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一些“学霸”有着《生活大爆炸》中“谢耳朵”式的天才思维,也有普通孩子难以体会的社交障碍。他们经常被人调侃,“学霸的世界我们不懂”。(12月15日中国青年报)
一提到“学霸”,许多人马上会联想到“不善言辞、拙于交际、只知闷头学习读书”等关键词,进而形成对“学霸”的负面认知体系。爱学习,会考试,不管是“学霸”还是“考霸”,都不应是一个贬义词,至少应该是个中性词。所以,“学霸的世界我们不懂”之类的调侃之语,折射出的是双方认识上的差异或关注点的不同。
当然,如上述报道中所提到的问题,一些“学霸”也有普通孩子难以体会的社交障碍,这种社交障碍显然也需要正视和消除。但是,这里的社交障碍,和学生的“学霸”身份到底有无必然联系?在我看来,两者虽互有影响,但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有专家指出,这种社交障碍是一种在医学上被称为“阿斯伯格综合征”(简称AS)的心理疾病。历史上,牛顿、爱因斯坦、贝多芬等名人均是“天才病”患者,比尔·盖茨、台北新任市长柯文哲,也都被认为具有AS的症状。
显然,如果因患病而有社交障碍的“学霸”需要积极就诊治疗,如果不是AS患者但由于某种原因也存在社交障碍的“学霸”,可以通过自我矫正来逐渐改善自己的行为特征,直至顺利融入社会,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
笔者以为,进行自我矫正的关键是要努力摆正那颗不顾一切、超越一切的“排他心”和“执着心”。有的“学霸”由于家庭背景、生活环境、成长经历、高考压力等因素,产生了“零和思维”,认为自己好和别人好不能兼得。在这种思维模式支配下,往往会产生强烈的私心,视别的同学为对手甚至以邻为壑,久而久之,就会出现社交障碍。
心病还需心药治,有这种社交障碍的学霸应该懂得:除了自己要勇往直前、勇攀科学高峰,还要善于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和体会,与同学合作进步,共同成长。这样才能在学习好的同时,摆脱社交恐惧,使自己变得更强大,收获更多精彩与喜悦。
(作者杨红星,蒲公英评论独立评论员,文章第4次入选“锐评”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