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衣哥”朱之文在山东小县城务农多年,平时喜欢吆喝着唱几句山歌解乏,村里人都说他嗓子好,有时还会请他在村里婚宴上献唱助兴。
但是朱之文从未想过依靠歌唱走出山沟沟,改变自己的命运。
直到有一天,朱之文外出打工,有个同乡劝他报名参加一个山东卫视举办的农民歌手大赛,于是朱之文心动了。
他想着自己平时唱歌,好歹也有些小名气,何不走一遭,看看自己的实力如何。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朱之文一开嗓,评委们都惊呆了。一个中年农民,不仅唱功了得,音域之宽广更是令人瞠目结舌,最后朱之文在这场比赛中脱颖而出。
当时正在电视机前观看比赛的歌唱艺术家于文华,起先以为朱之文是在作假,因为他乡村大叔的形象与惊人的唱功实在是不相符。
展开剩余 76 %
但听过朱之文的清唱后,于文华立刻意识到这是一块被埋没在土里的璞玉。
出身农村的她比任何人都明白,一个人的环境和条件能把天赋扼杀到什么程度。于是她主动联系上节目组,请他们向朱之文转达自己的联系方式。
后来,于文华特意赶到朱之文家乡山东单县,和朱之文当面交流。朱之文热情招待,带她参观了自家的菜园子和瓜棚。
认真商谈之后,于文华表示一定会全力帮助朱之文,让更多人听到他的歌声。
对于朱之文来说,这样的机遇简直如同天上掉馅饼。他在一个封建落后的小山沟长大,整日和土地打交道,谈不上什么文化素养。
村里看病靠巫医,娱乐活动就是打牌下棋,更没人重视什么艺术教育。朱之文对歌唱的热情只能在田野间吆喝发泄,从未想过靠它改变人生。
在于文华的悉心指导下,朱之文很快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的草根明星选秀节目《星光大道》。
他不仅获得专业的声乐培训,还是这个节目中唯一的“关系户”。最后,朱之文获得了第五名的好成绩,一时间声名鹊起,走红全国。
之后,他还在于文华的引荐下,登上多个央视晚会的舞台,与于文华合唱情歌,两人关系十分密切,让网友议论纷纷。
其实,于文华只是出于爱才。朱之文朴实纯真的个性和对歌唱的热情,与于文华年轻时如出一辙。
于文华也是从农村走出来的,但与朱之文不同,于文华的母亲特别重视教育,当她发现女儿有艺术的天赋,就把她送到一位亲戚家学习评剧。
在亲戚的悉心指点下,于文华从小就建立扎实的演唱基础。后来,于文华又有机会进入专业的艺术学校与音乐学院学习,打开了通往舞台的大门。
于文华知道,如果不是有老师、家人、朋友的帮助,自己也难逃一辈子种地的命运。
由衷的同情和怜悯驱使她不遗余力地帮助朱之文,为他争取在音乐界发展的机会。
于文华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弥补朱之文在年轻时错过的锻炼与学习,让后半生的路走得顺遂平坦。
结语
于文华选择伸出援手,让朱之文在歌唱道路上大放异彩,完全是出于对他的同情,以及两人相似经历的惺惺相惜。
但她的良苦用心却引来外界各种议论,甚至猜测两人关系暧昧。这些传言纯属臆想,丝毫站不住脚,实在令人感到无奈和唏嘘。
我们不应轻易对他人的善意加以揣测,而应该学会欣赏于文华那种无私奉献的美德。
-END-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