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丧母、11岁丧父,考上清华又被开除,29岁不顾妻儿跳江而亡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徐志摩的这首《再别康桥》是我们从小就学习过的散文,这段诗句可以很贴切的描述与徐志摩同时期的另一位才子的一生,这个人就是朱湘。
他名列民国“清华四子”之首,另三位与他齐名的是饶孟侃、孙大雨和杨世恩。当时还是学生的他们已经在诗词方面有着较高的造诣,因而得名。
对于这样的才子,我们总会认为他们的人生本该像徐志摩一样,不说多么灿烂辉煌,至少不会平淡无光。可现实和猜想总是不大一致,清华四子之一的朱湘,一生穷困潦倒,最后竟落得自杀的地步。
年少经历造就他的情感脆弱
在民国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不少人心里充满了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对动荡社会的挂念。忧国忧民的才子们,因为倍感对时局的无能为力,只能靠着诗词来抒发自己的一腔热血,也寄托这些文字,希望唤醒国人沉睡的意识。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无数诗人相继涌出;但民国诗人千千万,能留下千古芳名的却没几个。朱湘就是作为一个推动现代诗词发展的一个重要人物,被鲁迅称为"中国济慈"。
不过这个朱湘有些自负,他曾说出"博士学位任何人经努力后都可得到,但诗非朱湘不能写"这样的话。
朱湘出生于1904年的湖南沅陵,出生时,父亲是位二品官员,母亲也是出身名门的大家闺秀。用现在的话来讲,朱湘也是一个官二代的出身。
但命运并没有给他一个完美的童年生活,在他3岁时母亲因病去世,幼小的朱湘从此失去了母亲的呵护和关爱。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在朱湘还没有从丧母之痛中缓和下来的时候,父亲也在他11岁时不幸去世。本来拥有着完美家庭的朱湘一下子成为了孤儿,怪癖的性格大概也就在此时开始萌芽。
失去双亲的朱湘被堂哥一家领养,因为寄人篱下,朱湘不喜欢与人交往,常常觉的自己就是个累赘,听到别人说一点点小事中他就会联想到自己。
脆弱且敏感的他,就这样在抑郁中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因为不愿和别人交往,他只好把文字书籍当做自己的朋友。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没有人会关心年幼的他心里到底怎么想的,也没有人会关心他的心情、感情和性格。
一代才子却被清华开除
在这种生活环境中,文字成了朱湘唯一抒发自己情感的方式。他开始了自己的作诗、写词之路。
堂哥虽然没能及时的注意到朱湘性格上的缺陷,但他对这位弟弟视为己出。不仅照顾他的生活起居,深知知识文化重要性的堂哥,还拿出了自己所有积蓄供朱湘完成学业。
朱湘也确实没有辜负堂哥,或者说更没有辜负他自己。1920年,年仅16岁的他凭借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清华大学留美预科班。
进入学校后,朱湘非但没有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中停下自己的创作,反而在写作方面更上一层楼,还得到了杂志社的欣赏。
很快,朱湘的诗集被刊登在了当时较为著名的文学期刊《小说月报》上,从小生活困苦,命运坎坷的他似乎迎来了那个属于自己的春天。
可是在大家都认为此子前途不可限量时,朱湘开始走向了自我膨胀的道路。
当时的清华大学十分注重学生的修养和品德,为此制定了一系列的校规。其中有一条是每日都会在早餐前进行点名,这时小有名气的朱湘认为这是一条很不注重人性化管理的规则,于是拒绝遵守,故意与之作对。
就在他第27次迟到后,学校决定开除这名有才气却自以为是的学生。
指腹为婚的感情成了真爱
在朱湘考入清华之前,父亲为他定了一门娃娃亲。那个姑娘是父亲生前一位好友的女儿,名叫刘霓君。但朱湘在接受了新思想的灌输之后,认为指腹为婚这种带有老旧思想的亲事自己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接受的。
哪怕堂哥带着自己未过门的妻子来到清华大学的门口苦苦相商,朱湘也只是对那姑娘说了一句"你走吧,我是不会娶你的"。
但朱湘也万万没想到,这门亲事不只是父亲的安排,也是上天的安排。
无学可上又一心逃避这门亲事的朱湘只身来到上海,之后命运的大手却仍把他推向了刘霓君。
朱湘在上海生活了一段时间后,听闻刘霓君也在上海,他更是厌烦起了这个女人。但之后他发现,刘霓君并不是为了挽回和纠缠自己才来上海的。
男人就是这样,越被冷落反而越想靠近,朱湘经过打听才知道,原来就在刘霓君和自己堂哥从清华大学回到家不久,她的父亲也因故去世。她的几个哥哥非但没有对自己的亲妹妹疼爱有加,更是霸占了家产,夺去了这个曾经家中小公主的富裕生活。
从小性格坚毅的刘霓君并没有选择任哥哥们摆布而堕落下去,而是决定前往上海,要靠自己的双手打拼出一片天地。
朱湘不但同情刘霓君的遭遇,更是对她坚毅的品质打动,于是找到自己的堂哥,要到了刘霓君所在工厂的位置。在那低矮破旧的楼房中,朱湘看到了在一众女工人中显得格格不入的刘霓君。
二人的命运何其相似,坎坷又曲折;性格又仿佛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坚毅又高傲;摆在他们面前的生活,又是同样的艰难。一来二去,发誓不可能会娶刘霓君的朱湘,还是问出了那句"你愿意嫁给我吗?"
