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直播间虚假宣传难以分辨?专家建议对有剧本的直播进行标识

发布时间:2025-01-05 22:41

 尊贵的用户,已为您跳过广告

 您上次观看至-:-处,已为您续播

正在加载 视频播放器。

央视网消息(记者/杜安琪):直播间购物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的消费选择。直播画面里鲜活的卖货现场,喜欢的主播介绍商品时的热情,直播间粉丝热闹的购物氛围,成为很多消费者在网络直播间下单购物的理由。

但是,有些直播间营销“套路”很可能涉嫌虚假宣传。设计直播剧本和话术、捏造主播人设、摆拍卖惨视频……这些不恰当的营销方式,不仅容易诱导消费者对主播销售的货品产生误解,买到不想要的商品,而且可能属于违法违规行为。

直播套路和虚假宣传的边界在哪里?直播间虚假宣传是否有办法识别?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讲师董晨宇解释说,直播虚假宣传的问题涉及到了互联网经济的本质。直播带货有很强的情感连接的属性,导致直播经济的落脚点往往是冲动消费。主播讲述的个体奋斗微故事加成了商品的吸引力,从产品亲密提升到了一种人格亲密,构成了冲动消费的一个关键点。

北京大学互联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田丽分析称,经过导演的直播并不是真实生活的记录,也不符合用户对平台的预期。网络主播利用这种认知误区营利可能构成欺诈。用行业监管的方式把有别于记录生活的直播标识出来,可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新闻+》记者:为什么有的主播会通过立人设、卖惨直播吸引消费者?

董晨宇:“立人设”这个问题涉及到了互联网经济的本质。首先,互联网打破了空间和时间的局限性。这种打破的一个代价是消费者没办法亲身接触卖商品的人,也就让卖家操纵自己形象的可能性和便利性变得越来越大。

其次,互联网经济,尤其是直播带货,有很强的情感连接的属性。这导致整个经济最后的落脚点往往是一种冲动消费。消费者其实购买的并不只是商品本身,更是商品背后的故事。在互联网上,直播带货往往是跟我们一样的普通人去做的,讲的是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这样的身份设定,天然地让观众有一种接近感或者相似性,会提升宣传策略的有效程度。这些主播讲的个体奋斗的微故事加成了商品的吸引力,从产品亲密提升到了一种人格亲密,这种人格亲密是冲动消费的关键点之一。互联网的经济循环放大了人际亲密关系对经济关系的影响力,越来越多的主播建立起“伪亲密”关系,进而对粉丝“割韭菜”。

田丽:卖惨的过程其实是增加了观众的优越感。人跟人本来是平等的,当一方表现出弱势的时候,另一方就感觉自己走向了天平翘起的一端。这种优越感会让我们感到舒服。卖惨直播会利用这种优越感进行道德绑架,比如让观众花一点买咖啡的钱,就可以帮到多少人。对用户来讲,只要付出一点点就可以被感恩,甚至是被夸大地感恩,这种优越感就被转化为道德上的一种成就感,甚至是英雄主义。换句话说,就是用极小的代价实现了极大的精神满足。正是因为利用了这种精神补偿机制,人们往往在这种卖惨直播面前毫无抵抗力。

《新闻+》记者:如何看待直播间设计剧本的现象?

董晨宇:直播当中的剧本,放在更严肃的框架中讨论,应该叫做伪事件。就是事件本身没有发生,但是通过人为的安排让它发生了。为什么主播要做这样的事呢?因为直播内容如果只是真实的生活场景,这种直播是不好看的,缺乏冲突性与戏剧性。所以,制造小矛盾、小冲突,增加整个视频的娱乐性,把产品展现得更有意思,把消费场景展现得更加温情,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在增加娱乐性的同时应该有一个限度,如果存在欺诈行为,没有保护消费者权益,就是不合适的剧本。

田丽:设计直播剧本,表面上看是直播行业竞争激烈的结果,但事实上跟平台的经营模式密切相关。很多用户对社交媒体平台的期待是看别人分享生活,但是这种被导演的生活并不是真实生活的记录,而是平台为流量变现进行的商业行为。用户以为主播是在分享生活,而主播和商家其实是在做广告。双方的期待不一样,而主播利用用户的认知误区进行了营利活动,可以说就是一个欺诈性质的行为。

网络直播间容易出现虚假宣传问题,可以说也是这个原因。在传播活动中,信源是人们判断信息真实性、准确性非常重要的依据。人们如果知道是广告,对它的信任性就会下降。而在直播平台上,消费者容易分辨不清楚哪些是广告,哪些是真实信息,因此构成了一个容易让宣传者从事虚假宣传的环境。

《新闻+》记者:直播间虚假宣传,是否有办法识别?消费者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

董晨宇:首先,我们必须要承认,有些直播虚假宣传是消费者可以识别的,有些是消费者很难识别的。难识别的是什么?是产品的货源地和产品质量的高低等。这样的监管责任不应该交给消费者,首先是平台责任。

但是,有一部分直播套路其实是消费者可以识别的。当一个成品在宣传当中涉及到不同利益主体的争吵,而这个争吵最后的获益者又是消费者的时候,我们就需要特别怀疑了。比如一些主播向商品生产商进行施压,让他把价格降得非常低,这可能就是一个所谓的剧本。同理,直播间中出现过很多主播说:“我标错价格啦,大家千万不要下单,下单我们就赔钱了。”遇到这种明显可以钻到漏洞的情况就需要想一想,高度职业化的直播带货从业者真的会有这么多的失误吗?不要“贪了小便宜,吃了大亏”。

田丽:用行业监管的方式把有别于记录生活的部分直播标识出来,可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普通网友可能没有能力从一大堆信息中甄别出广告信息,因此,解决这个问题主要靠行业监管和平台自律。如果我们网民需要做点什么的话,应该是加入到对平台的监管队伍当中去。发现可能涉嫌虚假宣传的直播间,要勇于举报。

编辑:阚纯裕责任编辑:刘亮

网址:网络直播间虚假宣传难以分辨?专家建议对有剧本的直播进行标识 https://mxgxt.com/news/view/669713

相关内容

2020H1中国直播电商行业问题分析:坑位费模式、虚假宣传、带货翻车(附报告下载)
网红、明星直播“带货”频翻车 专家:直播者应为质量负责
网络直播中的伦理问题
“山寨明星”蹭流量谋私利,专家:模仿者须在法律范围内进行直播表演
网络直播走红 网络主播行业发展解析
直播数据造假更猖狂 网红真假已难辨别
吴宣仪“整容”惹争议,网友直呼难以辨认
“山寨明星”肆意模仿蹭流量谋私利 专家:模仿者须在法律范围内进行直播表演活动
明星颜值回春是用了直播的同款胶原蛋白?虚假宣传罚20万元
网红刘媛媛被曝直播涉虚假宣传 其公司曾被罚20万元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