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竟有如此糗事,自称文雅大学士,居然不懂菊花
在宋朝时期,出了一个变法的宰相王安石,王安石不但为政有“商鞅”之才,诗词歌赋也颇有新意,在当时朝中流传着一个王安石三难苏学士的故事。
苏东坡在朝中官拜翰林学士,此人自视清高,素有李太白之风流,曹子建之敏捷。王安石曾做《字说》一书,书中一字解作一意思。书中有东坡的“坡”字,王安石解释乃“土之皮”,苏轼见之,讥笑曰:“如相公所言,滑字乃水之骨也。”
王安石视东坡为晚辈多不与他计较。
有一天晌午,东坡闲来无事,缓步来到了相府,他走进王安石的书房,迎面正碰上书童徐伦出门,慌慌张张好像有急事,二人擦肩而过。东坡见文几上只有笔砚,看四方端砚很是别致,东坡好奇,拿起端砚却见压着一张折叠的纸,纸上笔墨尚未干透,显然是王安石刚刚写好的。
东坡拿起纸来仔细观瞧,但见纸上题目写着《咏菊》,再看后面是两句未完的诗,东坡随口读了一遍,心中暗笑,“这不是乱写吗”?王安石写的是:“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后面的可能一时没想起故没写完。
“真是老糊涂了”这两句诗怎么能这样写呢?苏东坡自言道。原来一年四季,不同季节风的称谓不同:
春天为和风,
夏天为薰风,
秋天为金风,
冬天为朔风。
和、薰、金、朔四样风配四时。这诗的首句说西风,西方属金,金风乃秋令时节,金风一起,应该梧桐叶飘黄,群芳零落。第二句说:吹落黄花满地金。黄花即是菊花,此花开于深秋,其性属火,敢与秋霜鏖战,最能耐久,任你老来焦干枯烂,并不落瓣。东坡想罢,一时兴起,提笔依韵续诗两句:
秋花不比春花落,
说与诗人仔细吟。
这事过去了东坡也没当回事,却说王安石回书房看到了后面两句诗,问书童徐伦方知是东坡所为,“这小东西轻浮之风不改,明明自己不懂反而出言讥讽我,”王安石一时气脑,令书童拿来湖广缺官的册子,直接找到黄州府这个地方,正好缺个团练副使,次日,“免东坡翰林学士,转任黄州团练副使,王安石令其即日上任,不得有误”。
光阴似水,岁月如梭,不觉东坡上任一年了。话说九月九重阳节,那些天连日大风,一日风终于停了,东坡在书房写诗做对,忽想起智慧长老曾送我黄菊数棵,栽于后花园,今日何不赏玩一番,刚要出去,恰好朋友老陈来访,于是东坡拉起老陈直奔后花园。
到了菊花棚下,只见满地铺金,枝上并无一朵菊花,只唬的东坡目定口呆,半晌无语。老陈问道:“尔见菊花落瓣,为何如此惊诧?”东坡把如何续诗,如何讥讽王安石是“老糊涂”等事一一对老陈道来。东坡喃喃道:“我却不知黄州菊花果然落瓣。”我原来还以为老太师王安石小肚鸡肠呢。想不到老太师任我团练副使原来使我看菊花也。
东坡自此以后不再自负才高于人,也不轻易讥讽别人。世上不懂的事太多了。由此有人说:
广知世事休开口,
纵会人前只点头。
假若连头俱不点,
一生无恼亦无愁。
网址:苏东坡竟有如此糗事,自称文雅大学士,居然不懂菊花 https://mxgxt.com/news/view/756261
相关内容
苏轼自号东坡居士:真的就因为黄州东边那块地?其实原因在这里苏东坡与佛印之间的趣事,因为有彼此,此生无憾事
苏东坡夜游遇怪事,以为是江神,学者:苏东坡读书还是少
苏东坡和唐伯虎有什么关系?
苏东坡的最后一年
苏东坡大笔一挥赠和尚一首诗,却用到了“一丝不挂”,究竟何意?
《诗意中国》第三季 如何评价“人人都爱苏东坡”
沉浸式舞台秀《东坡雅集》精华版首演成功,再现宋风生活美学
齐白石是苏东坡的“铁杆粉丝”,二人在文化人格上有着惊人的趋同性
作为官员的苏东坡,表现究竟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