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关于流量明星的话题就一直有很高的讨论度,流量明星的热度和受追捧程度已经高到匪夷所思的地步,且都拥有非常庞大的粉丝群体,然而大部分的流量明星都有相同的问题,就是没有拿得出手的代表作,或者作品不出圈,以致“流量明星”这个标签慢慢变成了一个贬义词,不少人一听到都会产生不自觉的抗拒心理。作为圈内出了名说话大胆的金星,在最新一期《火星情报局》中就谈到了这个问题,还直接拿范丞丞举例进行吐槽。
节目中,因为杨迪和刘维起头聊起“综艺咖”的话题,所以金星就对此发表自己的意见,认为做综艺节目不容易,但是要做出有自己的标签性的代表作。接着话题就延伸到了现在的年轻艺人身上,金星借此机会给这些流量明星一个忠告,劝他们要赶紧给自己找个主科,要么好好唱一首歌出来,要么在演戏方面有代表作,要么跳舞出众,总之一定要有某方面突出的才能,而不是只靠流量包装。
本以为金星只是用泛指的方式抨击一下行业乱象,没想到她还真的点名吐槽,而范丞丞就是这位被拿来当例子的倒霉蛋。金星在节目里面就直接吐槽自己想要回忆范丞丞有什么作品,结果一个都找不出来。这样大胆的言论自然引起全场的喧哗,众嘉宾都不敢搭腔,能用拍桌子的方式回应,汪涵赶紧转移话题圆场,而节目后期也打上了“此言论不代表节目组观点”的字样,可见大家对于流量明星及其背后的粉丝有多忌惮。
节目播出后,范丞丞的粉丝都开始在网上维护偶像,庆幸的是没有太多过激言论,只是罗列出一些范丞丞参加过的节目以及几部待播剧,以此来表示范丞丞并非没有作品,并强调范丞丞还是新人,请大家给他时间成长。
然而这正是金星所讲的问题,所谓的“没作品”并不是指真的没拍过戏没唱过歌,而是说之前的那些作品都不成功,除了粉丝之外没人知道,同时作为一位成长期的新人,其流量又与交出来的成绩完全不匹配,所以才会被人吐槽。至于那些待播剧,更不值得拿出来讲,就好比还没考试就先拿奖学金,被别人指出不合规矩时跟人家说我还有两科没考,可以期待那两科的成绩一样。
范丞丞不是一个特例,也不是最典型的例子,像这类的流量明星现今有很多,可惜的是大部分流量明星走红的时间都非常短,甚至有些几个月就过气了。而那些能够存活下来的流量明星,无一不是靠着某方面的特长成功转型,成为被大众认可的实力派艺人。“流量”不是一个贬义词,先有流量后有作品其实也是在提前享受流量的红利,所需要承担的代价则给人一种“德不配位”的感觉,至于能否摆脱这种尴尬的窘境,名正言顺地让这些流量属于自己,关键还要看何时拿出有力的作品。如果只是单纯靠年轻靠颜值,在公司的包装下满足于眼前的一点流量,那么没两年就会被淘汰掉。金星拿范丞丞举例,至少说明了她承认范丞丞的流量,也注意到这位年轻艺人,说明在一众流量明星中,范丞丞还是属于比较值得关注的一位。
无独有偶,类似这样的话在近期热播的《演员请就位2》中,尔冬升导演也跟一位流量明星陈宥维说过。当时陈宥维表演得很糟糕,被众位导演提出批评,其中尔冬升讲得最严厉,直言陈宥维靠样子是没有用的,即使回到男团去,等年纪大了或者有新恋情了,女粉丝就会立刻脱粉找别的偶像。这些前辈都是过来人,见过娱乐圈十几二十年的变化,接触过的流量明星也不少,知道作品才是他们唯一的出路,因为单靠颜值和资本包装来吸粉,粉丝粘度肯定是极低的,自身的可替代性也很强,很容易就被资本放弃,毕竟这个时代想找实力派艺人比较难,想找帅哥美女却是易如反掌。
个人认为流量明星不应该是贬义词,但明星一旦有了流量之后一定要有相应的作品跟上,而且不能只满足于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有粉丝内销就够了,关键还是要出圈。粉丝们也不要总拿“新人”、“努力”、“进步”这样的借口来维护偶像,作为普通路人,关注的只是最终的作品呈现,大家是没有义务等待这些流量明星的成长,更没有耐性看着他们一边享受这高流量一边输出着烂作品。谁能更快出圈,更早转型,才是证明自己最有实力的唯一途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