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与死神擦肩而过,更懂得活着的意义
政治家温斯顿·丘吉尔说,如果你深陷地狱之中,那就保持前行。
哲学家尼采说,不能杀死你的,都会使你更加强大。
心理学家李子勋说,有可能失去了部分健康,却得到完全的幸福和快乐。
每个从死亡中脱身的人,都有一种凤凰涅槃似的新生的感觉,她们什么名言也没说,但她们用生命诠释了以上全部。
2021粉红丝带乳腺癌防治运动,时尚健康对话三位乳腺癌患者,让我们一起来倾听她们的故事,感受女性的生命力与勇气...

才发现春天的美好
——
“我不抽烟不喝酒,饮食清淡,坚持锻炼,为什么还会得癌症?”这个问题曾经深深困扰着凯茗。
但后来它变成了:“我不抽烟不喝酒,饮食清淡,坚持锻炼。所以生病之后才能恢复得这么快,这么好。”一念之转,心魔就变成了救赎。

凯茗 37岁。瑜伽教练,乳腺癌术后3年。
手术之后地狱般的12天
2018年,凯茗查出了乳腺癌。手术之后回家的车上,她对老公说:“没事儿,手术做完就好了。”这话既为安慰对方,也是给自己打气。那一刻,她真的觉得:一天之内两次手术都挺过来了,后面还有什么能难倒我的?
但更严峻的考验很快就来了。回到家后的第一个晚上,凯茗就感觉噩梦开始了。因为手术后采用的是高压包扎,从腋窝到肚脐,她的上半身全部被纱布紧紧地缠了起来。“感觉纱布已经勒进胃里似的,我连一口粥都喝不下。”更可怕的是,没有一个姿势是舒服的:站着不行,坐着不行,躺着也不行,只能跪着喘口气,但时间久了跪着也不舒服。这种没有一刻能消停的状态,导致她连续八九天无法入睡。
有那么一些时刻,她真的觉得自己熬不下去了,哭着对老公说:“求求你帮我剪开纱布吧,我就算现在就死了,也想畅快地喘口气儿。”但他们都知道,打开纱布的后果是严重的,会导致不可逆的水肿。为了打消她的念头,老公甚至上网找了一些“恐怖图片”:“我看到那些因为水肿而变成血豆腐一样的乳房,彻底被吓傻了。”
凯茗用“地狱”来形容手术后到第一次复查前的那12天,但她也感激老公无微不至的照顾,成了她在暗夜里的一线光。每天晚上她被疼痛和憋气折腾得无法入睡时,老公都会陪她下楼遛弯儿。“也许是心里烦,到了楼下转不了几分钟,我又觉得还是回家好……似乎只有上下楼的这个过程,能让我的焦躁平复一点儿。”于是,一晚上楼上楼下折腾二十几次,谁也别想睡。“感觉时间过得特别慢,有时候以为至少也有5分钟了,但抬头一看,发现才过了30秒,只能继续熬……就是这样以5分钟为单位,熬过了一天又一天。”
第十天的清晨,时钟指针走到7点10分的位置。凯茗清晰地记得,这是她睁开眼看到的第一个画面。她的第一反应是:我居然睡着了!厨房里传来早餐的香气以及老公演奏的锅碗瓢盆交响曲。那一刻在凯茗听来简直就是天籁,因为她觉得自己又有信心活下去了。
对瑜伽的热爱救了我
化疗是真疼呀,不仅疼还带着麻,就像蚂蚁在全身的骨头上爬。那段时间凯茗连路都走不了,上厕所都得靠老公把她抱进去。她说,后来是瑜伽拯救了自己。
教瑜伽课的时候,凯茗经常会教导学员“注意你的呼吸”。但那时,这句话只是一个习惯性的口令,她并没有真正地体会。化疗之后,凯茗突然想起在一次培训时老师说:“当你的身体出现疼痛的时候,最好的做法就是安静下来,去感受你的呼吸。把呼吸带到疼痛的地方,你的疼痛就会减轻。”
那段时间,凯茗就在背后垫一个柔软的枕头,半躺在床上,去感受自己的呼吸。刚开始很难,但慢慢地就找到了感觉,而且逐渐会产生一种昏昏欲睡的状态。这对于一个被疼痛折磨得无法安眠的人来说,实在是太宝贵了!也是从那时开始,她逐渐能进入较深的睡眠了。
