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荣先生荣获「墨缘堂全国艺术大赛」书法一等奖
张荣,笔名草石散人,1972 年 10 月 8 日出生于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从事私营行业。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在书法艺术领域执着耕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张荣自幼便对书法艺术产生浓厚兴趣,这份热爱伴随他一路成长,促使他不断探寻书法艺术的奥秘。在长期的艺术实践进程中,他广泛汲取各家之长,逐渐形成了独具个人特色的艺术风格。其作品既蕴含传统书法的深厚底蕴,又巧妙融入新颖的现代元素,展现出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
2025 年,张荣在书画赛事中表现卓越,大放异彩。在华夏杯书画大赛里,他凭借扎实的基本功与独特的创作构思,成功荣获金奖。同年,在兰亭杯书画大赛中,张荣再度展现出超凡的艺术水准。他的参赛作品从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斩获金奖。这些奖项的获得,不仅是对他多年来在创作上辛勤努力的高度认可,更为他在艺术道路上注入了强大的前进动力。
在 2025 年的墨缘堂艺术大赛中,张荣的书法作品《上善若水》同样表现出色,荣获一等奖。他通过大气磅礴的笔法和深刻的艺术表现力,将自己对艺术的理解融入作品之中,赢得了评委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这些荣誉的背后,是张荣对书法艺术的不懈追求和持之以恒的练习。他表示,未来将继续在书画艺术领域深耕,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艺水平,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他的经历也激励着更多的书法爱好者,坚定信念,勇于追求,在艺术的舞台上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
获奖作品赏析:
张荣老师的书法作品《上善若水》荣获一等奖,实至名归。这幅作品以《道德经》中“上善若水”这一经典哲学理念为主题,通过大气磅礴的笔法和深刻的艺术表现力,将文字背后的哲理与书法的艺术美感融为一体,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与心灵震撼。
首先,从整体构图来看,这幅作品采用了大小字结合的形式,“上善若水”四字以大字书写,居于画面的中央位置,成为视觉的核心与焦点。这四个字气势恢宏,笔力雄厚,既体现了主题的庄重和哲理深意,又充满了书法中的力量美。下方的小字内容字形大小不一,笔意潇洒,形成了与大字的动静对比,既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又凸显了艺术趣味。
从用笔来看,张荣老师在大字的书写中展现了极强的控制力。“水”字尤为引人注目,其笔画粗壮有力,笔锋藏而不露,横画的平稳、竖画的挺拔、撇捺的张扬,都体现了极高的书法技巧。整个字的重心稳健,但不失灵动,宛如流水般柔中带刚,动静相宜,完美呼应了“上善若水”的主题理念。
而下方的书写则更显随意与洒脱,笔画流畅,连绵不断,线条中蕴含着变化丰富的节奏感。尤其是在转折和顿挫处,轻重缓急的处理十分到位,使得文字充满了灵动的韵味。作者在作品中的用笔更偏向简练、洒脱,不拘泥于规整,却依然保留了清晰的结构,体现出书法特有的自由与趣味。
此外,作品的章法布局极具匠心。“上善若水”四个大字占据了画面的主要空间,但并不显得孤立或突兀,而是通过下方小字的呼应与陪衬,形成了一种整体的和谐美。小字的排布疏密有致,行距错落有序,为画面增添了更多的视觉层次。同时,四周的留白处理得当,既突出了主体文字,又增强了作品的空间感和艺术感染力。
在内容与形式的结合上,这幅作品通过书法的形式,完美传递了“上善若水”的哲学意境。“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大字的厚重与小字的灵动相结合,恰如水之静与动的和谐统一,充分体现了“上善若水”所蕴含的柔中带刚、包容万物的精神。
当然,这幅作品若要进一步提升,可以在个别细节上稍作调整。例如,“若”字的左下部稍显拘谨,与其他大字相比略显不够舒展,若能在笔画间增加更多的张力与延展感,整幅作品的气势会更上一层楼。此外,下方小字的某些字形略显急促,若能在笔意上稍作放缓,整体的节奏感可能会更加舒缓自然。
总的来说,张荣老师的《上善若水》是一幅既有深厚传统功底,又具有个人艺术风格的优秀书法作品。大字的遒劲有力与小字的潇洒灵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完美的呼应,不仅在形式上充满美感,更在内容上展现了“上善若水”这一哲学理念的深刻内涵。作品气韵生动、意境悠远,给人以无尽的艺术享受与哲思启迪。期待张老师未来继续创作更多高水准的书法佳作,为传统书法艺术的发展贡献更多精彩!
其他作品欣赏:
网址:张荣先生荣获「墨缘堂全国艺术大赛」书法一等奖 https://mxgxt.com/news/view/736075
相关内容
李明坤先生荣获「墨缘堂艺术大赛」书法特等奖李军先生荣获「墨缘堂艺术大赛」 书法一等奖
陈元成先生荣获「墨缘堂艺术大赛」 书法一等奖
傅肃性先生荣获「墨缘堂艺术大赛」书法特等奖
潘美女士荣获「墨缘堂全国艺术大赛」书法二等奖
李友银先生荣获「墨缘堂艺术大赛」书法一等奖
周德华先生荣获「墨缘堂全国艺术大赛」国画一等奖
熊潇恒先生荣获「墨缘堂艺术大赛」书法一等奖
孙书华先生荣获「墨缘堂艺术大赛」国画特等奖
卢云果先生荣获「墨缘堂艺术大赛」水彩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