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蒙史话:一代诗圣杜甫真的是撑死的吗?
发布时间:2025-02-03 10:31
西蒙史话:一代诗圣杜甫真的是撑死的吗?
【西蒙史话:一代诗圣杜甫真的是撑死的吗?】一代诗圣杜甫最终是怎么死的?这个话题一直有争议。要彻底弄清楚真相,就现有史料来说,根本不可能。综合起来看,关于杜甫的死因有以下几种说法:一,醉死二,饫死,即撑死三,淹死四,毒死五,病死《旧唐书》和《新唐书》对杜甫之死都有记载,《旧唐书》记载:甫以其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乱,乃溯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甫尝游岳庙词条,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耒阳聂令知之,自棹舟迎甫而还。永泰二年,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于耒阳,时年五十九。《新唐书》记载:大历中,出瞿塘,下江陵,溯沅、湘以登衡山,因客耒阳。游岳祠,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令尝馈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夕)卒,年五十九。按这两部正史的说法,大历五年(公元770年),杜甫为避乱,打算沿水路往郴州投靠舅父崔湋,结果在途经耒阳时遭遇大水,所乘孤舟被困江上,一连十天没吃上饭。后来耒阳县令得知此事,将杜甫从洪水之困中解救了出来。杜甫获救之后,县令好心送去牛肉和白酒,杜甫吃了喝了,过了一夜就去世了,享年仅59虚岁。《旧唐书》和《新唐书》没有明说杜甫被撑死,但显然包含了这层意思,《新唐书》甚至说其“大醉”。有关饫死(撑死)说,一般都与醉酒连在一起。主张此说的,不单是《旧唐书》杜甫传的作者刘昫,还包括和宋代学者王洙。王洙在《景印宋本杜工部集记》:“……寓居耒阳。尝之岳庙,阻暴水,旬日不得食。耒阳聂令知之,自具舟迎还。五年夏,一夕醉饱,卒,年五十九。”王洙的说法显然更进一步,有了明确所指“醉饱”。唐人郑处晦在《明皇杂录补遗》中指出,杜甫晚年漂泊寓居衡州耒阳,他写诗给县令,县令于是赠送他“牛炙白酒”,牛炙就是烤牛肉,结果,“甫饮过多,一夕而卒”。郑处晦没有隐晦,直接说了“饮过多”,一夜过后人就死了。《新唐书》杜甫传的作者宋祁采纳于是采纳了这一说法,但稍稍有点曲笔:“令尝馈牛炙白酒,大醉,一夕卒,年五十九。”唐人李观则在《杜拾遗补传》中提出了“淹死说”:江水暴涨,为惊湍漂没,其尸不知落于何处。洎玄宗还南内,思子美,诏天下求之。聂令乃积空土于江上,曰:子美为牛肉白酒胀饫而死,葬于此矣。以此事闻。细究之下,“淹死说”的本质还是“为牛肉白酒胀饫而死”,只不过作者强调了杜甫是先坠江。相形之下,郭沫若别出心裁地提出了“毒死说”。他在《李白与杜甫》中指出:其实死于牛酒,并不是不可能。不过不是“饫死”,或“饱饫而死”,而是由于中毒。聂令所送的牛肉一定相当多,杜甫一次没有吃完。时在夏天,冷藏得不好,容易腐化。腐肉是有毒的,以腐化后二十四小时至二十八小时初生之毒最为剧烈,使人神经麻痹,心脏恶化而致死。加以又有白酒促进毒素在血液中的循环,而杜甫的身体本来是在半身不遂的状况中,他还有糖尿病和肺病,腐肉中毒致死不是不可能,而是完全有可能的。“病死说”则代表了大部分杜甫研究专家的意见。很多研究者都对“饫死说”和“醉死说”,进行了驳斥,这当中包括郭沫若本人。他们的主要依据为,如果杜甫是饫死、醉死,他就不可能写出感谢耒阳县令聂氏馈赠牛酒的长篇诗作。此外,他们还认为,唐人郑处晦的《明皇杂录》体裁是笔记小说,里面的故事有很大的杜撰成分,并不可全信。同时,他们还提出,杜甫在写作感谢耒阳聂令的诗作后,还写了《暮秋将归秦,留别湖南幕府诸亲友》、《长沙送李十一衔》《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等数首诗歌。不过,对这一点,郭沫若并不同意,他认为赠耒阳聂令的诗就是杜甫绝笔。虽然对杜甫的死因,一直都争执不下。但是,大家都有共识:第一,杜甫的身体状况一直不好。