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是怎样思考、写作和读书的?

发布时间:2025-02-22 21:49

2025、2、22日

题目:李敖是怎样思考、写作和读书的?

作者:佚名

摘录:欲知山下路,需问过来人。让我们向李敖学习,成为一个好的创作者!

李敖是才华横溢的狂人,写了一辈子书,九十八本被禁。换做别人,早已放弃,李敖却不停地写。我很好奇,同是作家,为什么李敖能持续高产,文章不论从信息量,还是从文笔来看,都属一流。你我一样,都想知道李敖是如何创作的,那不妨看看这本书《深夜十堂:大师的葵花宝典》,一起学习李敖是如何思考,写作,读书和收集资料的。

一、独立思考

李敖非常聪明,十四岁读书时,老师教他《木兰诗》,里面有一句: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一直以来对唧唧复唧唧的解释,是织布机发出的声音,现在我们读书,老师也是这么解释的。

可李敖发现问题,这个唧唧不是织布机的声音,是木兰的叹息声!有什么证据呢?因为这首诗的下一句是: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原诗都说了,听不到织布机的声音,只听到木兰的叹息声,不就是明证吗?孤证不立,白居易《琵琶行》有一句: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假如“唧唧”是织布机的声音,那么这句诗该怎么解释?

在这本书里,李敖非常强调一件事:好头脑比资料更重要!李敖有一项能力非常厉害,就是他调用资料的能力!他说:“想象力比资料更重要,要用头脑去驾驭资料!”

他写过两篇有趣的论文:《中国女人割股考》,这篇论文用到的资料,是从一万卷的《古今图书集成》里找出来的。这篇论文讲,在中国古代,儿媳妇为了让自己生病的婆婆痊愈,会割下自己大腿的肉,作为药,炖汤给婆婆喝。

这么庞大的资料,李敖不是一字一句去查的,而是利用电脑,查找关于“割股”的内容。李敖经常说自己是人脑战胜电脑典范,这并不是说他拒绝使用电脑,而是善于利用电脑!当然,这种方法在现在互联网发达的时代,根本不算什么。可李敖用这个方法的时候,电脑互联网还不像现在这么发达。

另一篇是《王八一落千丈考》,讲的是:原本乌龟是吉祥的东西,比如古人经常用的一个词龟鹤延年,取名也会“龟”,如李龟年,这都是吉祥的词。可到了现在,我们骂人都是用龟儿子,乌龟王八蛋,地位一落千丈!这种题目学问家谁肯去做?太小了,太无聊了!

但李敖愿意,他善于从细微处着手,别人习以为常的,不注意的地方,他就能够发现问题,这也是他头脑不同于一般人的地方。

二、写作有法

我们常以为,像李敖这么厉害的人,下笔滔滔不绝,广征博引,文采斐然,一定是个天才。可他认为自己只是个普通人,能有这些成绩,只不过是自己努力,加上有独特的方法而已。

比如,为了 能随时记录自己的想法,李敖会在家里各处放着便条本和笔,就算是上厕所,坐在马桶上,他都能够随时做记录。出门时,他也会随身带着纸笔,搭的士时也能做记录。书里写了一件事:有一次李敖要出去开会,拉了满满一手提箱的资料。出门拦车时,有一辆的士开了过去。可没过一会又开回来了,原来的士司机看到李敖后,跟车上乘客商量,能不能提前下车,他要去载李敖。那位乘客也是李敖的粉丝,就答应了。李敖知道后,就把事情的经过,连带司机的名字和车牌号一起记录了下来,这就是他用功的地方。

那李敖是怎样写作的呢?李敖会有一个独立的书房,里面摆满了书和他做的资料。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待在书房里写作。李敖写作很有特点,每一张桌子上,摆的资料不一样,写作的主题也不一样。在这个桌子上写累了,就转到另一张桌子上,写另一个主题的文章,这对他来说就是一种休息。

同是写作,村上春树就不一样。村上非常有规律性,每天固定写十页稿纸,四千字,不多写也不少写,写完就去跑步。李敖则是整天待在书房,尽量推掉无谓的社交,比如亲朋好友的婚丧嫁娶,一概不参加。这种生活非常单调孤独,但对李敖来说,这是一种享受。这种生活习惯,是受坐牢的影响。李敖第一次坐牢,坐了五年八个月。在这些时间里,一个人什么都做不了,只能读书。这个经历,使他能够安于寂寞,长时间读书写作。

