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个性化:网络暴力现象背后的科学解释

发布时间:2025-01-08 18:28

杨笠在上《脱口秀大会》时说:“在一场求婚里真正开心的只有路人,因为跟他们没有关系,他就没有任何心理压力。”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的例子,比如说网络暴力等。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虽然有很多谴责和制止的声音,但是这种现象依然存在。是因为有些人素质就是低下,或者其实还有什么其他原因?

心理学中有一个名词叫“去个性化”。去个性化,又叫个性消失,是指个人在群体压力或群体意识影响下,会导致自我导向功能的削弱或责任感的丧失,产生一些个人单独活动时不会出现的行为。

这就能解释为什么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学生也会因为某个当红明星成群结队地在网络上与另一群粉丝对骂。

为什么在网络上这种现象特别多?

首先我们要了解到去个性化的外产生因素:

外部因素 1、匿名性:生活中在群体中的人既有代表群体的一面,也有代表个体的一面。当以代表群体的一面出现时,因为可以匿名,使他人难以辨认个体的真实身份,这样就助长了个人的冒险心理和侥幸心理,那就很可能做出些不受规范约束的行为。

2、责任分散:一个人单独行动时,往往需要从道德伦理和社会规范角度考虑自己的行为,但由于在群体中的个人会觉得他对集体的行为是可以不用负责的或至少责任时落到群体身上的,所以能够将自己的责任迷糊或分散,所谓“法不责众”,甚至可以把责任推卸给别人。

内部因素 3、群体的淹没性:群体中的成员活动往往不是以个人身份出现的,以群体形式出现会产生群体淹没性,即群体成员越无个性特征,个人的自我感觉就越少,行为也就越缺乏自我控制。

上文都在批判去个性化消极的一面,但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去个性化也有其积极作用。

如果你是个比较内向、胆小、孤僻的人,你希望能够改变些,那你不妨多参加一些热闹的活动,在嘈杂热闹的环境中你也会不由自主地被环境带入,表现出自己不同的另一面。

如何降低去个性化的消极影响,这便是我们下一篇探讨的名词——社会角色。

网址:去个性化:网络暴力现象背后的科学解释 https://mxgxt.com/news/view/699999

相关内容

网暴为何层出不穷?心理学解读暴力背后的原因
小布丁网络梗词含义及解释
留几手回应性取向传言,已报警,澄清真相背后的网络暴力与误解
杨洋吃瓜引爆网络!明星私生活背后的“吃瓜文化”现象
网络暴力与情绪的社会维度
水牛网络梗词含义及解释
网络暴力成因复杂,应避免随意关联、泛化和滥用
网络舆情分析是什么?揭秘其背后的科学与艺术
我们与恶的距离:谁来扼守网络暴力的阀门
全网黑:明星背后的网络暴力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