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真正源头,其实与婆罗门教有极大关联
众所周知,佛教产生于古代的印度,然而佛教在印度产生后,不到几百年的时间,就几乎在印度本土消亡。佛教几经周折,传入中国后,却在中国大受欢迎。很多人对于这个现象,百思不得其解。有的人认为这是偶然现象。
这个世界上的事情,当它发生了,就必然有它的理由。佛教也是如此。中国人之所以对佛教如此热衷,表面上是人们喜欢修心向善的一种结果,但在更深层,也存在着它的必然性。
佛教是在2500年前,由古代印度迦毗罗卫国的太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立。在那个时代,人们普遍信奉的是古代婆罗门教。在当时,婆罗门教无论是在民间还是在修行界,都拥有绝对的权力。作为种姓制度的最顶层,婆罗门教的领袖,拥有绝对的权威。
当时,婆罗门教所信奉的是迦叶佛以及湿婆还有梵天。说到这里,顺便提一句,很多人以为释迦牟尼是当今世界成佛的第一人,其实不是。释迦牟尼成佛,也有他的更深层来源。因为婆罗门教所信奉的神当中,就有佛的形象。
这么一说,可能很多人就明白了。释迦牟尼佛虽然修成得道,但是他修成的概念,以及成佛的叫法,其实都来源于古代的婆罗门教。
根据英国学着渥德尔所著的《印度佛教史》中记载,在佛陀成道之前,婆罗门教中就有一部分婆罗门们信佛。只是,他们对佛的信仰,已经沦为婆罗门教的最末流。真正主宰婆罗门教的,主要是对梵天的信仰婆罗门。
信仰梵天的人当中,深信只要供养梵天,就能解脱生死。为了达成这个目标,他们就大量的献祭,以供养梵天等诸神。而佛教中所讲的供养、布施等等,也都来源于婆罗门教。
佛陀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菩提之后,看到婆罗门教的诸多弊端,认为婆罗门教已经无法真正让人得到真正的解脱,于是便出来传法,做普度众生的事情,以此希望众生能真正做到离苦得乐。
佛陀讲法的对象,从最初的五人(有人说是他的五个侍卫),一直到后来的不计其数。在传法的过程中,由于大家都在一起修行,于是便成立了僧伽团。这便是最早期的佛教。随着信仰佛陀的人越来越多,僧伽团越来越大,因此成立了佛教。在佛教形成的最初,人们没有“佛教”这个概念。人们为了区分佛陀与婆罗门教,便将佛陀所传的教法,称之为佛教。佛教的出家人主要在精舍中修行,平时也外出弘扬佛陀的教法。比如托钵,将佛陀的话语,告诉更多的人,让人们与佛,结下善缘。
佛教的核心教义,便是让人脱离诸般苦。佛陀认为,人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放不下。一切众生都具备这八种苦。一切众生,本不应当生活在苦中。佛说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也即是说,一切众生,本应当向佛一样的活着,没有苦,全都是幸福的事情。但是众生有了贪嗔痴之后,便使自己被贪嗔痴所缠缚,无法离苦得乐。
根据史料记载,早期的婆罗门教,也是来自于佛的传承,但是在历史的流传过程当中,婆罗门教逐渐走入了末法,甚至人们已经忘记了婆罗门教,本是信奉佛的一个宗教。关于这一点,在印度最古老的经典《吠陀经》中,可以略知一二。甚至在婆罗门教的雕像中,也有许多佛像的形象。可以说,当时的婆罗门教,其实本就脱胎于上古的佛教。
当时的婆罗门教,一部分修行者,热衷于各种享受。认为人生,就应当享受。身居社会顶层的他们,物质生活极度丰富,所以他们的生活,极度的奢靡。而另一部分修行者,却过着极度苦行的生活。佛陀早期修行的时候,也是以极度苦行的方式,来要求自己。
佛陀开悟后,发现过度享受、过度苦行,都无法让人真正得到解脱。因为一个人无法脱离贪嗔痴的束缚,来源于一个人的妄想执著。只要一个人将自身的妄想执著去掉,就能见性成佛。为了让人们不走极端,佛陀就讲述了一种全新的修行方法:中道。
中道,也是佛陀传法的核心教义。中道的核心理念,就是让人们随缘修行。该是你的,你就得,不该是你的,也不执著。无论过度的享受,还是过度的苦行,都无法改变一个人的修行境界。人们通过实践,发现佛陀所说的中道,的确比其他的方法,更有利于自己的修行之后,都纷纷脱离婆罗门教以及其它的宗教,改而进入佛教中修行。
比较著名的就有舍利弗、目犍连、大迦叶等等,在信佛以前,他们都是忠实的婆罗门教的拥护者。等到认识了佛陀,他们才发现,佛陀所说的修行理念,才是真正让人得解脱的“不二法门”。
虽然佛教在印度产生,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佛教逐渐在印度消失。在消失之前,通过到处游方的比丘们传入中国,而中国人一旦接受了佛教之后,佛教就在中国深深地扎下了根。
有很多人不理解,作为印度产生的一种佛教,为什么会在中国如此兴盛?
