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与阿里、万达“三角恋”大解析
2月12日,苏宁易购董事长张近东在新春团拜会上宣布,苏宁易购正式收购万达百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达百货”)下属全部37家百货门店,以期构建线上线下到店到手全场景的百货零售业态,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数字化、场景化购物体验。
据未经确认的消息显示:本次收购耗资80亿人民币左右。
早在2015年,苏宁集团与阿里巴巴展开战略合作关系。苏宁的境外子公司,耗资21.46亿美元收购了阿里增发的2632万股股票。但是从2017年底开始,苏宁开始售出阿里股票,到2018年12月底,全部沽清。双方关系是否会从合作转为竞争,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而此时收购万达百货无疑会成为一个关键举措。
苏宁与万达的纠葛也起始于2015年,当时双方签署连锁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到如今也算完成了一个小目标。
回溯苏宁“十年发展战略”
自从2015年,苏宁与阿里达成战略合作后,苏宁的大手笔就层出不穷,但大多都有据可循。
不缺钱、不缺愿景的苏宁,此次收购万达百货,或许可以追溯到2011年张近东提出的“科技转型、智慧服务”十年发展战略。
在1999年苏宁错失电商时代先机,并经历后续几次杀气腾腾的电商大战后,2011年张近东坚定的认为:“未来的零售企业,一定是要线上线下完美融合的O2O模式”。
而在苏宁的十年发展战略思想中,对未来的思路也很明确:零售的最终指向还是用户,落脚点还是场景服务。纯线下店必然存在品类不足、空间限制的缺陷,而纯电商平台商品性能又不能全面体现,也不能满足消费者立体购物体验需求,零售的未来,势必要尽力弥补二者的缺陷。
苏宁易购方面对此次收购就明确表示,这是其2019全场景零售布局的重要落子,“苏宁一直致力于构建全场景智慧零售生态系统,实现从线上到线下,从城市到乡镇的全覆盖,为用户搭起随时可见、随时可触的智慧零售场景,满足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服务的需求。而此次收购万达百货,毫无疑问在快速锁定优质线下场景资源的同时,进一步推进商品供应链变革,更能够为上市公司带来收益增厚”。
四国混战,有没有长久的恋情?
在阿里成为苏宁易购的二股东后,苏宁不仅在业务上获得阿里系的支持,当然还收获了价值数百亿元的阿里巴巴股票。或许选择与“新零售号召者”的阿里加深合作,可以更便捷的实现其在新零售领域的企图。
但现实看来,新零售的推进运动中,更多的呈现出诸侯割据的状态。
阿里以年均至少超过200亿元投资线下,其新零售版图中银泰、苏宁、三江、百联、天猫小店、盒马鲜生等业态不断集结。
腾讯新零售则亮出了小程序、企业微信等7大零售数字化工具。家乐福中国、万达商业、永辉超市,然后是步步高和拥有5500多家门店的海澜之家,先后纳入其版图。
苏宁则有自己的大开发战略的目标,通过“租、建、并、购、联”的模式,协同万达、恒大等“老朋友”,抢夺线下场景。2018年苏宁新开店目标5000家,三年实现15000家店,2020年总店数达到20000多家,商业综合体2000多万平方。
京东也根据自己的节奏在做推进。京东通过消费者、场景、供应链、营销四个角度布局京东之家、京东智慧门店,当然也有沃尔玛、永辉超市等旗舰盟友。
4家谁能屈就于谁?彼此合作是否经得起时间考验?