后来,凯茗开始试着做一些舒展手臂的动作,也会在阳台上听着音乐静坐一会儿。孩子在写作业,老公在厨房做饭,明媚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她的身上——那一刻,她甚至觉得自己无比幸福。
等到化疗结束,春天也来了。凯茗不仅在家练习瑜伽,还经常去户外健走。有时会跟同小区的朋友搭伴儿,先去旁边的天坛公园转一圈,再到途经的甜品店吃块小点心。路边的花开得正盛,而她像第一次看到花开一样,如此强烈地感知到一个春天的美好。
也许真的像他们所说,疾病是一个提醒,提醒我们放慢脚步,去感知身边那些被忽略的幸福。
——
“她说,在自己最痛苦迷茫的阶段,是别人分享的患病经历和治疗经验治愈了她。所以,她愿做病友们的“小太阳”,用一点光与暖,帮助她们驱散生命中的阴霾。”

疏忽大意让结节变癌症
2021年春节对于Sara来说,注定是记忆深刻的。2月3日检查出乳腺癌,3月8日做手术,中间隔着的春节假期,她一个人在北京度过。没跟远在家乡的父母说自己的病情,因为她觉得父母看不到她本人,胡思乱想反而更担心。
所幸Sara的病情不算特别严重,做了保乳手术与放疗,目前恢复得非常好。然而回望确诊的过程,她是有些后悔的:其实从2017年开始,她每年体检都会查出乳腺结节,只是彼时不疼不痒,她也就没当回事儿。后来发展到自己都能摸到成形的小疙瘩了,她仍旧没有在意。直到查出乳腺癌的时候,Sara才意识到,或许早在三年前肿瘤就开始形成了。
2020年10月,Sara的乳房突然红肿流脓,去医院检查是乳腺炎。这个跟恶性肿瘤没有直接关系的小病,反而成了敲醒她的一个警钟。在治疗乳腺炎的过程中,医生发现她的乳房长了肿瘤,告诉她肿瘤形态不太好,让她提起重视。因为这个提醒,Sara做了进一步的检查,彩超与钼靶,最后是穿刺,确诊了乳腺癌I期。
因为这段亲身经历,Sara现在成了“体检推广大使”。她经常跟朋友们说,每年体检是绝对必要的。如果发现问题,一定要及时找医生。面对恶性肿瘤,早检查、早治疗是治愈生命最重要的手段。
他们的分享治愈了我
曾有一位病友说过:“许多癌症患者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这句话令Sara感触很深。
确诊之后、手术之前的那段时间,对Sara来说是最感到焦虑恐惧的。面对着太多的未知:担心肿瘤会不会增大、会不会转移,担心手术会不会出现意外状况,更担心在莫测的未来生活是否会变得一塌糊涂……不知道自己将要面对的是什么,这种未知与不确定性,其实是最折磨人的。
为了减轻这种折磨,Sara开始上网查阅资料。知乎、抖音、能搜索到相关信息的地方都去了解。除此之外,还买了一些有关乳腺癌的科普书籍,看完之后了解到,癌症也分很多种,Ⅰ期、Ⅱ期、Ⅲ期的治疗方案和存活率都不相同,而且发病的部位也影响着术后恢复。了解的知识越多,Sara对治疗就越有底气,焦虑的情绪也逐渐得到了缓解。
“知识改变命运,再一次得到了印证。”Sara说,她很感谢那些在网上将自己的患病故事、治疗过程分享出来的网友们,“在我最无助的时候,她们就像一道光,照进了我的心里,给了我痊愈的希望和勇气,让我相信我也会好起来的。”
Sara的一位病友将自己的治疗经历编成了乳腺癌治疗宝典,内容涵盖了科普知识、求诊就医的方方面面,甚至于在某个阶段应该到哪个科室找哪个医生挂号都写得明明白白。这给了Sara极大的帮助,“就像一个路标,让我不再像没头苍蝇那样毫无方向地乱撞了。”
正是因为体验到无私的分享对于后来的患者是多么重要,Sara也将自己的故事和治疗经验放到了网上,并且加入到协和粉红花园公益组织,成为一名志愿者。她说:“这是我对那些帮助过我的人,表达感谢的最好的方式,也希望用自身的力量去延续这些帮助给更多的人。”
