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平遥》再现尘封历史 观众更像探险
《又见平遥》
观众边走边看,表演者会深入人群之中,甚至与观众对话,让观众有机会成为戏剧的一部分。
《又见平遥》
王潮歌
撰文/王威斯 颜霜霜 郭宇昕 摄影/黄辉
古寂的城墙,布满裂纹的城砖,平遥古城,是我国现存的四座完好古城之一。可隔着2700多年历史,我们可以走进平遥古城,却很难走近这座城。那些尘封的历史,是人们与城之间,最远的距离。而《又见平遥》,想要弥合的,正在于此。她让你穿越古今,亲手捡拾祖先生活片段,与古人对话,一起经历一段寻根问祖的传奇。
山西省平遥县,一座以黄土和瓦作为主要语汇,融传统与现代于一体的沙瓦剧场,以下沉地基6米的谦卑伏在巍峨的古城墙下,向古老的民族致敬,向中国人血脉里传承的文化致敬。这是为《又见平遥》大型情境体验剧专门设计、建造的剧场。
剧场内部有着繁复和奇特的空间分割,完全不同于传统剧场:没有前厅,没有主入场口,没有观众席,没有传统舞台。观众从不同的门进入剧场,在80分钟的时间里,步行穿过几个不同形态的主题空间。观众边走边看,表演者会深入人群之中,甚至与观众对话,让观众有机会成为戏剧的一部分。对观众来说,这不是一次表演,更像是一次探险,一次回溯,走进100多年前,走进祖先生活的片段里,去“呼吸可闻”地触摸这块土地上“人”的德行和仗义。
走在平遥的历史里
“你知不知道今年是哪一年?光绪六年!”闲逛于王潮歌[微博]的《又见平遥》清末繁华的“平遥古城”内,频频被不期而遇的“古人们”询问着意想不到的问题。百多年前的历史,就那么突如其来地,跃然眼前。有同兴公镖局232名镖师,也有惠字号的东家赵易硕,还有平遥人的仁德……观众一边走着路,一边跟随百年前的平遥人寻根问祖。“各位游客,请看这边!”观众瞬间又变身为现代游客,隔着时光,聆听导游误读的故事,围观尘封的历史。说是情境体验剧,更像是亲历一次古今穿越。“我们很少这样去看一个演出,这更像一个博物馆,或者说,更像一回穿越。我们有时像一个看客,有时又像亲历者,在一个又一个互不关联的场景中,捡拾祖先生活的片段。”在总导演王潮歌看来,情境体验剧就是要给观者这种多元的感受。
这一次,她不是要一种畅快、唯美的表演,而是一次探险,以一条古街为牵引,设计观众为亲历者,亲手捡拾祖先生活的片段:镖局、赵家大院、街市、南门广场……串连这些纷繁的碎片,逐步梳理故事的倪端——平遥城票号东家赵易硕抵尽家产,要去沙俄保回票号王掌柜的唯一血脉。同兴公镖局232名镖师同去,7年过后,赵东家本人连同镖师全部客死他乡,王家血脉得以延续。“平遥人做的不是生意,是德行;救的不是性命,是血脉!”剧中,一名镖师魂归故里后所发出的这句感慨,令现场观众唏嘘不已。
故事仍在继续,我们继续前行,剧幕的最后一场是舞台剧,回归了几个问题:您贵姓?您从哪儿来?您的祖先是做什么的?您记得您的爷爷、太爷爷的名字吗?他们会为了抚育您倾尽家产吗?在您的血脉里,也会流淌着这么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吗?我们每个人都有姓氏,都有祖先。你是否也想穿越回去,循着我们的根脉,看看我们生从何来?
TIPS “又见”与“印象”
著名的“印象铁三角”——张艺谋、王潮歌、樊跃已共同打造了《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印象·西湖》《印象·大红袍》等7个“印象”系列山水实景演出。其中,仅《印象·丽江》一个作品,2012年接待观众200万人次,收入超过4亿元。
不过,《又见平遥》没有再使用“印象”二字,主创人员中也不见张艺谋的名字。对此,王潮歌称:“我们合作了10年。这次我们希望大家有一个具体的分工,比如这次平遥是我的主场,樊跃导演和我共同策划,张导就先去忙他的电影了。这次他俩‘轮空一回’。”面对和张艺谋“散伙”的质疑,王潮歌很干脆地回答:“当然不能了,还是一家子。”
为什么在“印象”品牌炉火纯青的时候,不再使用“印象”二字,而用“又见”?对此,王潮歌解释,“又见”是与“印象”并行的一个全新品牌。“我们希望能够有不同的演出品种让大家欣赏,实景演出叫‘印象’,室内演出叫‘又见’。”
观众边走边看,表演者会深入人群之中,甚至与观众对话,让观众有机会成为戏剧的一部分。
出戏话平遥
走出沙瓦剧场,从100多年前回来,抬眼是2700多岁的古城墙。顿时,这座沉寂的古城变得鲜活。城墙不是城墙,院落也不是院落。它的一砖一瓦、一事一物,无不在诉说着那个时代的故事。
被误读的平遥晋商
山西盛产煤,以至于一想到山西商人,便是唯利是图的煤老板,这真可以算是对山西商人的最大误读了。晋商,自古以“义”立商,讲究“诚信”。正是在以义制利的指引下,晋商在明清两朝发展壮大,步入最辉煌的时期,晋商票号商路遍布全国,八国联军侵华索款,慈禧太后竟然要向晋商乔家借钱还债。明清时期,平遥是晋商的大本营之一,多少晋商坐镇平遥,一度有“中国的华尔街”之称。
平遥地处山西腹地,晋商贸易遍布全国,少不了长途运送,这就多了不少风险,因而镖局随之兴起。镖局是随着长途商旅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旧式保险业,收取一定的费用,押运雇主的大宗货物或银两到较远的地方。平遥有许多镖局,规模也比较大,有华北第一镖局、中国镖局等,从名字就可以看出规模不小。镖局立身之道,无非“武”和“义”二字。有武才能安全押镖,有义雇主才敢放心。在平遥镖局的历史上,无数镖师为安全运送雇主的钱物出生入死,甚至殒身不恤,其原因,不正是一个义字吗?
