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用自杀时才明白,梁山上真正的老大,不是宋江也并非晁盖

发布时间:2025-02-01 15:40

《水浒传》作为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为人们描绘了一个快意恩仇的热血江湖,108位英雄好汉聚集在梁山泊之中,相互之间肝胆相照兄友弟恭,北宋朝廷昏聩之时好汉便成为了敢于反抗不公的典型代表。

正是因为108位英雄人物齐聚一堂梁山才能变得热闹非凡,但是随着故事的发展好汉们开始分崩离析,梁山泊最终也不复当年的风采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宋江被毒杀身亡后毫无用武之地的吴用,也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临死之前或许他才恍然大悟,原来梁山真正的主导者既非宋江也非晁盖而是他自己......

十年寒窗苦读,一朝落榜成教书先生

《水浒传》分为很多个版本,我们大部分人所看到的《水浒传》多为简易版,此版本的故事中吴用是东济州郓城县东溪村私塾先生,从小就与晁盖相识相交并协助他智取了太师蔡京的十万贯生辰纲。

严格来说吴用也是一位失意的科举考生,他也曾十年寒窗苦读也曾想要封侯拜相报效北宋,可惜在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不懂的世道人情、没提前打点好关系,以至于被人刻意压制不得上榜。

更甚至考官还向皇帝进谗言导致吴用失去了科举考试的资格,也就代表着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时代,吴用成为了真正的“无用之人”。

如此才有了落榜的吴用回到家乡成为私塾先生,智取生辰纲后被迫上梁山,开始了自己在梁山泊上的军师的生涯,甚至主导了梁山泊一次次的格局变化。

梁山的前世今生

众所周知梁山在完成聚义之前一直就是江湖豪杰们的聚集地,从一个“土匪窝”到真正的“兄弟盟”梁山经历了一番曲折的历程与发展。

梁山的第一任寨主是“白衣秀士”王伦,王伦在上梁山落草之前曾是个读书人,只不过始终没能成功考取功名,只是个“白衣秀士”而已。

“白衣秀士”指的就是他的身份,“白衣”说的是没有功名的老百姓,而“秀士”表明他是个读书人。

王伦在多次科考无果之后,便对北宋朝廷产生了不满情绪,既然自己的才学无法得到朝廷的认可,便决定组织一股势力自立为王。

王伦选择的地点就是梁山,就这样他成为了梁山的第一任寨主。当时王伦手下还有两个帮手,一个叫“摸着天”杜迁,一个叫“云里金刚”宋万,此二人都是身材高大的彪形大汉。

王伦不像当时其他的读书人那样的迂腐,颇有一些英雄气概且善于笼络人心,否则的话两个人绝不会屈居于他之下。

林冲被高俅陷害持刀误入白虎堂因而获罪被刺配沧州,为了斩草除根陆谦设下毒计火烧草料场企图烧死他。

杀死陆谦的林冲雪夜奔上梁山,想要投靠在王伦的手下,然而王伦想到的却是如何保住自己的位置不被替代,他便让林冲纳投名状迫使其知难而退。

正是因为王伦心胸狭窄梁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火并,当晁盖带领吴用等人来到梁山时,林冲中了吴用的激将法杀死王伦,而后晁盖则成为了梁山新任寨主,这是吴用第一次使用阴谋改变梁山的大局。

吴用、晁盖与宋江

晁盖作为梁山的第二任寨主比王伦心胸气度要大得多,初代寨主王伦因心胸狭隘,始终忌惮新入伙的头领会对自己的领导地位产生威胁,在他的带领下梁山无法吸收新鲜的血液,发展可以说是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按照书中的描写王伦和杜迁宋万经常带领小喽啰下山打家劫舍,吴用在与阮氏三兄弟商议截取生辰纲的时候,阮氏兄弟还抱怨说打不到大鱼就,因为梁山一伙强人霸占着水泊不许别人前去打鱼。

