我会看演员演的电影,电视,会听歌手唱的歌曲,会欣赏笑星说的相声,演的小品,但是,我从不追星。

我所闻所见,唯一的标准,就是好,优秀,与这个人无关。

一如十几年前,火遍全网的超级女声,我没有投一张票。因为第一,我觉得,她们不是靠着实力搏出位,而是奇装异服;第二,大伙把这件事情炒的太热,关注便成为了俗流,我不屑为之;第三,我欣赏的真正女汉子,应该如花木兰,樊梨花,穆桂英那般,属于内在的强大,是对镜贴了花黄也能与雄兔傍地而行的猛士。

当然,更重要的一点是,我当时读高中,没有手机。

后来,拜网络时代信息化的发达,我了解了一些明星的台前幕后,或真或假,知道了他们的成长路,发家史,明白了人之所以光芒万丈,之所以沉浮起落,从来都不是偶然。这一切,从来与八卦无关。

不过,直到今天,我依旧不崇拜他们。

无论是当年那个边打工边写歌,终成华语乐坛一代现象的周天王,还是十年驻场,看不到任何希望,却不改初心,直到星光大道一夜成名,最后的京剧花旦李玉刚,又或是田地里的歌手,朱之文,饭馆服务生里走出来的顶级IP,岳云鹏。

一如,我后来也知道了,当年的超级女声,并非只有话题和流量,其中不乏实力者。如影视歌三栖的李宇春,歌声走出国门,走出国际化的张靓颖……当年,所谓中性风噱头的背后,是她们,但凡金榜题名者,全都是正经八百的音乐科班出生。

但……还是那句话,我依旧不崇拜他们。

因为,我觉得,我本该是其中的一员的。

很多明星的粉丝,喜欢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你都不知道xx他有多努力,其实,这句话真的很可笑,人生在世,谁不努力?

有人说,能够做明星的,都是有着极强毅力,能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干一件事情,然而,从学生时代的十年寒窗,到工作之后的养家糊口,谁不是这么多年做过来的;

有人说,能够做明星的,都是有着极强自律能力,时间被安排的很满,想吃的东西不能吃,想玩的东西不能玩,想做的东西不能做,这就更可笑了,他们那个是自律吗?如果我们也有一个经纪人耳提面命,几乎二十四小时寸步不离地管束着自己,我们谁做不到所谓的自律;

有人说,能够做明星的,意味着要失去自由和隐私,要面对全社会的毁谤与嘲弄,而面不改色……然而,做一个普通人,就真的有自由和隐私吗?自由,是不是那个诗和远方的世界,但纵然你住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地方,也免不了关心粮食和蔬菜;隐私,如果我们有隐私,那么,为什么我们每一个人的电话,邮箱,qq,微信这些信息,都能被保险推销,房产中介,猎头顾问所知晓,也许我们还可以自欺欺人地说我们的隐私比明星多,结婚生子不会暴露在聚光灯下,然而,那只是别人,不需要。

至于你感觉到所有人都在骂你,那也是因为所有人都在关注你啊,比这更加可怕的是无人问津,这个,所有的明星和公众人物都懂,只是沾沾自喜的路人,不明白。

我,和很多人一样,不是不够努力,也不是不够坚强,更不是没有天赋,我和明星之间,差的,只是一个选择。

我太听话了,不够叛逆。

或者说,叛逆得不够。

(二)

我曾自诩是一个叛逆的人。

在遥远的学生时代,我就是一个不合群的人。

一天到晚,喜欢独来独往,喜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也曾因为成绩优秀而目中无人,对,就是目中无人,在我中学的一篇作文里面,用过“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来形容我的同学。

对待老师,很多时候,也只是表面上的尊敬,甚至,拒绝过老师分配我当班干部和推荐学生会成员的请求。

我的文章,在那时一片歌功颂德之音中,逆潮流而动,言辞犀利,字字如刀。

可,很多年后,我才知道,在父母长辈,在亲戚朋友,在同学同事,在很多人眼中,我,居然是一个老实的乖孩子。

他们告诉我,

我从小到大,一直成绩优异。

我没有缺席任何一次课堂,没有迟交任何一次作业,没有晚自习逃学打游戏,没有上课玩手机,青春期时代,对异性同学敬而远之……

我小学时,市里组织儿童合唱团,分配到我所在的学校,所在的班级,一个班,只有两个名额,一男一女,本来我是唯一的男生名额,可是,这个要征求家长的意见,父母当时说了什么,我已经不记得了,但我却是将这个名额拱手让人。

我中学时,我想学习文科,我认为,这样我的文字功底和记忆能力,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更重要的是,我当时特别想报名新概念作文大赛,我不比韩寒和郭敬明差多少,可只两句话,就彻底否定了我的想法。

你理科又不是不行,为什么要学文科?

你学文科,学的再好,进入社会,也不如人家学理科的好找工作。

既然家长和老师都这么说,我就真的相信了。

学文科的人,一定是学理科学不好的。

科举都废除了一两百年了,为什么还要学文科?

