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墉(1719~1804),字崇如,号石庵,清代四大书法家之一、政治家。山东省高密县人,祖籍江苏徐州丰县。乾隆十六年(1751)进士,官至内阁大学士。
现代“戏说”中多有描述刘墉智斗和珅的情节,二人绝对是冤家对头、忠奸对立、水火难容。但是历史上刘墉与和珅的真实关系却与此相反。这一点,在和珅侄子丰绅伊绵编纂的《嘉乐堂诗集》中可见端倪。《嘉乐堂诗集》中有和珅遗诗百余首,而其中写给和奉和刘墉的诗即达七首之多。包括:
《奉使济南馈石庵总宪荷包人参戏赠二绝》系和珅在送给刘墉荷包人参时,戏赠的两首七绝。诗中“脱颖会须由未见,中含妙意尽包藏”,颇耐人寻味。
《济南差次石庵总宪见惠金刚经端砚题谢二绝》系和珅在收到刘墉赠送的金刚经和端砚时题谢的两首七绝。有“就中得失君知未,现在即为过去因”之句。
《济南临别馈石庵总宪伽香十八子手珠手帕戏赠二绝》系和珅在送给刘墉伽香十八子手珠手帕时,戏赠的两首七绝。有“赠君十八摩尼子”,“刘郎曾否识前因”等句。
《奉和石庵尚书题扇元韵》系和珅在收到刘墉题扇后的奉和之作。诗中“有情山水知宾主,无意风光各地天”更说明二人交情不浅,绝不是什么冤家对头。
可见二人关系是非常融洽的,不仅唱和,而且还互有赠物。这说明刘墉与和珅实际上并不相互对立或难容,更多的是关系融洽、独善其身。这和史书记载刘墉“委蛇其间,唯以滑稽悦容期间”,也是相符的。
乾隆帝死后的次日,嘉庆帝即夺和珅军机大臣、九门提督等职务,并复刘墉上书房总师傅一职,入内当值,以供随时咨询之用。随后,各省督抚、给事中,纷纷上章弹劾和珅。
在此种情况下,刘墉才积极地投入到处理和珅的事件中。人们都认为和珅罪大恶极应该凌迟处死。刘墉则建议,和珅虽罪大恶极,但毕竟担任过先朝重臣,不得不为先帝留点面子,请从次律,即赐令自尽,保其全尸。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