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正监制、800万投资的《吉天照》失利,长剧公司能做好竖屏短剧吗?
搜狐娱乐专稿(木子/文)
近日,于正造势已久的竖屏短剧《吉天照》终于在红果短剧上线,但这部号称800万投资的“至尊短剧”并没有一鸣惊人。
《吉天照》目前的站内热度为2000万出头,而同期多的是热度两三千万的新剧。像《好一个乖乖女》这样的“后春节档”小爆款,最高热度甚至超过了7000万。
早有从业者提出,横屏短剧可以勉强称作“短一点的网剧”,但竖屏短剧与传统长剧完全是两套创作和商业逻辑,于正的“碰壁”也再次印证了这种论断。
长短视频力量纷纷卷向竖屏战场的当下,长剧公司的发力不仅无法实现降维打击,反而可能面临着水土不服的尴尬。
竖屏短剧是门好生意
进军竖屏短剧,于正这次是认真的。
《吉天照》由欢娱影视旗下短剧厂牌娱丸影视打造,投资规格在竖屏短剧里称得上是行业天花板了。
于正曾发文透露,自己会亲自下场监督《吉天照》的制作,所有配备跟他以往的长剧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编剧周末的代表作是《延禧攻略》《传家》《五福临门》等长剧,导演四格则执导过快手短剧《镯中录》《枕梦渡》。
更受瞩目的主演阵容上,《吉天照》既有吴佳怡、张南这样具备一定知名度的长剧演员,也有刘擎、舒童、滕泽文、许梦圆等多位爆款短剧演员。
组建兼具长短剧创作者的团队,正是传统影视公司入局短剧赛道的常见策略,如华策影视、完美世界影视、柠萌影业等皆是如此。
关于《吉天照》的故事,于正的评价是“可以想象成我以往所有爽剧的升级版”,他甚至骄傲的预告过,前三集得到了所有平台的疯狂称赞,坚信爆剧的同时也爆人,让内娱等着更新换代。
作为“网红老板”的于正持续通过微博播报进展,也早早为《吉天照》吸引了大量关注,这是绝大多数竖屏短剧无法拥有的起点。
于正的高调入局,出自对竖屏短剧的潜力认可。
2023年底小程序竖屏短剧异常火爆,屡造单片付费的充值神话。2024年爱优滕芒四大长视频平台纷纷加码竖屏短剧,也在舆论层面引发了一些讨论。与此同时,红果短剧携免费竖屏短剧快速崛起,平台月活用户规模已正式突破1.5亿。
席卷而来的竖屏短剧进一步成为内容行业无法忽视的存在,而精品化被认为是其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很多传统影视公司切入短剧赛道的开端,是短视频平台为发展短剧业务的积极邀约。但随着市场规模的持续壮大,短剧已被不少公司视作新增长点连年登上财报,与直播、元宇宙、AIGC一样变成资本市场“讲故事”的绝佳素材。
而且,短剧在IP联动、锻炼新人、长短剧套拍等方面的价值也获得了广泛认可。
如于正的设想,可以把短剧当作长剧的先导片、电影的宣传片,拉通传统影视内容和短剧的观众流,这不仅仅有利于长剧和电影的发展、新人的出圈,也能让编剧们在脑海里植入短平快的思维,跟上竖屏时代的节奏,让观众看到满意的作品,让广告商、投资商未来可期。
华策董事长赵依芳也提到过,“新人过来,以前去长剧团队可能三年也做不了实操,都是在做责编,做审读,做助理,现在可以很快开始做短剧。”
像欢娱影视这样在竖屏短剧方面刚刚起步的传统影视公司还有耀客传媒,首部作品是《九重紫》衍生剧《昭世录》,可惜也没有成功出圈。
不过,一些较早涉足短剧的头部剧集公司,在竖屏短剧方面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积累。虽然“市占率”远不及九州文化、点众科技、听花岛、麦芽传媒等专门的短剧或MCN公司,但也已经基本摸索出了一条适合自身的路线。
比如华策影视在2023年底就上线过付费竖屏短剧《你是我的万千星辰》,去年2月建立起抖音精品短剧厂牌账号“她见四季”,竖屏作品有《去有风的地方》衍生文旅短剧《我的归途有风》和品牌定制短剧《21和31》《留住时间的人》,抖音端原生播放量都在亿级。