我大清文科好,被八国联军吊打,最后割地赔款亡了国。

西方国家理科强,所以开启了大航海时代。

当然,还有一个更加现实的例子,我们的语文老师,是北大中文系的硕士,可最后的结果又怎么样呢,还不是乖乖地到中学来给我们当老师。

所以,我只有学理科,才有继续骄傲放纵的资本。

好在,一路平安。

高中,

纵然在理科实验班,我也长期前十;

过半三甲,高考发挥失常,也能顺利进入211;

专业没有选择正确,考研也不理想,却在出校园之后,最终转型成功;

成为了一名一边烂着大街,一边市场需求永远不足的程序员。

很多人说,你现在算不错了,要知道,月薪过万的工薪阶层,只有百分之十不到,这也就是说,你打败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

那么,我应该骄傲吗?

我高考那会,打败了多少人来着?现在那些人,还败着吗?有后来居上的吗?

我无从得知,但我高考之前,就从清华的保送生的名单里面,看到了当年代替我去参加市合唱团的同学的名字,他那个时候的成绩,及格边缘。

是同名的吧,也许。

(三)

程序员算是一个好的职业吗?

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行内的我们都很犹豫,因为一方面,从收入上来说,此行当的确还算不错,平均收入在各行各业中,排行千年老二,仅次于金融,但金融的高收益,却是伴随着高风险的,而IT……

其实,风险也很高。

很多人说,演员是吃青春饭的,还有很多人说,运动员是吃青春饭的,然而,不知道什么时候,程序员,也成为青春饭碗了。

互联网泡沫浪潮过后,一些公司纷纷或明或暗地打出标语,我们不要35岁以上的员工,40岁以上的员工,不在管理岗位的不续签,45岁以上的员工,就应该是退休的年纪。

一时间,风声鹤唳,人人自危。

毕竟,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人生在世,谁也免不过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你回头望着后辈奋勇向前,奋起直追——这很可怕。

似乎,还没有老,就意味着没有用了。

可想一想,这似乎并非是一种正常的状态,虽说年老不以筋骨为能,但年长者,丰富的阅历和经验,也是年轻人,所没有的。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仔细去翻翻一些大公司的创业史,不难发现充斥其中的两个字,狼性。

现在的上位者,无论公司大小,似乎都很提倡这两个字,特别是当一些成功的案例,出现之后,更是被一种创业领导者奉为圭臬。

我不是一个管理者,也从没有做过管理者,但对于狼性这个词的定义,我还是了解的。

它,意味着对工作的态度,鞠躬尽瘁;

它,意味着对事业的追求,孜孜不倦;

它,意味着对团队的奉献,舍生取义;

它,更意味着对人生的勇气,奋斗拼搏。

其实,狼性这个词,虽然出现的较晚,但他的意义,却很早就出现了。

其核心就在于,团队。

中国自古以来,就不提倡孤胆英雄的,即使是在理想化的文学作品里,这样的人物,下场也通常是不美妙的,如三国里的吕布,诸葛,一个惨死白门楼,一个星落五丈原,西游里的孙悟空,曾经轰轰烈烈,却不得不被体制同化……

当然,团队没有错,团队和人的关系,应该是团队让人进步,人促进团队的发展,这也是狼性本来的意义。

可现在,人们对于狼性似乎理解过偏了。

我不记得,当年是谁提出,要在企业,要在公司里面,做一颗螺丝钉的,但是,职场多年我只能说,说出这话的人,就是一个混帐。

比996是福报这种还要混帐。

无论如何粉饰,如何遮掩,你都不得不承认,螺丝钉,就是一颗螺丝钉,虽然在西方寓言里,缺了一颗螺丝钉,可能导致亡国,但只要没有亡国,那就是一颗没有大用的螺丝钉。

不仅仅随时可以被其他的钉子替代,还需要随时防止自己被生锈。

于是,蓦然间恍然大悟。

狼性,原来根本就不是什么好词。

群狼,固然无往不利,可狼群,会随时丢弃掉受伤的同伴,老弱的族人,毫不留情,而一只狼,却什么也不是,不要说与虎豹相搏,就连东郭先生这样的人,也能套在麻袋里面,扛回去炖了。

很多职场的推文里面,都强调了一个观点,那就是不要把平台的光环,当成自己的能力,可这又是谁的错呢,那些平台的掌握者,不正做着这样一件事吗?

用繁琐和熟练养废了你,然后再一脚踢开你。

网易绝对不是唯一的一个,更不是第一个或者最后一个,它只是将所谓的狼性,发挥得更加彻底一点而已,把老弱的狼踢出族群,任其自生自灭的时候,连最后一块肉都不分给它。

做老板的,五行里面,从来就不缺石头,有的,甚至心里也结石了。

(四)

那么,明星算是一个好职业吗?

