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牵两岸 豫韵悠长——豫剧在台湾发展七十年回眸
当梆子声响起,心潮澎湃。
4月24日晚,一场盛大的豫剧展演在河南艺术中心举行。河南豫剧院的演员登台演绎《穆桂英挂帅》《花木兰》等经典剧目和《曹公外传》《玄奘》等豫台两地合作创作剧目,纪念豫剧入台70年。
在台下,有一群观众如痴如醉,听到动情处,眼含热泪,使劲儿拍手叫好。他们是在河南生活的台湾同胞。
薪火传承七十载,一部两岸豫剧的交流史,也是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情感史、合作共赢的发展史。
豫剧入台
1953年,豫剧演员张岫云率团在台湾高雄扎根,该团成为后来飞马豫剧队和今天台湾豫剧团的前身。“70年过去,豫剧在台湾也传承到了第四代。”张岫云亲传弟子、台湾豫剧团艺术总监王海玲感慨。
1959年,年仅7岁的王海玲加入飞马豫剧队。她回忆,为了学习老腔老调,保证原汁原味,学员们都是听着大陆的豫剧唱片学习。她常常反复听唱片,模仿常香玉等名家的唱腔,从中揣摩人物、设计表演。
一把胡琴,满腹乡愁。台湾豫剧团在岛内广受欢迎,许多人听见乡音,眼泪就掉了下来。邹瑞芝来自台湾新竹,从小就听豫剧。她说:“豫剧就像情感的桥梁,不仅传承文化,也抚慰了我们这一代人的心。”
情跨海峡
1993年,豫剧大师马金凤带领36人的团队赴台湾演出,引起轰动,也开启了海峡两岸豫剧的双向交流。据不完全统计,30年来,河南有上百名艺术家赴台,每次演出皆座无虚席、一票难求。而台湾豫剧团也多次来到河南演出,受到家乡父老欢迎。
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南豫剧院名誉院长李树建曾十次赴台交流。他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赴台是1999年,台湾豫剧团的演员们和他一起演出了《清风亭》。“他们平时说的是闽南话,要学中州韵、河南腔很不容易。”李树建回忆,为了一句唱腔、一句念白,他要教台湾演员成百上千遍。演员们一遍又一遍练习,那股认真劲儿令他十分感动。
1999年,豫剧教育家陈安福应台北艺术学院(2001年改名为台北艺术大学)邀请,到台湾为豫剧班的学生授课,教他们练功、唱腔、表演。此后,他又多次到台湾的大中小学传授豫剧知识。
对于台湾豫剧的发展,河南豫剧人“尽一切努力配合,尽一切办法支持”。陈安福介绍,为了解决后备力量不足的问题,台湾豫剧团连续多年选送歌仔戏班的学生寒暑假期间来河南学习,他和河南豫剧院的老师们手把手传授技艺。“他们来的时候唱的是歌仔戏,走的时候唱的是豫剧《花木兰》。”陈安福说。
携手共进
台湾豫剧团也在探索着创新之路。剧团结合时代特点,融入台湾元素,形成独特风格。剧团虽然人数不多,但每年都能推出一两台大戏,通过改编莎士比亚戏剧、歌剧,进行跨界融合,使豫剧更具活力,如今80%的观众是年轻人。
同时,海峡两岸共创为豫剧注入新的活力。2003年,河南组派大型艺术团赴台,与台湾豫剧团联手打造了新戏《曹公外传》,在台湾进行巡演,并登上北京长安大戏院,成为两岸豫剧交流的典范。2015年,两地又合作推出《玄奘》,在台湾佛光山演出场场爆满。
“台湾豫剧发展到今天,凝聚了两岸艺术家的心血。”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谭静波说,“我们为台湾豫剧培养演员,又学习台湾豫剧的市场运营经验,这种灵活、双向的交流,促使豫剧走在全国戏曲剧种的前沿,也推动豫剧走向世界。”
戏牵两岸,豫韵悠长。70年来,海峡两岸回荡着同样的旋律,它向游子传递着最温暖的讯息——故乡不在远方,故乡就在身旁。(记者 沈剑奇)
责任编辑:杨露露
网址:戏牵两岸 豫韵悠长——豫剧在台湾发展七十年回眸 https://mxgxt.com/news/view/662481
相关内容
30余位两岸名家齐聚郑州 共话豫剧入台70年从“大胆”传承到“奇巧”创新——她们见证豫剧在台湾70年发展历史
豫剧大师马金凤与台湾豫剧人刘海燕的一段缘分
他是豫剧大师常香玉和崔兰田的老师,培养出豫剧名伶“十八兰”
梨园映天山 戏曲韵沙湾
浅论河南豫剧的弘扬和发展
演员的舞台呈现——豫剧传承发展的魔法师
从豫园、家园到京园:豫剧沉浸式驻场演出在京启动
浅谈豫剧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戏韵河南:浅谈豫剧的历史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