不带“面”字的面食
《舌尖上的中国》唤醒了几多饕餮梦,纪录片第二集“主食的故事”更着重介绍了山西面食。地处山西的平遥,面食除了制作精细,吃着可口,还有三大特点:一是花样多,一面百样吃,炊手能做近百种面食;二是用料广,白面、红面、豆面、荞面、莜面、玉茭面、米面多种杂粮;三是能蒸、煎、烩、煨吃,凉拌吃,还能煮、炒、焖吃。另外它们名字很有意思:切板板、蘸片片、圪朵朵、河捞捞、喔喔饭、炒碗秃、擦圪蚪、拔烂子、掐圪瘩,名字很奇怪,还都不带“面”字。
平遥俩“三宝[微博]”
东北有三宝:貂皮鹿茸乌拉草。平遥还有俩“三宝”:牛肉漆器长山药,以及浓缩平遥文化的三个符号——古城墙、镇国寺、双林寺。它们通过不同的形式展现和传承平遥悠久独特的历史。
那些尘封的历史,是人们与城之间,最远的距离。而《又见平遥》,想要弥合的,正在于此。真正让你“又见平遥”。
对话王潮歌
你有姓氏,一定有来路
王潮歌
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电视导演专业。曾执导过数十部舞台剧。被誉为中国最具创新精神的导演。与张艺谋、樊跃合作的《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等“印象”系列大型山水实景开创了中国实景演出之先河。此后三人也成为导演界当之无愧的“铁三角”组合。
Q:为什么选择镖局作为故事的背景?
A:说一个地方就得说它的特点,山西、河南、山东、陕西都属于中原文化,生活习性都相近。但是镖局、票号属山西,别的地方有,就山西最厉害!山西就平遥最厉害,其他哪儿都不能复制。另外票号是兑付,你能信任他,才把钱交给他。山西人能做这个,他的基础是诚信、厚道,我就是想通过这个讲平遥城的仁德,讲山西人的仗义,甚至中国人的德行。
Q:这是针对当下的提醒?
A:我不喜欢当下很多社会风气,比如用钱来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小时候,父母教育我做好事不留名,做完好事回家后很高兴。而现在观念不同了,看到路上一个老太太倒了都不敢扶。我特别不喜欢这样的价值观,我要反着来!拿你的命来换一个你都不认识的旁姓人的命,镖局232人没有一个人认识王家人,全死在路上。去还是不去?必须去!因为我是讲德行的人,我仗义,所以必须去。这样的价值观在老祖宗那里是非常清楚的。
Q:您这个穿越与其他穿越有什么不一样?
A:影视剧里有些穿越跟你没有关系,跟观众没有关系,是主角穿越,是时间穿越。我的这个戏想让您穿,让每一个进来的人自动穿,或者你爱穿不穿,你可以不穿。使用穿越并不是一个炫技,而是希望观众在古今之间思考你是谁,并对自己的祖先、对自己从哪里来感兴趣。
Q:较之传统的演出模式,《又见平遥》将整座“平遥古城”当做了流动的舞台,怎么想到用这种方式?
A:之前我有一个作品《印象·大红袍》,我和樊跃两个人在武夷山做了一次演出,所有观众席2000个人在一个圆的盘子上坐着。整个观众席旋转365o,你坐着不动,带着你转,真正的实景是全方位看见了,这个突破在当时是历史性的。从那时起心里就埋下了这一概念。我们不断地给观众机会让他参与进来,真正互动出现的话非常完美。
Q:寻根有很多方式,为什么选姓氏作为戏的主旨?
A:只有姓氏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而且姓氏是第一代表。我并不是要阐述不顾生死保血脉有多好,是为了和观众互动“你一定有姓氏,一定有来路”。我们的年轻人特别希望知道自己向哪里去,要什么样的成功,要挣多少钱,要娶什么样的老婆。但是你知道自己从哪里来的吗?你了解你的姓氏吗?你考寻过你的祖先,探究过你血脉吗?希望你想想你是怎么回事,追祖寻源,提出一个重的设问,用心灵的设问。
网址:《又见平遥》再现尘封历史 观众更像探险 https://mxgxt.com/news/view/694557
相关内容
又见平遥情景剧,究竟又见了什么?王潮歌打造“又见平遥” 系北方首部印象实景剧
专访王潮歌:《又见平遥》的颠覆与意外
沉浸式“她”探案,更像互动式探险
《钦探》:在历史真相和虚构小说之间
再次见到《又见逍遥》已迈向国际舞台!
王跃文推出首部历史文化随笔集《走神》: 故事高手写给大众的历史书
文化观察|历史剧:无真实何来艺术?
史铁生文学经典化历程初探
尘封观娱:何其荒诞,吴京一家的国籍竟然比其爱国情怀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