割肉求存的联姻,不如寻找自己的真爱
苏宁对“租、建、并、购、联”模式的钟爱,必然需要大批量的资金。
但据此前的财务数据显示,2014-2017年,苏宁易购的扣非净利润一直处于亏损之中,前3年的亏损额度都在10亿元以上,到2017年才大幅减亏。当然这都是在构建新零售版图的过程中,亏损是必然的。
而在2018年,苏宁公司净利润为127.88亿元-132.09亿元,同比增长203.56%-213.56%,较2018年三季报中预计的75.83亿元-80.04亿元高出不少。这其中,虽然有108亿来自减持阿里巴巴的股票获利,但不可否认苏宁的新零售版图开始盈利了,哪怕盈利规模并不大。
经历3年恋情的阿里,在2018年完成了其现金奶牛的使命,但此时的苏宁仍有2条后路需要寻找:
1是新零售的最后一块版图:重构百货
2是另一个金钱奶妈
而这两点恰恰万达完美契合。
首先重构百货
有人说:西尔斯刚逝去不久,百货已死。
的确传统百货时代一去不复返毋庸置疑,但百货的消亡不是来自于互联网的冲击,而是自身不能适应时代发展。
要解决问题,必须从百货本质去寻找问题,百货作为传统零售其本质是人-场-货三者的关系,原来的零售是在某一实体场景下人去找货的逻辑,电商B2C的崛起实现了人-货-场的三者变化,场景可以是物理场景也可以是虚拟场景,变成了货去找人。
百货公司变得越来越不诱人了,从外部环境看消费渠道产生了变化,从内部自身发展来看百货经营模式上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并没有过多的创新。
未来的百货会更加注重业态多元化发展、线上线下联动、核心品类的威力、数据精准“画像等等。
而智慧零售是苏宁的核心战略,通过牵手万达等企业,能够将苏宁的零售理念加速落地。万达百货虽然业务上走下坡路,但其所处的位置均为城市核心地段,这对于拥有智慧零售管理运营能力的苏宁来说,有望能把其价值真正发挥出来。(万达百货在全国的37家门店大都位于一二线城市的CBD或市中心区域,会员数量超400万人。)
苏宁方面还表示,此次收购万达百货将成为其全场景零售能力全面输出的新案例。苏宁将通过输出智慧零售cpu能力,突破传统百货概念,从数字化和体验两方面改造供应链,打造全新的百货核心竞争力,补强百货这一重要拼图,进一步完善全场景、全品类布局。
同时,此次收购也是苏宁业态融合创新的全新探索。过去数年,苏宁不断创新业态场景,打造全场景的零售生活方式体验,推出了“苏宁极物”“苏鲜生”“苏宁小店”“苏宁零售云”等业态,品类从家电、3c逐步拓展至超市快消、母婴、家居等领域。根据规划,苏宁将把原有的丰富业态以及背后的八大产业资源与百货进行模块化对接,创造出更多更创新的业态,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体验。
其次寻找新的现金奶牛
万达集团近年来的产业调整,除了在降杠杆外,更多的是在轻资产转型,去地产化,其目的就是推动万达核心资产万达商管A股上市。
而在2018年1月份,腾讯联合苏宁、京东、融创与万达商业签订战略投资协议,计划投资约340亿元人民币,收购万达商业香港H股退市时引入的投资人持有的约14%股份。其中,苏宁云商计划出资95亿元人民币或等值港币购买万达商业约3.91%股份。
作为投资方,如果万达商管能按协议上市,苏宁大概率寻找到接替的金钱奶妈。
其实在新零售时代,以万达百货为代表的传统百货业态,早已经不再适应消费市场的发展,要么转型发展,要么尽快出手,要么倒闭关门。
而单体百货零售转向多元化购物中心,既是消费者体验的需求,也是自身升级的有效路径。此外,将单纯的购物行为与文化、互联网联系在一起,也不失为是一种提升吸引力的手段。
至于苏宁与阿里、万达的“三角恋”,不都是各取所需嘛!谁好,我爱谁!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千寻专栏立场。转载请注明本文原创作者姓名,并附上本文出处(千寻专栏)。未按照规范转载者,千寻专栏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财经号声明: 本文由入驻中金在线财经号平台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金在线立场。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同时提醒网友提高风险意识,请勿私下汇款给自媒体作者,避免造成金钱损失,风险自负。如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及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
网址:苏宁与阿里、万达“三角恋”大解析 https://mxgxt.com/news/view/773794
相关内容
苏宁到底为谁停牌?联姻者是阿里还是“百度+万达”?苏宁卖身阿里被辟谣!阿里不会接盘苏宁的两个原因
苏宁818解析:新节点、新常态、新引擎
继牵手后亲上加亲?传苏宁与阿里将联手打造超级体育IP,成立合资公司与腾讯分庭抗礼?
崔阿扎与T佑情感纠葛:真爱无卑微?心理视角解析明星恋情
万达百货更名苏宁易购广场,线下百货+智慧零售=?
苏宁大危机 张近东低头
被张近东坑180亿后,马云、蔡崇信质押阿里股票,拯救苏宁易购?
阿里与皇家马德里传绯闻,从竞技角度分析,阿里适合皇马吗
《光与夜之恋》萧逸性格解析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