可见在王伦的统治之下,梁山周边的百姓日子并不好过,随着晁盖上山取代王伦梁山也改变了原来的作风。

不仅开发了水泊供百姓打鱼还劫富济贫,约束手下各寨不许袭扰周边的百姓,同时将抢劫的生辰纲用来整顿山寨。

吴用和公孙胜的才智也在梁山得以发挥,梁山上下气象焕然一新,梁山广纳四海豪杰、劫富济贫并杜绝了霸占周边百姓产业的行为,梁山势力开始发展壮大起来。

正因为如此梁山泊才能在与官兵交锋时上下一心、大获全胜,然而晁盖虽然将梁山气象改善一新,但此时的梁山也只是独霸一方,官方对其也以“贼寇”视之。

宋江的到来让梁山再一次迎来了巨大的转变,凭借自身的人格魅力许多在其它地方落草的英雄豪杰前来到梁山投奔宋江,梁山好汉在他的感召之下完成了最终的集结。

第一次聚义厅排座位大多数好汉都站在了宋江一边,身为梁山之主的晁盖为了向众人宣示自己的主权,在攻打曾头市的战役中亲自率队出征,结果被毒箭射中毒发身亡。

晁盖去世宋江顺理成章地坐上了梁山的头把交椅,成为了梁山的第三任寨主,若是对这一段故事比较熟悉就不难发现,宋江能够成为山寨之主离不开吴用等人的力挺。

甚至于吴用还背叛了晁盖最初的愿景改聚义厅为忠义堂,自此之后梁山泊上再无兄弟情可言,有的只是一个目的“招安”(忠义堂三个字便是最好的体现)。

俗话说:“家有千口,主事一人”,宋江无论是文化水平还是眼界见识都要比晁盖略高一筹,梁山的气象随着寨主的更替而变化,他坐上梁山的头把交椅梁山的情况有所变化。

宋江十分注重招揽人才,这恰好给吴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他的阴险狡诈史上无二,所谓谋略无不是毒辣损招。当时,许多武将在朝廷当中非但没有受到重视,反而受奸臣陷害和排挤命运垂危。

对于这样的武将吴用和宋江都“伸出援手”,并将其吸纳到自己的阵营当中,梁山的势力也不断壮大。扮算卦道人诱卢俊义上山,设下阴谋诡计收服关胜......

在后来的日子里,吴用也多次协助宋江争取招安时机,并且指挥了战胜高俅、童贯的战役,总的来说招安之前梁上大局势的走向都有吴用的身影。

宋江的招安策略则是一种对朝廷的示好,他深知梁山虽然声势浩大但也绝不是朝廷官兵的对手,如果朝廷不断派出军队前来征讨梁山,以梁山的力量根本无法与之抗衡。

梁山起义军最终成功获得朝廷的招安,而后吴用辅佐宋江、卢俊义征伐辽国、田虎、王庆和方腊等,功成名就时被朝廷封为武胜军承宣使。

虽然梁山上竖起了“替天行道”的大旗,但是从朝廷的角度来看,这些身怀绝技的英雄豪杰始终都是社会的不安定因素,所谓的“替天行道”也只是行这些人心中的“天道”。

换句话说,这些人只会替自己的“天”行他们的“道”,如果他们觉得推翻朝廷也是替天行道,后果将不堪设想,直白而言梁山总归对朝廷则是巨大的威胁。

在这样的背景下宋江被害,吴用深感朝廷奸佞当道、恐刑戮及身,忠于宋江的他与花荣一同自缢于楚州南门外蓼儿洼宋江墓前,尸身葬于宋江墓侧。

总结

回首往昔,征讨方腊等战争的过程中梁山损失了不少人马,招安后宋江、卢俊义等人也因奸臣陷害而死,但这也是落草为寇的必然下场,即便不归顺朝廷他们也很难得以善终。

封建社会时期统治阶级始终宣扬“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观点,梁山作为反对朝廷势力的聚集点朝廷自然不会置之不理,即便在与朝廷的对抗中取得了胜利,要长期与朝廷对抗无异于螳臂当车。

更何况在招安之后,安道全、乐和、萧让等人被皇帝留用,还有一些人走上了另外一番道路,如果108将仍然在梁山落草恐怕结局也不会比现在好,所以宋江的这一做法有一定的高瞻远瞩之处。

不过,梁山这样的结局仍然让人难以接受,梁山泊众人苦心的经营毁于一旦,梁山众人没能摆脱被朝廷除掉的命运,成为了许多人心中难以过去的情意结。

人人都说宋江是梁山走向衰败的元凶,其实梁山泊众多好汉中“被逼上梁山的”多与吴用有关系,后期梁山的招安也能看到吴用的身影,如此观之吴用才算是梁山幕后最大的黑手吧!

作者施耐庵也从一开始就告诉我们,作为梁山的军师吴用即便足智多谋,也难逃那“无用”的结果,或许也是看到自己无论怎样苦心经营,都改变不了自身所面临的悲剧,吴用才会在心灰意冷之下选择自杀吧!

亦或者说吴用的死不是因为宋江被杀而死,而是因为他无法改变大局势,更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于悲凉中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网址:吴用自杀时才明白,梁山上真正的老大,不是宋江也并非晁盖 https://mxgxt.com/news/view/731935

相关内容

原创直到吴用自杀前一刻,他才醒悟,梁山真正老大一直都不是宋江
吴用是晁盖死党,为何要背叛晁盖投奔宋江?真相并非表面那样简单
吴用自尽前才突然明白,梁山真正老大,不是宋江,不是卢俊义
吴用本是晁盖嫡系,为何宋江上山不久便倒戈依附宋江!
《水浒传》中,梁山泊真正的老大到底是谁?并非是宋江
宋江喝下毒酒前才恍然大悟:原来梁山泊真正的老大,并不是他自己
直至宋江喝下毒酒时,大家才看明白,梁山真正的老大另有其人
水浒传中,若能看懂花荣梁山射雁那一箭,就能明白晁盖是怎么死的
《水浒传》:破窗效应理论,揭开了晁盖在梁山大权旁落背后的真相
水浒传中,若看不懂花荣梁山射雁那一箭,就不明白晁盖怎么死的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