他们都叫我“小太阳”
因为父母不在北京,也完全不知道她的病情,Sara是自己在手术同意书上签的字。病友们看到这个姑娘一个人拖着行李箱来办手续,住院期间也是自己照顾自己,而且还整天乐呵呵地有说有笑、鼓励别人,就给她取了个爱称“小太阳”。
Sara说,生病期间她只哭过两次,分别是看抗癌主题的电影《送你一朵小红花》和《滚蛋吧,肿瘤君》,因为里面关于爸妈的情节让她心里很难受,觉得愧对父母。其他时间她还是坚强乐观的,接受着自己的经历,也积极地进行治疗,正常生活,正常工作,还是那个笑得很阳光的女孩。
喜欢读余华的《活着》和路遥的《平凡的世界》,Sara对生命的态度似乎有着与年龄不符的超脱:“我觉得,不容易是人活着的常态。但正因为不容易,正因为要接受很多考验,所以更要乐观地、积极地活着。”
有段时间,她的一个朋友情绪抑郁,说“我宁愿换成你,这样我就可以光明正大地死去”。Sara告诉她:“当你真正靠近死亡的时候,就会发现生命的可贵。”现在对于Sara来说,活着就是赚到,没有精力留给抑郁,人生活着、健康地活着,就挺不容易的了。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才是应有的人生态度。
2021年6月,一个女孩被确诊为乳腺癌,通过协和粉红花园认识了Sara。最初,这个女孩的心态是极度崩溃的。在她手术前后的那段时间里,Sara与她经常碰面,也会在微信上聊天,给她分享自己的故事,讲述自己是如何一步步克服恐惧,走向康复的。而且“你看,我现在不是好好的”。后来那个女孩手术完毕,一切还不错,她向Sara道谢:“你就像一道光,照进了我生命里最黑暗的时刻。”
那一刻,Sara很开心,她说:“因为有人也这样照耀过我。”
——
“有人称她是“乘风破浪的姐姐”,莉莉当之无愧。她的果敢、自信以及对于美好事物的热爱与不懈追求,不仅帮助自己渡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也鼓励许多人走过了生命中的阴霾。”

即便是末日,也要精神抖擞
莉莉说她是幸运的。2009年检查出乳腺癌,从诊断到手术一共用了15天,算快的了。这种“凡事往好处看”的心态,某种程度上让她真正成为一名幸运儿。
手术后8次化疗、25次放疗,长达整整10个月的时间。现在已然能笑谈那段过往了,但当时该遭的罪一点儿都没落下。因为做手术时映入眼帘的只有医生身上蓝绿色的手术服,以及化疗时让她受尽苦头的红色药水,都深深地刺激了她的神经。以至于有那么三四年的时间,莉莉根本无法正视蓝绿红三种颜色,一看到就吐。
开始化疗的前四天,莉莉吐得昏天黑地,一口饭都吃不进去。第五天时稍微好转了一点儿,全家就开始了对她的“进补计划”。一夜之间变得懂事的儿子天天给她榨果汁,体贴的爱人还买了一张自助餐的卡,让她喜欢吃啥就吃啥。原本特别喜欢吃烤鸭的莉莉,站在自助餐厅装满了烤鸭肉片的餐盘前,瞅一眼就想要吐。即便是这样,她也努着劲儿让自己多吃点儿东西,选那些看了之后不想吐的食物吃。莉莉说自己当时的想法很简单:“不能让癌细胞把我吃了呀!我一定要把损失的能量补回来。”
放化疗结束后,很多人劝莉莉再休息一段时间,但她第一时间回到了职场。“长期在金融行业任职,我习惯了那种略带压力的紧张感,工作能让我活得更带劲。”而且在莉莉看来,“我不想给自己贴上‘病人’的标签,那样的话就真的很难康复了。”
回到职场中的莉莉变得比从前还忙。除了完成日常工作,她还搞起了文艺建设。公司的年庆活动上,她参与创作的芭蕾舞剧《东方红》《南泥湾》《我爱你中国》等被选中参加汇演。从编舞到道具,再到服装舞美,无一不倾注了莉莉的心血,而且每周还要组织100多名舞者进行3~4次排练,所有人都担心她会不会太累了。但“累并快乐着”的莉莉却感觉自己的身心状态前所未有的好。演出取得了巨大成功,站在舞者之中的莉莉跟台下的观众们一起,激动到落泪。
