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还有赵政之名?秦国王室与赵国王室同宗同源的说法靠不靠谱

发布时间:2025-04-03 19:45

秦始皇的姓氏,众人皆知为嬴,单名一个政字,后世之人大多习惯称呼秦始皇为嬴政。

然而,当我们翻开厚重的史料,便会发现一个颇为有趣的现象:很多时候,秦始皇竟被称为赵政。例如,《史记·楚世家》中有这样的记载:“十六年,秦庄襄王卒,秦王赵政立。”再看《史记·秦始皇本纪》也明确写道:“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及生,名为政,姓赵氏。”

这一现象的出现,实则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在汉朝之前,姓氏尚未合流,有着独特的称呼规则。

彼时,在称呼男性时,通常会使用他的氏,而非姓;而称呼女性,则恰恰相反,使用姓而不是氏。

追根溯源,姓起源于母系社会,它承载着重要的血缘关系信息,其主要作用是区分不同的家族,从而避免近亲之间的婚姻,以保证后代的健康繁衍。

而氏则源于父系社会,随着家族不断发展壮大,人口日益繁多,氏的作用便凸显出来,它不仅可以用于区分本家族内部不同分支的人员,更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彰显着家族成员在社会中的层次与角色。

就秦始皇的家族而言,存在着两种说法,一说为嬴姓秦氏,另一说为嬴姓赵氏,而《史记》采用了嬴姓赵氏的说法,故而按照汉朝以前的称呼习惯,将秦始皇称为赵政。

说到这里,熟悉战国时代历史的朋友可能会产生一个疑问:赵国的王室同样是嬴姓赵氏,那么秦国王室和赵国王室是否是一家人呢?

秦始皇

答案是确凿无疑的,秦国王室与赵国王室确实源自同一个家族。

回溯到夏朝末年,这个家族便已踏上历史的壮阔舞台。

其始祖名为赢费昌,因毅然追随商汤征讨夏桀,立下赫赫战功,从而跻身贵族之列。

在商朝存续期间,赢姓家族宛如春日蓬勃生长的树苗,繁衍速度惊人,影响力也如涟漪般不断扩散。

他们不仅成功跻身最为顶级的贵族阶层,更是凭借自身的发展与壮大,促使赢姓荣登我们汉族的“上古八大姓”之一,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时光流转至商朝末年,赢姓家族诞生了一对举足轻重的亲兄弟,兄长名为恶来,弟弟则是季胜。

其中,恶来正是秦国王室的直系祖先,而季胜则开启了赵国王室的血脉传承。

当周武王振臂一呼,起兵讨伐商纣王之际,年长一些的恶来已然在商朝朝廷担任官职。

商纣王下令命他迎击周军,恶来在那场激烈的战斗中,奋勇拼杀,最终战死沙场,为商王朝尽忠到底。

周朝实现天下一统之后,由于恶来曾与周军激烈对抗,他的后代子孙自然难以逃脱惩罚,命运的轨迹开始向下滑落。

而季胜,因在牧野之战时年纪尚小,并未参与与周军的敌对行动,所以未被周朝特别针对。不仅如此,他后来还在周朝谋得了官职,命运的天平开始向他倾斜。

就这样,恶来的后人在时代的浪潮中不断走下坡路,处境愈发艰难。

而季胜的后人则一路扶摇直上,不断走向繁荣昌盛。

为了在艰难的世道中生存下去,恶来的后人无奈之下,只能选择依附于季胜的后人,在其庇护下谋求发展。

恶来

造父

时光流转至周穆王统治的时期,赢姓家族迎来了一次堪称惊艳的华丽翻身。

彼时,季胜的后裔造父,担任着周穆王的御驾车夫。

在周穆王所处的时代,周朝民间广泛流传着关于西王母的神话传说。

传说中,西王母拥有倾国倾城的美貌,这让周穆王心生强烈的好奇与向往,无比渴望能亲眼目睹这位绝世佳人的风姿。

哪怕心中也清楚这或许只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传说,但周穆王内心的那份好奇与憧憬,还是驱使他决定踏上这趟充满未知的寻美之旅,想着万一能成真呢。

于是,周穆王毅然开启了寻找西王母的漫漫征途。

而造父,这位忠诚的御者,全程一丝不苟地为周穆王驾驭马车。

尽管他心里明白周穆王的这一举动近乎胡闹,可他却没有丝毫的怨言与不满,只是默默陪伴着周穆王,翻山越岭,走遍天涯海角。

周穆王这一寻觅,便是漫长的时光。

由于他久久未归,周朝的朝政渐渐陷入松弛与混乱的状态。

诸侯徐偃王敏锐地察觉到朝野上下反对周穆王的声音日益高涨,便错误地以为这是夺取周朝天下的绝佳时机,于是悍然起兵谋反。

一时间,徐偃王的叛军势如破竹,锐不可当。

当周穆王得知徐偃王谋反,且叛军即将兵临镐京时,内心焦急万分,如热锅上的蚂蚁。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危急关头,造父凭借其高超绝伦的驾驭技术,在极短的时间内,风驰电掣般带着周穆王赶回了镐京。