从过往而言,这几乎是确定,一定以及肯定的,否则,为何那么多人,为了上头条,争流量,蹭热度,前赴后继。

但最近几年,情况却有了变化。

不知道对不对,但在我看来,事情是从湖南卫视的一众节目主持人,曝光其体检单开始的,其中不乏何炅,汪涵之类的大牌,那时,真的是举国默哀啊,原来,做明星和公众人物,真的有那么苦,那么累,他们真的是用生命在拼啊。

然后,几乎所有的明星,在综艺里,镜头前,或者在花絮部分,都会有意无意地提到自己,工作有多幸苦,拍戏有多累,承受了多大的压力……

其实,这些本来如同祥林嫂的絮叨,说多了并不会博人同情,反而会惹人厌烦,然而,他们是明星,是自带脑残粉群体的,而他们背后的公司,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操控媒体舆论的导向,所以,他们也同样获得了不少的点赞。

毕竟,智者从来都是少数。

这个,直到科比那个凌晨四点的洛杉矶,终于达到了顶峰,而这个时候,哈登,刚刚从夜店休斯顿的里面出来,微软,谷歌的程序员,也刚刚从硅谷里面出来。

不过,他们是幸运的,至少他们能在硅谷买得起房,而在大洋彼岸的那些同行,也许穷尽一生之际,也无法在北上广深获得属于自己的宅子。

不知道什么时候,鸡汤开始不再流行。

各路舆论转而给普通人泼冷水,尤以自媒体居多,导向从劝人成功,到努力不一定成功,最后就变成了不要有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

所有的明星网红,创业精英,那成功之路,恨不得比唐僧师徒一路西行打怪练习还要艰辛,比明太祖从叫花逆袭成皇帝还要困难——总而言之,就一句话,凡人就不要想了。

所以,最近几年,大家一定听过看过这样类似的话:你只看到了他们台上的风光,但你不明白他们背后为了这一刻付出了多少。

事实上,这句话是毫无意义的,因为这句话也可以反过来说,你只看到了他们背后为这一刻付出了很多,但台上的这一刻,这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因为,成功无价。

也许,这个还不能说明问题,那么,晚景凄凉的奥运冠军,便时时被拿出来作伐;那些转业的明星,如昔日TVB的江华,便成为娱乐圈为洪水猛兽的代表。

但恕我直言,纵然明星网红的职业生涯短,也不能算是什么缺点,因为它短归短,但一个人气主持人的年薪,一个流量小生的一季片酬,是千万。

千万,即使是这个通货膨胀的时代,也是很多人终其一生,也无法企及的高度。

只是终于,在这几天,随着演员高以翔的去世,这种危言达到了巅峰。

各路明星,纷纷出来站台控诉。

今日你被欺压,明天他得抑郁,后天所有人被潜规则。

最终,“女王大人”张雨绮得出了一个结论,娱乐圈明星是一个高危行业。

高危行业,你让那些消防队员,边防官兵,情何以堪啊,你又让那些享受着996福报的打工一族如何自处。

大家莫不是忘了前几年,中兴高管楼顶的悠然一跃。

~~~~~~~~~~~~~~~~~~~~~

或许,这样说对逝者不敬,但,你赚的就是这个钱啊。

(终)

我是一个程序员。

一个比较懂技术,但很怂的程序员。

正如我当年没有勇气做学习之外的事情,我现在的生活里面,除了工作,也只能更好的工作。

我以为当年的转行,已经是借了梁静茹的东风,可后来,我从腾讯视频里面,认识一个内蒙古走出来的,说脱口秀的骚年,叫李诞。

再后来,我知道了,这个叫其貌不扬的人手下,有两个很优秀的演员,一个叫庞博,另一个叫呼兰,他们都是程序员的出身。

如果他们继续做程序员,也许也能成为很优秀的程序员吧,或者一部之长,但庞博一定不能成为xx之王,而呼兰,一定没有机会去参加阿里的云栖大会。

我没有那种力量。

但我常怀梦想。

梦想一定要有,实现不了又怎么样呢?

网址:2019回眸:你的拼命和明星相比,一钱不值 https://mxgxt.com/news/view/784068

相关内容

迪丽热巴:回眸间宿命的轨迹,演艺圈的璀璨星辰
不是你的命值钱,而是我的医术值钱
回眸2019文化
从耍大牌到拼命赚钱,明星们的真实挣扎与改变
文咏珊上嫁不被人羡慕,仍需拼命赚钱,吴启楠学施伯雄给情绪价值
刘宇白衣少年,干净清澈,这一回眸宿命感的谁懂!
2019年赚钱最多女明星排行榜,杨紫排第一,迪丽热巴没进前三!
唱出了凝眸中的宿命感,谁能比玉溪更懂得如何演绎这首歌的宿命感呢?
初见你回眸一笑,心中漾起涟漪
有一种“美”叫女星年轻照,如今看全是高颜值,回眸都让人心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