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间里睡觉,拔上万颗牙,“认字不多”的余华曾言:我的青春是由成千上万张开的嘴巴构成的,一本《活着》带你领略余华的顶级文笔

发布时间:2025-04-05 19:49

太平间里睡觉,拔上万颗牙,“认字不多”的余华曾言:我的青春是由成千上万张开的嘴巴构成的。

1960年,余华出生在浙江省杭州市。由于他的父母都是医生,所以从小他对医院环境非常熟悉。他家对面是一间太平间,每次上厕所都要经过那里。虽然听起来有些恐怖,但是那个时候的太平间非常干净和凉爽,所以余华经常跑到太平间去睡觉,度过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

1977年,余华参加了恢复后的第一次高考,可惜他没有考上,父母安排他当一名牙科医生。他在这份工作上干了五年,拔下了一万颗牙齿。然而,他对这份工作感到深深的厌烦。

余华曾在他的书中写道:“我的青春是由成千上万张开的嘴巴构成的,我不知道是喜是忧”。

后来他对县文化馆的工作产生兴趣,因为那里的人不用正常上班。这让余华十分羡慕,他觉得自己也可以胜任这样的工作。然而,进入文化馆成为了一个难题。最后,余华毅然决然地开始了写作。

余华没有任何写作的基础,于是他找来了《人民文学》杂志,看上面的标点符号怎么用。他只看了两页就说:“行了,我可以写了”。从那时起,他开始了自己的文学创作之路。

后来,评论家们赞扬余华的语言简练。余华说:“那是因为我认识的字不多,只能用简单的句子来表达我的思想。”他的可爱和诚实总是让人会心一笑。

1985年冬天,余华参加了《北京文学》的笔会,偶遇了著名文学评论家李陀。他把自己的新作《十八岁出门远行》交给李陀评判。李陀给了他高度的赞誉:“你已经走到了中国当代文学的最前列!”

李陀的话让余华坚定了写作的信心。他说:“李陀的这句话我一辈子忘不了,他的话让我之后的创作越来越大胆。”

1993年,余华辞职来到北京,和二婚妻子陈虹挤在一个只有9平米的出租屋里,凭借每月400元的稿费勉强维持生计。

当时,导演张艺谋找到了余华,表示想要改编他的《河边的错误》。余华拿出了自己刚刚出版的《活着》,说:“这是我新写的作品,你可以先看看再做决定。”

没想到,张艺谋第二天就看完了《活着》,回复道:“我要拍《活着》,我一夜没睡把它看完了,福贵身上顽强生存的精神就是中国人的精神!你写得真的太棒了”。

余华说:“我觉得我所有的创作,都在努力更接近真实。我的这个真实,并不是生活中那种真实。我觉得生活实际上是不真实的,生活是一种真假参半、鱼目混珠的事物。”

张艺谋直接将2万的改编费给了余华,而当时谈好的价钱是2.5万元。余华还担心导演会不会赖掉剩下的五千元,因此有好几天晚上他都没睡好,激动不已。

从那时起,余华再也不用为生计而担心,可以安心地开始文学创作。

让余华没有想到的是,《活着》在国内外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本书被翻译成了英文、法文、德文、俄文、意大利文、荷兰文、挪威文、韩文、日文等多种语言在国外出版。并且在1998年获得了意大利文学最高奖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

《活着》打破了当时纯文学的销售记录,在台湾畅销了二十多年,不断刷新着销售纪录;在美国出版十年后,依然能每年轻松售出4000册;在西班牙,第一年出版就加印了四次。《活着》在国内外获得了数十个大奖,至今已经销售超过2000万册,并且每年进一步增长速度超过300万册。

莫言曾评价余华:“他写的书虽然比我少一半,但是他的文学影响力比我大一半。所以作家要慢慢写,精心呕心地考虑后再写,不要轻易制造一些可发可不发的作品。”

余华并不是一个多产的作家,很显然,《活着》就是他精心打磨和认真思考的结晶。这本书代表了他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质问。书中的主人公福贵是一个败尽家业、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纨绔子弟。然而,即使面对这样的情况,福贵仍然顽强地活着。他的一生看似荒诞,却真实地展现出残酷的现实。

余华用冷静客观的文字审视这个曾经发生在祖国大地上的苦难故事,就像一把冰冷无情的手术刀,剖析着现实生活的真相。很多人说:“那些文字有种难以言表的残忍。”但是,我想说,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文字,才让身处其中的人们看清了生活的本质。活着,永远比死去更加幸运!

《活着》的阅读已经超越了国界,在美洲、欧洲、亚洲等地,人们都在读这本书。也许有些人会害怕,担心这样揭开生活真相是否合适。但是,想一想,我们每天都在经历着生活的种种挑战,难道不值得知道生活的真实面貌吗?

如果你经历过苦难的岁月,这本书将引发你对时代和个人的深入思考。而如果你还未体验到生活的辛酸与挫折,这本书将会将苦难视为生活的一份馈赠,赋予你对困境生活的希望和信心。#新春年货不打烊#

网址:太平间里睡觉,拔上万颗牙,“认字不多”的余华曾言:我的青春是由成千上万张开的嘴巴构成的,一本《活着》带你领略余华的顶级文笔 https://mxgxt.com/news/view/771108

相关内容

“网红”余华——作家圈里面的顶流段子手
余华靠着12万字的《活着》狂赚1500万,登上中国作家富豪榜,他笑称:我靠《活着》活着
从牙医到作家,余华的成功离不开这个女人
向这个余华打听另外一个余华
余秀华:我所有的爱里面,对文字的钟情经久不衰
写出《活着》的余华,怎么成了年轻人的“知心小狗”?
余华、莫言成为了年轻人心中的新“顶流”
余华:被文字耽误的搞笑达人,幽默与悲剧的绝妙交融!
他人的疼痛也是我的疼痛:余华35年杂文精选集重磅上市
华为余大嘴的成长历程带给我们的启示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