这突然的回师,让徐偃王的叛军猝不及防。

成功平息徐偃王之乱后,周穆王对造父的功劳铭记于心,感恩不已。

鉴于造父的功劳实在是巨大无比,周穆王便将赵地分封给了他。

自此,造父的后人便以赵为氏,这便是赫赫有名的嬴姓赵氏的起源。

周穆王

秦非子

恶来的后裔,长久以来一直依傍着季胜的后裔。

所以,当季胜的后裔以赵为氏之际,恶来的后裔也随之以赵为氏。

然而,季胜的后代乃是赵氏的嫡系正统,恶来的后代仅为旁支一脉。

时光匆匆,很快便来到了周孝王在位之时。

在恶来的后人当中,有一位名为非子的,此人在养马方面技艺精湛,声名远扬。

周孝王听闻后,不禁心生好奇,亲自召见了非子,就养马的诸多事宜,向他抛出一连串的问题。

面对周孝王的问询,非子应答如流,条理清晰,且在大王面前,毫无怯懦之态,举止从容大方。

周孝王见状,内心十分满意,当下便决定让非子负责为周王室养马。

在为周王室养马的这段日子里,非子兢兢业业,尽心尽力。

他精心照料每一匹马,使得周王室的马匹皆长得高大健壮、俊美非凡。

这些优良的马匹被投入到军备之中,极大地增强了周王室的军事实力。

周孝王对非子所做出的贡献深感欣慰,为表嘉奖,遂将秦地册封给了非子。

尽管秦国王室并未做出官方声明,表明他们以秦为氏,但不少人持有这样的观点:嬴姓赵氏的诞生,源于造父受封于赵地;依此逻辑,非子既被封在秦地,那么他的后代理应是嬴姓秦氏。这便是秦始皇家族被认为是嬴姓秦氏这一说法的来历。

无论怎样,从这一刻起,恶来的后裔终于时来运转。

他们无需再继续依附于季胜的后裔,开始走上了属于自己的独立发展之路。

平王东迁

彼时,恶来的后裔与季胜的后裔,各自都拥有一块封地,在地位上相差无几。

时间推移至周幽王统治时期,风云突变,犬戎对大周王朝悍然发起进攻。

更糟糕的是,犬戎得到了申侯的协助,里应外合之下,周幽王的军队一败涂地。

周幽王死后,继位的周平王为了稳定动荡的局势,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将都城从镐京迁往洛邑。

在此关键时刻,秦的君主秦襄公展现出了非凡的决断力,他果断派兵全力协助周平王迁都。

这份及时且有力的支持,周平王铭记于心。

迁都之事尘埃落定后,周平王为了表达对秦襄公的感激与认可,正式承认秦襄公的诸侯地位。

反观造父的后裔,此时依旧只是晋国的卿大夫,在晋国的体制下施展拳脚。

岁月流转,直至后来发生了著名的三家分晋事件,赵氏联合韩、魏两家瓜分了晋国,赵国才得以以独立诸侯的身份,堂堂正正地登上历史的大舞台。

从那以后,赵国与它的远房亲戚秦国,在历史的长河中开始了一段漫长而又充满戏剧性的相爱相杀之旅,他们的故事交织在一起,共同谱写了春秋战国时期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

(全文完)

网址:秦始皇还有赵政之名?秦国王室与赵国王室同宗同源的说法靠不靠谱 https://mxgxt.com/news/view/762914

相关内容

秦始皇和赵国是什么关系?秦赵两国之间有何渊源?为什么称嬴政?
秦国、赵国的王室都是赢姓,两国宗室之间是什么关系?
秦朝是赢姓赵氏,赵国是同宗,为何秦朝国君我们叫姓(赢政),而赵国的叫氏(赵雍)?
秦始皇的姓氏:赵政与嬴政的辨析
赵国和秦国打了数百年,两国王室居然是兄弟关系!
秦赵真的同宗吗? 秦国君承认吗?
秦始皇也姓赵,看看赵姓辉煌历史
秦国和赵国都是嬴姓赵氏,两国同宗同源,为何最终演变成世仇?
“赢政”or“赵政”,究竟秦始皇到底姓什么?
秦国与赵国究竟是什么关系?他们是同一个祖宗吗?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