今年春节档,华策影视也与红果短剧达成合作,免费竖屏短剧《咬清梨》的总播放量已破10亿,该剧在站内被打上了“爆剧”标签,反响比《吉天照》要好得多。
除此之外,依托华策影视自研的“有风”大模型,其高层还透露过公司计划推出AI创作的短剧。
从小程序付费短剧、红果免费短剧到长短IP联动、文旅融合、品牌定制、AIGC赋能,华策影视的精品竖屏短剧布局可谓相当齐全。
完美世界影视于2022年成立了完美宣言工作室,主要在抖音账号“她的世界”发布精品品牌定制短剧,主打30+女性婚恋题材,其负责人曾表示他们已实现健康的内容盈利正循环。
目前“她的世界”共发布了17部品牌定制短剧,过半数是竖屏形式,包括《全职主夫培养计划》《觉醒吧!恋爱脑》《闪耀的姐姐》《初为人母请注意》等,抖音端原生播放量也大都在亿级。
柠萌影业也在2022年成立了短剧厂牌好有本领,首部精品竖屏短剧《二十九》就达到了千万级的付费规模。余下作品同样以品牌定制为主,如《废材厨娘之逆天改命》《救救我妈妈!》《新欢乐辞典》等,不过播放量进入亿级俱乐部的较少。
好有本领今年春节档在红果短剧上线了3部免费短剧,但表现最好的《重回1944:我在东北打鬼子》站内热度并未突破千万。除了品牌定制和免费短剧,柠萌影业还成立了“星柠剧场”尝试付费短剧,已先后上线十多部作品。
可见竖屏短剧对长剧公司的补充价值,而长剧公司也未必做不来这门好生意。
先跳出长剧思维
竖屏短剧是门好生意,但长剧公司想做大做强绝非易事。
好生意的前提是好内容,竖屏短剧更需要足够优秀的剧本来打基础,这得看团队是否真正了解和契合市场。
比如《吉天照》的失利,与剧本的平淡脱不开干系。
该剧讲述身负沉冤的梅萍一朝重获新生,成为地主家的丫鬟小梅,凭借机智与努力,设法回到残害过自己的东方家,与正直的兰微星联手冲破牢笼、收获灿烂人生的故事。
重生复仇、逆袭虐渣,《吉天照》既是受短剧用户欢迎的热门题材,又是于正一贯擅长的宅斗爽剧,按理说失手概率应该很低。
可惜这个故事的很多设计,被认为有违短剧创作规律。
在短剧编剧苏苏看来,“《吉天照》的内容是典型的长剧编剧研究完短剧后写出来的‘伪短剧’,情绪节奏都不符合短剧特点。而且人物众多,导致失焦、情绪不连贯,竖屏画面并不适合放那么多人。”
之所以出现这种“伪短剧”,是因为对应创作者还没有真正跳出长剧思维。
苏苏认为,“竖屏短剧是完全不同于长剧的‘情绪剧’,剧中的所有元素是为某种情绪的拉扯服务的,所以这是一个新赛道。与其思考要在原有长剧思维的基础上去做哪些改变,不如尝试清零,用新的思维从头开始。”
据竖屏短剧平台制片人里昂的经验,很多长剧公司做竖屏短剧的难点在于“不懂得舍弃”。
“之前合作挺深的一家公司,专门做长剧剧本和网络小说的,他们投过来的短剧本子十有八九都被我们毙掉了,内容其实挺精彩的,问题就是整体太饱和了,比如支线和铺垫太多,这不符合短剧剧本的短平快诉求。”
同样,为了节奏、冲突和情绪,短剧编排时甚至可以忽视逻辑。
里昂表示,“短剧的爽点在长剧里都出现过,只是二者节奏有很大的区别,短剧要看这个情节的信息量够不够集中,能不能在短短几十秒内把爽点给打出来,不能像长剧那样慢慢铺线索,最后才来揭示真相。”
观众能够意识到短剧里存在很多逻辑漏洞,但情绪上头时他们也可以选择不在乎。“除非能在满足爽点套路的基础上还讲逻辑,那这会是一部很好的短剧,只是创作难度肯定很高。”
竖屏短剧的快节奏源于短视频观看场景的特殊,如果不能在最短时间内吸引眼球,用户只要动动手指往上划,这个内容就算是失败了。
有过长剧项目经验的短剧编剧阿七总结,“竖屏短剧要靠最‘非常态’的人或事,来吸引用户注意,再用简单粗暴的人设和情节,将情绪直接输送给手机对面的人。所以在短剧里,爱就是得到,恨就是愤怒,诸如此类。”
长剧里各种精心的情节设计,到了短剧里容易变成不必要的渲染。长剧公司想要做出用户买账的竖屏短剧,就必须去适应这种特殊的生态。
制作精美就是“细糠”?