同样作为一个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古老民族,中国人并不缺少自己的信仰。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就有各种神灵的信奉。甚至在当时,还有道教在流传,中国还在盛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理念。
儒术,也被称为儒教,是中国的孔子所创立,而孔子,与释迦牟尼佛是同时代人。作为最多人相信的儒教,其实从很多方面,都是不谋而合的。
在古代,儒家讲究为人要“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中庸思想。而它的最高境界,便是至德。这与佛教的中道,与其修心向善的特征,其实并无多大区别,甚至是一致的。
不仅是儒教,很多人发现,佛教与中国的道家思想,绝大多数保持着一致。佛教讲空,道家讲无为。当人们有了这些思想基础,再转而去信奉佛教,至少没有了抵触心理。
思想上没有了抵触心理,再加上在佛教传入初期,许多皇帝都非常推崇佛教,由此,民间也逐渐有了系统的信仰。
那么,佛教为什么会在中国如此兴盛呢?这与中华民族的本身特征习性有关。
中国人有句话,叫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历史的演变中,中国人将这句话,发挥到了极致。
中华民族是一个带有极大包容性的民族。它不仅善于保存自己的特点,对于外来的文化,也善于吸收、转变,直到将外来的文化,转变成为自己民族的一个特点。而没有转化的,则会被完全抛弃掉。一旦外来的文化,被转化为自己的东西之后,中国人就不会再认为它是外来的文化,而承认为它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了。
佛教在中国的流传,也历经了诸多的演变。
最先传入中国的时候,佛教仅仅只是用于自身解脱,所供奉的也仅仅只是释迦牟尼佛。随着时代的变迁,佛教在中国,逐渐由单一的世尊供奉,变成了诸多的佛、菩萨的信奉。能接受这种变迁的,就被称之为“大乘佛教”,其核心理念,由自我解脱,演变成为“度己度人”的菩萨道。
而不能接受这种变迁的,则一再往南迁移,就变成了现在的“小乘佛教”,仅仅将佛法,用于自身的解脱。
而改变成大乘佛教之后,中国人就不再认为佛教是印度的。除了佛陀是在印度出生,其它的一切特点,都已经变成了中华民族的一部分了。这一点,从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可以看出它的演变特征。
从最早的敦煌莫高窟的佛像造像,带有极明显的西域特征,比如高鼻梁、高眉骨,脸部修长,逐渐到云冈石窟中的造像,很大一部分,是按照汉族人的特征所雕刻。到了龙门石窟,也就是在武则天时期,其中主要的造像“毗卢遮那佛”的造像特点,已经完全变成了汉族人的特点。
也就是说,在历史的演变中,佛教已经完全融入了中国本土,已经完全是中国的佛教了。这也是它为什么会在中国兴盛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个原因,完全是基于人们的思想意识,在思想中,完全认为它是中国的一部分了。
本文由百家号/水往云来原创并仅在百家号独家发布!
网址:佛教的真正源头,其实与婆罗门教有极大关联 https://mxgxt.com/news/view/673043
相关内容
南怀瑾:中国佛教发展史略 佛教与印度固有文化的关系南传佛教与泰国佛教的关系
茶与佛教
黑海东头望大秦:亚欧佛教、宗教交流与合作
舍利供奉:塔与佛教的关系
明星信佛,却又绯闻不断!北大教授:大部分佛教徒是盲目的
“道教的神仙”和“佛教的神仙”有什么区别?看后你会恍然大悟!
王维:佛教的人生 人生的佛教
猫与佛教的关系
元宵节与佛教的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