手术之后刚刚能出门活动时,莉莉就化了一个美美的妆,穿上了她心爱的旗袍,到公园里去拍照。也许就如她经常鼓励病友的话:“别说还没到世界末日,即便明天就是,今天也要精神抖擞地过。”
跳舞吧,像未曾受过伤一样
从小就喜欢跳舞的莉莉没能成为一名专业舞者,但是40岁之后,她利用业余时间在中央芭蕾舞团开设的舞蹈班学习芭蕾舞。每周练习两次,风雨不误,可见是有多喜欢了。因此,当她躺在手术台上时,最担心的就是自己这双“翅膀”废了,再也不能跳小天鹅了。
她的主刀医生毛峰安慰她说:“等你康复了,一样能跳舞。我女儿今年4岁,等她长大点儿,我让她跟你学芭蕾舞。”这段话给了莉莉极大的鼓舞,也点燃了她术后重拾舞蹈之梦的热情。
著名音乐人鲍比达和作词人尹青为乳腺癌患者写了一首歌《生命的礼物》。受协和粉红花园的发起人关竞红大夫所托,莉莉承担起了为这首歌编舞的重任,并且在患者组建的舞蹈团里教大家跳。“一是为健身,二是促进大家的心理康复。”莉莉觉得这非常有效,因为她自己“要不是因为一直跳舞,真的就抑郁了”。
这支舞莉莉编得非常用心,她特意做了一些情景设计:刚开场时,舞者们从黑暗之中现身,脚步沉重但却异常坚定。因为乳腺癌患者得知噩耗后的心情都是绝望的,但生的本能与坚强的意志又让她们“脚步坚定”地走下去。慢慢地,舞者走到了光明地带,脚步也从沉重到轻盈,象征着她们的心也从阴霾中解脱出来……这一切都是莉莉的真实体验,而她用舞蹈将它们一 一呈现出来。此后,莉莉跟随“粉红花园”舞蹈团前去美国参加全球华人乳腺癌大会,并且在洛杉矶演出,大获成功。大家都说这支舞跳出了她们的心声。
在协和粉红花园这个公益组织中,莉莉见到许多深受乳腺癌病痛折磨,甚至因此婚姻破裂、生活困窘的姐妹。刚开始大家都是没精打采的,一提生病的事情就哭得稀里哗啦。但音乐一起,舞步一跳,人就越来越精神了。渐渐地,大家也爱化妆了,也敢在公园里跳舞了。一曲终了,周围的观众热烈地鼓掌,大家就变得更加兴奋,好像年轻了十几岁。
上天让莉莉品尝了锥心之痛,但勇敢的她却以热爱亲吻疼痛,让自己以及更多的人因此获得了救赎。
协和粉红花园协和粉红花园成立于2009年10月,是由北京协和医院乳腺中心主办,乳腺科关竞红医生和心理治疗师石纳发起,医生、护士、患者三方共同组建的公益组织。旨在向社会传播乳腺疾病知识,帮助乳腺癌患者完成规范治疗,支持其心理康复。在国内外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
编辑 张鸣
采访 撰文 书吉
摄影 Ray(逆光视线)
化妆 小鹏
特别鸣谢 协和粉红花园
新媒体编辑 昀
本文原载于时尚健康
ID: shishangjiankang22
网址:她们与死神擦肩而过,更懂得活着的意义 https://mxgxt.com/news/view/760901
相关内容
因为抑郁症,差点和死神擦肩而过的几位女明星!是什么意思四位和死神擦肩而过的明星
和“死神”擦肩而过的明星:baby很幸运,他能活到现在是奇迹!
2001年金鸡奖典礼上,陈道明与袁立擦肩而过,一句话差点让她噎死
三次和天津网红大爷擦肩而过,缘分就是这样神奇
擦肩而过的距离
总梦想着担当女主角,可惜因为她的长相,女一号的角色总是与她擦肩而过!
《七夜雪》里曾舜晞和陈昊森擦肩而过的宿命感到底谁懂啊!
李荣浩|成名的背后,曾与死神擦肩而过,一人就是一支乐队
死亡与童真擦肩而过,演艺圈中经典国剧里昙花一现的神仙姐姐戴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