长剧公司主要发力的方向不只是竖屏短剧,还要在前面加上精品的前缀。
竖屏短剧爆发至今,粗制滥造的乱象比较突出,蓬勃的市场需要更多精品之作充实。对于精品的理解,很多从业者也容易陷入误区,即认为舍得花钱做好服化置景就是“细糠”,但实际上,用户更期待看到故事层面的创新和用心。
以《吉天照》为例,于正以远高于行业标准的投资来作为开端,试图在外包装上做到极度精致,以达到一鸣惊人、事半功倍的奇效。
据报道,《吉天照》的拍摄周期比一般竖屏短剧要长三四天,拍摄周期长的主要原因是该剧场景丰富,包含十几个大场景和四十多个小场景。
该剧出演人员众多,角色造型也经过精心设计,比如女主小梅的造型根据重生前后及复仇进程,经历了从浅粉色到暗红色的色彩递进变化,还运用了南京云锦、掐丝珐琅等非遗元素。
诚然这让《吉天照》获得了一些关于制作精美的好评,但这种精致只停留在表层。依然是上述提及的剧本问题,如果作为基础的故事不够精彩,其他装点都是难以立足的。
阿七表示,“跟长剧是相似的,短剧更要有足够吸引人的故事,用户留存率和付费率才会高,而服化道属于锦上添花的事情。”
随着竖屏短剧精品化的推进,短剧从业者在制作层面也越来越卷。但无论如何,这些都不会超过故事本身的重要性。
值得注意的是,《吉天照》还特别宣传了镜头美学。在拍摄手法上,导演称自己注重色彩搭配和构图,通过色彩和场景设计来传达情绪和人物关系,并专门参考了中国古画的构图方式。
竖屏短剧并非不需要镜头设计,但同样要有所取舍。
里昂表示,“竖屏短剧里的每一个镜头、转场,都是因故事的必要性而带来的,所以它才会存在于一分钟到三分钟的短时长视频里。如果不对镜头做提炼,出现的问题同样会影响节奏,分散剧情。”
比如有的情感类短剧也很注重氛围感的打造,男女主对视的一个定格更容易让观众嗑到;而悬疑类短剧要去着重拍摄演员的表情和微动作,目的是设置悬念。
事实上,在竖屏短剧越来越卷的今天,很多短剧团队的作品在外包装上也能做到极致,他们展现出来的审美甚至比很多长剧从业者更好。
比如《吉天照》非常用心和花钱的做了场景和镜头设计,但审美风格并没有获得一致好评,有观众觉得该剧滤镜和色彩奇怪,画面过于阴森。
“跨界”也有优势
长剧公司“跨界”竖屏短剧,也存在一些可供利用的优势。
阿七认为,“因为有在影视行业深耕过的经验,所以长剧公司在制作工业化上是驾轻就熟的。对于他们来说,做出一部短剧根本不难,甚至非常简单,成本极低,难的是怎么做一部赚钱的短剧。”
由于短剧投资是以小博大的过程,如果长剧公司在做短剧时选择他们惯用的“以大博更大”策略,可能很难会有很好的收益。
说到底,商业玩法上也要尊重短剧市场的规律。
具体到创作方面,长剧公司也有一些资源优势可以加持短剧开发。比如过往成功的长剧IP,可以开发联动短剧。又比如成形的品牌效应,容易获得各大平台的青睐。
再比如,长剧公司还有实力组建起明星短剧的班底。尽管目前下场拍短剧的演员都不算当红级别,但他们在品牌定制和文旅短剧领域内是相对受认可的,毕竟可以利用他们写出更好看的营销方案。
苏苏则认为,能否做出成绩跟公司出身没有太大关系。
“就是看谁能最快适应竖屏短剧的思维方式,能在此基础上做出创新,所以是长剧公司试水竖屏短剧,还是房地产公司、猪饲料公司都没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对于长剧公司的主动“破壁”,短剧从业者们抱有不同的看法。
里昂觉得,“长剧公司的大规模投入,对原本的短剧从业者会造成一定冲击。如果他们的试验效果不错,就相当于在逼着全行业进化,可能也算是好事。但想想他们要是轻轻松松就做出了爆款好像也不对,相当于否认了我们这些人的努力。”
阿七则认为,“无论是长剧还是短剧,亦或是以后还会出现别的什么剧,从业者数量越多,机会也越多。所以无论我个人看好与否,我都希望这块蛋糕能越做越大,大家都能尝到它的甜。”
(文中受访者皆为化名)
网址:于正监制、800万投资的《吉天照》失利,长剧公司能做好竖屏短剧吗? https://mxgxt.com/news/view/736543
相关内容
爆款短剧演员一天最高薪酬3万元 后来者有机会吗?明星涌向微短剧
十几万横店群演集体调薪,短剧剧组减少,4年“横漂”加500个群找戏拍
《做梦吧!晶晶》,抖音第一部自制微短剧是如何诞生的?
揭秘短剧选角现状:美女如云霸总难寻,“顶流”日薪过万元
短剧选角现状:美女如云霸总难寻
短剧观察|中国短剧产业:很火,但需要理性的声音
5840万投资《结爱》,6000万投资《隐秘而伟大》,芒果影视的青春剧生意经
签约传媒公司短剧演员需要交钱吗
剧综融合:长剧靠粉运,短剧靠后链,变现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