同是作家,路遥写作更加不同。他为了写《平凡的世界》,实地去考察,准备了大量的资料。光是翻报纸就把自己手指的毛细血管磨出来了,每天也是关在房子里写作,日夜颠倒,花了六年才写完,最后把自己的身体熬坏了,英年早逝。而李敖写《北京法源寺》,却完全靠资料和自己的想象力,没踏足过法源寺。

写作技巧方面,李敖也很有一套。他说:“好的写作就是可以把抽象的东西用具体的东西表现出来!”他还举了一个例子:比如我们写年轻的女人,或者老人,这就不是好的写作手法。好的中文表现法是:红颜和白发!用红颜来表现年轻的女人,白发来表现老人。是用局部的,具体的东西来表现抽象的年龄。

李敖先生在演讲中也经常用这个方法。有一次他在大学演讲,说到自己一百本书有九十八本被禁。为了让观众直观感受到,九十八本书被禁是什么样子。随后他拿出一个卷轴,在演讲台上展开,有几米长,上面密密麻麻写的都是他被禁的书名。

三、 读书有方

李敖读书也很有一套,最为人所知的,是他的大卸八块读书法!

同样的书,他会买两本!看到好的内容,直接把书拆开,用剪刀把需要的内容剪下来,用胶水贴到文件夹上。买两本书,就可以把一本书同一页的两面内容都剪下来。不同资料会分类放好,比如宗教类可以分为:佛教,道教,基督教。基督教又分为神父,修女。这样写作的时候,打开资料就可以用了。看过李敖节目的人都知道,李敖在节目里会展示出一张张硬纸板,上面贴着他做的资料。

有大量的资料做素材,写作才有底气。李敖认为,好的作家不靠灵感写作,而是随时想写就能写!要达到这个程度,需要日积月累阅读整理,思考写作日益精进才行。

读书,很多人都提倡:一本书不读完,绝不读第二本,死磕!也有人提倡:一书通,百书通。让人只读一本书,一本书读一千遍!以为这样就可以知道书中的真义。

可李敖认为这是错误的!他认为正确的做法是:书跟书是互相启发的!单独看一本书,并不能知道这本书的意思,要看一大堆书,才能懂这本书的意思!也就是通百经,方能通一经!

比如他说《论语》里有一句话:“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意思是:养马的房子着火了,孔子退朝后问人有没有受伤,不问马有没有事。单看《论语》,并不能发现什么问题。可孔子是仁民爱物的,怎么会不问马有没有事啊?

于是李敖提出来:这个“不”字的意思是“后”,两个字是相通的!孔子是先问人有没有受伤,后问马有没有事。有什么证明呢?有两句古诗:松柏后凋于岁寒,鸡鸣不已于风雨。冬天的时候,不是说其他的树都凋零后,松柏才凋谢的。松柏根本就不会凋零,可见这个“后”跟“不”是相通的!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李敖读书,做资料,做对比的功力!

欲知山下路,需问过来人。让我们向李敖学习,成为一个好的创作者!

写下你的评论...

5 条评论

默认

最新

天道酬勤

李敖大师!

2024-12-25

回复

喜欢

萧萧然

治学严谨

2024-10-24

回复

喜欢

德胜

作者

是啊

2024-10-24

回复

喜欢

xiaogang li

学习学习

2020-12-15

回复

喜欢

德胜

作者

互相学习,一起进步

2020-12-15

回复

喜欢

网址:李敖是怎样思考、写作和读书的? https://mxgxt.com/news/view/736828

相关内容

揭示“多面怪杰”李敖的真面目完全李敖
鲁迅的文学成就如何?李敖:没有长篇小说,是说不过去的
李敖与胡因梦,绝配,又绝对不配
明星“晒书单”:王家卫带红《小窗幽记》 陈道明最佩服李敖
【假如你是李雷,写信告诉你的英国笔友怎样学好汉语,条件:1、坚持每天读书2、坚持每天写日记3、背...假如你是李雷,写信告诉你的英国笔友怎样学好汉语,条件:1、坚持每天读书2、坚持】
她是李敖最喜欢的女明星,曾把她的照片长期挂在书房
被称作“国学大师”的南怀瑾,竟被李敖放话:他就是个骗子
国学大师李敖过世,曾娶美女明星,也是《只爱一点点》的词作者
悦读电影,品味生活 跨界女作家李琳:写进电影书里的心灵独白
读书与写作,密不可分,相互促进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