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明星接连被曝出“大瓜”,追星问题也凸显出来。与以往提及追星即联想到“疯狂”“脑残”不同,如今“流量明星”与“饭”之间无疑已发展了全新的关系。今年以来,饭圈的崩塌肉眼可见。
饭圈乱象,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可以招摇过市了。
1、追星狂热从来就不是什么新鲜事
粉丝现象自古就有,不同时代的人有着不同时代的背景,不同的心理,不同的诉求,但凡喜欢一个偶像,当然会情不自禁地想与周遭的人分享、讨论,并从中获得满足。而且那时为粉丝们疯狂起来的无节操程度,比起现在也毫不逊色。
高举双手、为偶像打call的粉丝文化,粉丝作为一个群体,甚至一种文化,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大约是从2005年大热的选秀节目《超级女生》开始的。由于赛季的设定,粉丝第一次可以用手机投票的方式,去左右比赛的胜负,从而导致不同选手的粉丝之间,出现了大量的交流和冲突,极大地丰富了粉丝文化在中国的图景。
当年一个黄日华不知迷倒多少少女,远在英国的少女张曼玉看了《过客》后为了要他签名飞到香港,受他吸引报考TVB艺人训练班的年轻人里有几十岁的刘嘉玲。可见,当时偶像对粉丝的影响主要在传播正能量。
我完全能体会沈大成笔下粉丝对偶像的那种爱之细水长流、静水深流。因此,当我们有时路过体育场,刚好遭遇提前N小时聚集准备,等待入场迎接又一次集体洗礼的年轻面孔,或许也应当忽略夸张的荧光板和叫人肉麻的直接表达,尝试着去理解当事人之于粉丝们的正面意义?
2、偶像=意识形态的年代
当年Super Junior已经刷新了小编对偶像团队人数上限的人,究竟要怎么来看待一个组合就是一个加强连的“48系”人海战术呢?即便是岚、EXO这些5-12人的标准男团与差不多编制的韩国女团,对于从小只能分辨“小虎队”与“四大天王”的人来说也依旧构成了挑战吧?
以前梅艳芳和张国荣合唱《芳华绝代》:“唯独是天姿国色不可一世,天生我高贵艳丽到底。颠倒众生,吹灰不费,得我艳与天齐”。一派君临天下的霸气。对于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的要数遍地开花的“48军团”,它的终极养成系玩法,似乎让平方的外形、笨拙的舞步,甚至制造出大型车祸现场的歌喉,都已不再重要,反倒是那些流过的汗水、努力的姿态,瞬间补货了万千喊出“如果能让XX追求梦想,花点钱又算什么”的充值玩家,与动辄靡费巨万只为投票的“筑梦师”相比,可以说“没有投票就没有一切”。握手会上,宅男粉丝也会对偶像实惠地表示:没啥多说的,一句话,投票!
港台地区娱乐界的发展比内地要早,所以现在提及上个世纪的娱乐记忆人们脑袋里想到的总是相似的那几个名字,但这些年由于经济发展网络文化开放等方面的因素,内地很快奋起直追,加之市场广阔,现在两边的位置已经反转过来了。
3、李宗盛的歌,言承旭的颜
听到粉丝这个字眼,很多人都会下意识地皱一皱眉头,大众已经习惯认为,粉丝是狂热、非理性的追星族的代名词。
随着中国娱乐产业的崛起,追星不局限于少男少女。对个人来说,我知道一个言承旭的资深饭,应该可以算是阿姨级别,她能查询到航班信息去跟飞机,坐在边上静静地观察偶像如何吃飞机餐,如何睡觉……表面上她完全没有小女生的兴奋与眩晕,与那些蹲机场举着牌子喊口号的粉丝完全不同,至于各种粉丝包飞机去看偶像、宾馆包房间为偶像熬补品、巨资送偶像豪车的事,也已经见怪不怪了。
在粉丝的内心喜欢一个偶像都不能从心所欲,还要顾忌别人的眼光、世俗的评判,那还真是没劲透了。李宗盛有一首《鬼迷心窍》,小编觉得正是对粉丝迷恋偶像的写照:“有人问我你究竟是哪里好,这么多年我还忘不了。春风再美也比不上你的笑,没见过你的人不会明了。”
而在当今,那些能够不断制造话题、凝聚粉丝的人物,通常被我们称为“流量明星”。而他们是文化工业里最有价值的“商品”之一。比如当年红极一时的《流星花园》中诞生过的花泽类和道明寺,甚至多年以后还会有人特别撰文怀念,表示他们几乎各自撑起了理想男性的半边天,那种“贵公子帅”和“愣头青帅”,说过的好羞耻的台词,都是至今无人来超越的存在。钟情哪一个,是困扰过你整个青春的问题吗?
