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不要觉得闷不吱声的沙僧多老实,其实这背后藏着一个秘密

发布时间:2025-02-06 11:52

86版西游记把八戒塑造成了一个非常憨厚的人,其实他在加入取经队伍之前,可是个“狠角色”!

比如第八回,观音菩萨跟惠岸使者经过八戒藏身的高山时,二人什么都没做,八戒发现了之后,二话不说举起钉钯就朝菩萨头上筑。

不问也不给别人说话的机会,下手就是狠手,这着实有点蛮不讲理吧?不过,八戒最凶狠的地方还不是在这里,而是在他给菩萨讲述的自己的一点过往。

“不期错了道路,投在个母猪胎里,变得这般模样。是我咬杀母猪,打死群彘,在此处占了山场,吃人度日。”

看看,短短几句话就把八戒的罪行给点了出来:弑母杀兄杀弟,强占别人财物,肆意杀人。尤其是那个“吃人度日”更是恐怖。啥叫吃人度日?不就是把人当成“主食”?

看过《西游记》的都知道八戒的食量有多大,所以八戒在这之前得害过多少人的性命啊?不过,八戒犯下的这些罪行,若要跟沙僧相比 ,则还要稍逊一筹。

千万不要觉得沙僧是一个三棍打不出屁的老实人,真实的沙僧其实远不是他表现出的那般老实忠厚。

第一点,就是菩萨和木叉途经流沙河时,二人还没说啥,沙僧看到了之后也跟八戒一样,二话不说抄起武器就冲上要打人家。要不是跟木叉打了几十个回合还没赢,他都不会主动问上一句。其脾气有多火爆,所以由此可见一斑。

第二点,这也是沙僧犯下的最大的罪行,是啥呢,就是沙僧杀死了金蝉子的转世,而且还是杀了九次。

沙僧对菩萨表示愿意皈依佛门之后,曾说了一个细节——“我在此间吃人无数,向来有几次取经人来,都被我吃了。”

尤其是后面的几句话,更是坐实了沙僧的罪行。

“凡吃的人头,抛落流沙,竟沉水底,惟有九个取经人的骷髅,浮在水面,再不能沉。我以为异物,将索儿穿在一处,闲时拿来顽耍。”

大家在看西游记的时候,应该记得妖怪总喜欢说这么一句话——“唐僧是十世修行的好人”。

这句话可不是随便说的,沙僧杀死了九个取经人,这不正是九世?所以再加上这一世,唐僧正好就是修行了十世。这么说,笔者可不是胡乱猜测,是有依据的。

第一个证据是《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里面就有类似情节——唐僧不光是第三世取经,并且前两世都是在流沙河被住在里面的妖怪给吃掉的。

第二个证据,是杨景贤的杂剧《西游记》。里面写得非常直接,就是“卷帘大将”吃了转生“九世”的取经人。

很显然,吴承恩是借用了这样的说法。

我们之所以弄不清,是因为《西游记》这部小说写得太过出彩了,名气盖过了吴之前的,从而导致很多读者缺少了解西游前情的机会。

所以了解了沙僧这几句话背后隐藏的信息之后,再去看他在取经路上的沉默就非常清晰了。他之所以表现的勤恳老实,其实可能并非是出于真心,而是害怕唐僧一不小心就把他给办了。

毕竟在武力值方面,悟空和八戒随便拉出一个他可都是打不过的,所以为了保命,就只能低调低调再低调了。

网址:西游记:不要觉得闷不吱声的沙僧多老实,其实这背后藏着一个秘密 https://mxgxt.com/news/view/733390

相关内容

《西游记》中唐僧、悟空、八戒、沙僧背后的势力解读
西游记后传,无天为何放出牛魔王?这背后暗藏着一个灵山秘密
《西游记》中唐僧、悟空、八戒、沙僧背后的势力关系大解读
猪八戒为啥不细嚼,就把人参果一口吞掉,其实他察觉了一个秘密
《大话西游记》——第七回,八戒与沙僧
西游记里他对孙悟空最贴心,这个人不是唐僧,也不是猪八戒和沙僧
《西游记》想与唐僧成亲的金鼻白毛老鼠精其实是个老婆婆
西游真相为何让人冒汗?你看挑担的为何是八戒而不是沙僧
西游记有哪些细节令人细思极恐?唐僧轮回九次,竟全被沙僧吃掉
沙僧为何称孙悟空为“大师兄”而非“猴哥”:揭秘《西游记》中的师徒关系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