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讨论一个汉字,明亮的明。关于这个明亮的明,我们通常的解释,就是一个太阳加一个月亮,摆在一起会更明亮,所以叫明。
这个解释是否正确呢?从汉字的发展历程当中来看,从语言的发音来看,这样解释似乎有些牵强。虽然我们说日+月表示“明”,这种叫会意,是领会这样造的字的意思。一个太阳再加一个月亮,自然表示很明了。问题是这么解释对吗?
我们对汉字“明”的解释,或许是有问题的。先看一下古代“明”字的写法:
甲骨文
金文
这些组合里,没有太阳的影子啊。再看看下图中日”的相关古文:
所以说,就从字形上讲,对于“明”字,传统解释错误的可能性很大。
另外,从方言来看,我老家方言里的“月亮”不是“月亮”,而是“月明”,也有些地方读为“夜明”。这是与“明”字的发音相关的。明亮的明,古字写法,一边儿应该表示晚上,另一边表示光芒相关、与发音相关。这算是一种解释吧。
这样的解释你能接受吗?是否正确?本短文抛砖引玉,欢迎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