可以看出,直到互联网兴起之前,追明星都是一个单向的行为。观众们被动地接受偶像的一切信息:照片、海报、音乐、电影、新闻资讯……
所以说,粉丝对明星的追捧,其实还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一方面,人们会根据自己的审美趣味出发,由衷地喜欢一些东西、一些人。他们为购买鹿晗的周边产品花钱,就像漫威的粉丝会买票观看漫威推出的每一部电影花钱一样,都是互动的消费行为。
另一方面,人们通过“粉”流行文化和小鲜肉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于主流的一种反抗。
4、粉丝可以决定偶像命运的时代来临
什么是选秀节目?我们在选秀节目中看见的只有草根,也就是和你、我、他一样的普通人。选秀节目仿佛在说,你看,你也可以成为明星。
平民偶像选秀的有趣之处在于大家觉得“肯定不行”的不起眼女生陡然实现“大变身”。在中国早期出现的养成系偶像“超女”“快男”节目上,一开始就倍受瞩目的厉娜哭着半途下台,而原本不起眼的尚雯婕一步步出人意料地夺冠。谭维维别不服气,选秀就是要看丑小鸭变身才有意义。
团队成员多了,如何出挑?组CP是一条出路。所以不要看不起小圈子、小众、怪路子……和过去广撒网式的明星宣传营销不同,今时今日的粉丝经济“精确度”大大提高,小圈子化操作不仅受众目标明确,且粉丝忠诚度高、购买力强,有一种稀缺性拥有感。
这种新型的偶像模式除了模糊、拉近了粉丝和偶像的距离之外,也使得一个个利益共同体抱成了团,集结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群体:粉丝团。
这也就是后来为人熟知的“饭圈”的雏形了。
5、资本给粉丝挖了个“投钱黑洞”
不过,对于消费体系来说,粉丝与其说是一种文化,不如说是一种经济。数字文化领域学者凯文·凯利曾说过:
“任何从事创作或艺术工作的人,例如艺术家、音乐家、摄影师、工匠、演员、动画师、设计师、或作者等,只要能获得一千位忠实粉丝就能维持生活。”
这句话在微博时代显然更容易实现,而且我们可将它反过来理解——只要你拥有了一千位忠实粉丝,就能在维持生活的前提下作一个明星了,更不要提一万、十万名忠实的粉丝了。
在如今这个年代,明星不叫明星了,应该叫“爱豆”(偶像,英文idol的谐音)。和爱豆同步进化的,是饭圈的规模化和分工的多样化。
巴赫金在“狂欢理论”中指出,人们在狂欢期间可以尽情放纵自己原始本能,与他人一起纵情欢乐,开怀畅饮,狂歌狂舞。
粉丝们会在舞台前热情应援,期待与偶像的近距离接触。他们也依靠交互性极强的社会化媒体平台,形成偶像的后援团。这些狂欢的行为能让他们暂时抛开现实生活中的压抑和烦恼,释放内心的情绪。
在美剧《生活大爆炸》里,几位粉丝为了购买一把和《星球大战》电影里一模一样的激光剑来收藏,不惜花上几百、几千美元,足见周边消费的巨大潜力。
对于偶像背后的经纪公司和广告商来说,周边商品销售可谓无本万利,这种购买行为根植于粉丝的情怀,而不是理性的判断。于是,为了能够不断从粉丝群体获得商业利益,大公司、大品牌纷纷找流量明星代言自己的产品,不断生成新的周边产品,形成持续性的消费的效应。
但与此同时,社会对偶像的批评也接踵而至,舆论普遍指责现在的偶像才华、唱功、演技不如以往,似乎比起张国荣、刘德华、张学友这种影音双栖且口碑俱佳的明星,实力和艺术造诣均有所欠缺,他们往往只是“空有一副好皮囊”,却难以交出令人满意的艺术作品,就如同工厂流水线上赶工制造出来的产品一样,质量、水准都无法和传统手工制品媲美。
偶像吸引人的还有性格,以及今天常说的“人设”。粉丝欣赏并憧憬这样的“人设”,还有,漂亮面孔常有,但优质偶像罕有,那些磐石无转移的铁杆粉丝,她们需要长久的注视观察才能放心地给出持续的热情。
至于周杰伦?我觉得中国能红出来捞钱的超级爱豆基本都没啥叛逆激进的,靠“完美人设”来做一个成功人士,走入资本市场,就必须对外维持一个特别四平八稳的形象,哪怕是无趣的。
至于工业化大批量的偶像,我觉得每个时代都有类似想突围的群体存在,他们仍旧属于草根代表。就好比博客时代的博主,选秀时代的杀马特,直播年代的主播,娱乐狂欢里从来不缺各种“明星制造”。但是,就像超市里的薯片一样,竞争激烈,花样繁多,但大众消费的量是有限的。红不起来的偶像,就像卖不出的薯片一样。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