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庆油田打出“工程技术迭代+管理模式进化”组合拳
推荐理由
工程技术的创新突破,对探索油气开发潜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报联合《长庆石油报》,以长庆油田井筒工程创新实践为蓝本,揭示了“工程技术迭代+管理模式进化”的创新逻辑——当科技创新与地质工程深度融合时,传统能源的开发正从“规模+速度”转向“智能精准+绿色集约”的新范式。
从戈壁深处的钻机轰鸣到指挥中心的数字跃动,长庆油田用“金刚钻”揽下效益与环保的“瓷器活”。这场硬核变革证明:传统产业的突围之路,永远在技术创新与生态发展的交汇处延伸。
3月31日,长庆油田陇东区域西320井区的开发先导试验井坚持“极限钻井”理念,以日进尺1679米刷新了该区域油井二开首日进尺纪录。这是该油田开展井筒工程创新的实践样本。
作为油气田开发的“开路先锋”,井筒工程已从单纯的“凿孔通道”演变为融合地质工程一体化、数字化、绿色化的系统性工程,是决定油气资源能否“唤醒”、技术能否“落地”、环保能否“达标”的战略决胜点。
今年年初以来,长庆油田坚持管理与技术迭代创新、地质与工程一体融合,用一项项突破性工程技术交出了一份硬核成绩单,用技术创新的“金刚钻”揽下效益建产的“瓷器活”,为油气田高质量效益建产和绿色开发注入了强劲动力。
技术革新驱动 实现提速目标
“提升打井速度,降低钻井工程成本,才能将非常规油气效益建产的‘饭碗’端得更稳。”长庆油田钻井工程管理科负责人何旺表示。
自2月以来,长庆油田锚定年度钻井进尺任务和非常规油气钻井提速目标,统筹“产量任务与均衡生产、依法合规与协同共建、专业发展与市场运行”的关系,总结形成一套“钻机一体化管理+技术硬核突破”的组合拳,为非常规油气开发提供了可量化的“长庆方案”。
针对生产任务,长庆油田精准制定钻机一体化运行计划,科学推进业务指导和动态监管,全力保障钻机满负荷运行。截至目前,已启动钻机588部,正在钻井440口井,累计完成进尺280万米,同比增长18.2%。
为实现页岩油水平井打得更快、更多、更长、更优、更安全环保“5G”钻井目标,长庆油田强化一体化轨迹设计,配套高性能工具,持续优化钻井提速模板,水平段一趟钻比例不断提升,目前已达55.6%,平均钻井周期缩短至21.4天。
在重点领域钻井现场,长庆油田通过塌漏分治优化井身结构、全面应用强封堵防塌钻井液、强化“钻头+钻具+钻参”组合、多措并举提高固井质量等试验攻关,定型2.0版水平井钻井技术,将水平井平均钻井周期从88.4天缩短至28.8天,使钻井成本降低35%。
打通“地层经络” 催生“产量明星”
今年年初以来,长庆油田持续深化国内首个陆相页岩油水力压裂试验场理论研究,进一步摸清地下压裂裂缝扩展规律,明确后续大幅提高单井产量、EUR及采收率的潜力点,相当于给年产300万吨的长庆页岩油产能装上了“保险栓”。
瞄准“低孔、低渗、低丰度”油气藏储层改造世界级难题,长庆油田不断创新关键技术和主体工艺,采用以“多簇射孔密布缝+可溶球座硬封隔+暂堵分流软分簇”为核心的水平井密切割体积压裂技术,打通“地层经络”,让“石头缝里挤油”成为现实。
高质量效益建产一直是低渗油气田、非常规油气田开发的目标追求。长庆油田融合地震、钻井、录井、测井、固井、压裂等专业化力量,构建稳固高效的地质工程一体化管理模式,实施新建油气井“多产1吨油、多产1万立方米气”的两个“1”提产工程,用“地质+工程”组合拳唤醒沉睡的油气资源,让每口井都变成“高产明星”。截至目前,试验区累计钻井602口,油气层钻遇率达82%,同比提高3.8%。2023年以来,累计投产新井350口,单井初期日产量分别提产1.01吨和1.05万立方米。
在推进非常规重点领域水力压裂试验场建设过程中,长庆油田开展了永久分布式光纤等11项24井次的裂缝监测工作,进一步深化气藏地质特征、改造裂缝特征、生产动态特征的认识,为实现再造一个“苏里格”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硬核管理筑基 绿色科技赋能
近年来,长庆油田坚持“硬核管理+绿色科技”双轮驱动,打造高质量发展新模式。
在井筒质量管理提升专项行动中,长庆油田制定了《井筒工程质量管理实施细则》,形成了3个层次9个方面的质量管理制度,推行有目标、有重点、有控制、有检测、可追溯的“四有一可”标准。今年一季度,完钻井井身质量合格率达99.76%、固井质量合格率达100%。
为实现井筒工程的“减水—无水”开发目标,长庆油田组织开展了可回收压裂液体系、采出水直配干粉压裂液体系试验攻关,积极推行干掘法钻井、空气钻井等无水钻井技术。截至目前,采出水直配压裂液累计回用采出水5.2万立方米。
按照降碳增绿清洁建产工作要求,长庆油田在区域布局、供电保障、装备配套、生产组织、队伍建设等方面制定措施,统筹区域电网建设,全年部署“电代油”钻井995口,预计用电3.16亿千瓦时、减少碳排放7.5万吨。
“从‘打得更快’到‘绿色增产’,从‘精准挖潜’到‘智慧升级’,工程技术的创新应用和迭代升级,不仅提升了长庆油田的生产效率和开发效益,而且为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动能,跑出了更快的‘长庆速度’。”长庆油田工程技术部负责人阎荣辉说。(长庆石油报通讯员 陈俊杰 黄蓬刚 贾煦亮)
网址:长庆油田打出“工程技术迭代+管理模式进化”组合拳 https://mxgxt.com/news/view/762505
相关内容
大庆杏南油田储层精细描述技术的发展及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大庆石化设备维修中心DCS班组强管理育人才侧记
侏罗系油藏化学与微生物复合调驱技术研究
寻找西方管理模式在中国的生长点
自主设计制造!世界首创!我国深水油田智能开发模式取得新突破
代言人直播带货背后,万里目打出人货场“组合拳”
探寻“明星员工”管理新模式
浅议“互联网 ”时代下企业舆情管理
平湖油气田钻杆刺漏现象研究
在打太极拳过程中出现腰腿痛,是否与以前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