刘霓君早就听闻过朱湘的文采,也从报纸上阅读过这个有才气的男孩的作品。于是她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朱湘结婚的请求。
"性情"毁才子
婚后不久,在朋友的举荐下,朱湘重新回到了清华大学并得到了赴美留学的资格。
他仍是那么高傲而偏执,在留学期间,因为教授诵读了一篇把中国诗人比作猴子的文章而愤然离校,又转去了芝加哥大学。
好景不长,在芝加哥大学的生活似乎也没有让朱湘感到开心。他在入学不久便又因为一些小事退学离校,厌倦了这种环境的他决定参加工作,想着这样也可以帮刘霓君减轻一些负担。
凭借自己的才气,朱湘跑到安徽大学做起了英文文学系的一名英文教师,一月工资300块。
在那个经济落后的时代,300块的工资足以让全家人衣食无忧。妻子刘霓君对于这样的生活很满意,常常是笑容满面,觉得好日子终于到来了。
但性格怪异的朱湘,还是让这"好日子"变成了一时绽放的烟火。
不久后,学校决定将“英文文学系”改名为“英文学系”,就是这么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却触动了朱湘。对此表示不满的他在多次和学院交涉无果之后,再次辞去了工作。一家人又过上了贫困艰难的生活。
这时,朱湘和刘霓君的第三个小儿子出生,但因为辞掉了工作,就连生病都无钱可医。就这样,小儿子延误了治疗的时机,还未好好感受这个世界就离世了。
刘霓君悲痛万分但又无可奈何,朱湘开始一边写文章一边找工作,但工作四处碰壁,文章稿费也是杯水车薪,他们的生活陷入举步维艰的地步。
夫妻俩的矛盾开始全面爆发,吵架变成了家常便饭的事情。性格本就孤僻的朱湘常常借酒消愁。
接连的打击让他对未来没有了希望,一次次的争吵让他对生活失去了热情;在又一次争吵过后,醉意阑珊的朱湘感觉自己已经彻底被生活压垮了。
29岁的他来到江边,回顾着自己的一生,仿佛除了一次次的失败,他已经没有其他的记忆了。会写诗又如何?才子又如何?在生活面前,只能卑微如蝼蚁一般罢了。
他不愿再忍受命运给他安排好的生活,既然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如何活下去,那就选择在此时结束吧。
可怜一代才子,却不懂得“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道理。他纵身跃入江面,如一颗烟花在空中短暂停留,未能绽放即被没入水中,民国才子朱湘就此陨落。
网址:3岁丧母、11岁丧父,考上清华又被开除,29岁不顾妻儿跳江而亡 https://mxgxt.com/news/view/735316
相关内容
王传福:13岁丧父15岁丧母,嫂子卖嫁妆养他,现百亿身家报答兄嫂他13岁丧父15岁丧母,前半生在虎口夺食,后半生带领帝国崛起
比亚迪王传福:13岁丧父15岁丧母,嫂子卖嫁妆养他,现百亿身家报答兄嫂
妻子为大30岁丈夫徐少强办丧事时去世,现代梁祝的儿女怎么办
王传福:13岁丧父15岁丧母,嫂子卖嫁妆供学,今身价百亿不忘兄嫂
河南2岁男童被父亲殴打致脑死亡
3岁丧父,30岁成台柱,现是珠江台领导,广东主持任永全逆袭人生
73岁郭锋丧妻2年后再签“婚约”,无儿无女每天在家和亡妻对话
宋林静嫁穷小子,3岁丧父却逆袭成顶流,网友直呼神仙夫妻
成龙同父异母的大哥,7岁时被父亲抛弃,73岁第一次见到明星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