他四十多岁时,已是白发苍苍,看起来像是年过半百。此外,他还身患多种疾病,比如,肺疾、风痹、疟疾、糖尿病、胰腺炎等,时常发作,令他苦不堪言。他晚年的诗作对此提供了诸多佐证。《过南岳词条入洞庭湖》:病渴身去何,春生力更无。说明杜甫晚年可能患有糖尿病。《寄赞上人》:年侵腰脚衰,未便阴崖秋。说明杜甫晚年可能患有风湿病。《秋峡》:江涛万古峡,肺气久衰翁。说明杜甫晚年可能患有肺病。《哭台州郑司户苏少监》:疟病餐巴水,疮痍老蜀都。说明杜甫晚年可能患有温疟病。《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转蓬忧悄悄,行药病涔涔。证明他当时风病发作,半身偏瘫。第二,正因身体一直不好,杜甫对于治病和养生都非常感兴趣,懂一些药理、药性,初步掌握了一些医药知识。同时,为治病,他对玄门道术也发生过兴趣,曾修炼多年,与很多道士结为了朋友。甚至在年轻时,他还和李白一起去过王屋山,拜访过世外高人,想要学点长生之道,可惜功效寥寥。杜甫自述早年在长安有过“卖药都市”(《进三大礼赋表》)的经历,成都草堂期间,有过“乘兴还来看药栏”的诗句(《宾至》)。他经常去山上采药材,自己也会种一些,这样既能养生治病,又能节省开支。当然,因为贫困要维持生计,很多时候他采集到的名贵药材多数都拿出去变卖了。鉴于以上情况,郭沫若所言,说杜甫是吃了腐肉至死就说不过去了。杜甫其年59岁,又懂点药理,对腐肉能不能吃,理当会有正确的判断。综合分析,杜甫的死,应与耒阳聂令送来的牛酒直接有关。长期饥饿状态下突然暴饮暴食,再加酒水的刺激,身体电解质的失衡极易引起器官衰竭,或者直接引发胰腺炎发作,何况他本身就是个老病号,身体机能本就十分衰弱?从这个角度说,说杜甫最终是被撑死,是对一代诗圣极而言之的黑化,关键的原因是,杜甫在县令离开后,写下一篇长诗《赠聂耒阳》感谢他。这首长诗,决不可能一蹴而就,定然是费时写成。实在想象不出,杜甫在撑得十分难受且醉酒的情形下,是怎样写出这样一篇长诗的!其次,59岁的杜甫,不会不懂得长期饥饿后须渐进饮食的道理,也不会没有相关的自制力。但面对突然而至的牛酒,杜甫即使是正常恢复进食,他孱弱多病的身体,都极可能经受不了刺激,并进而引发病症发作,一夜过后死去,也并不奇怪。杜甫的一生饱经坎坷,有关穷困的经历和感受,是他不朽诗作的宝贵素材。所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都是诗人历经磨难的写照。最让人痛心的是,杜甫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曾写道:“入门闻号啕,幼子饿已卒”。小儿子饿死,让一代诗圣的心都在滴血。可惜,命运弄人,最终他自己却长期饥饿,因一顿牛酒引发疾病,撒手而去,同样令人痛心不止!附:《赠聂耒阳》杜甫自序:聂耒阳以仆阻水,书致酒肉。疗饥荒江,诗得代怀,兴尽本韵。至县,呈聂令。陆路去方田驿四十里,舟行一日,时属江涨,泊于方田。耒阳驰尺素,见访荒江渺 。义士烈女家,风流吾贤绍 。昨见狄相孙,许公人伦表 。前朝翰林后,屈迹县邑小 。知我碍湍涛,半旬获浩糕 。麾下杀元戎,湖边有飞旐 。孤舟增鬱鬱,僻路殊悄悄 。侧惊猿猱捷,仰羡鹤鹤矫 。礼过宰肥羊,愁当置清醥 。人非西喻蜀,兴在北坑赵 。方行郴岸静,未话长沙扰 。崔师乞已至,澧卒用矜少 。问罪消息真,开颜憩亭沼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网址:西蒙史话:一代诗圣杜甫真的是撑死的吗? https://mxgxt.com/news/view/732749
下一篇:当代年轻人已经牢牢掌握了应付亲戚
相关内容
西蒙史话:一代诗圣杜甫真的是撑死的吗?“诗圣”杜甫和唐朝王室是何关系?真相是什么
《大唐诗人传》:以诗言史读懂一代诗圣
杜甫因一顿饭而死的悲剧,值得每一个现代人警醒
唐代书法家李邕,为何会得到诗坛上巨星,李白与杜甫地赞叹呢
公元758年,唐朝举行一次诗词大会,被誉为诗圣的杜甫拿倒数第一
杜甫高水平的一首讽刺诗,世人经常引用,没点文化还以为是在夸人
【历史文化】李白杜甫的偶像,是这个四川人!
一个诗圣,一个诗仙,为何杜甫潦倒困顿,李白却能一生游山玩水?
杜甫和李龟年是如何相识的?杜甫为其创作《江南逢李龟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