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的小评论

发布时间:2024-05-31 04:12

孙惠柱

法国哲学家罗兰·巴特

《罗兰·巴特论戏剧》 罗兰·巴特 著 罗湉 译 三联书店出版

罗湉教授翻译的《罗兰·巴特论戏剧》是非常值得国人借鉴的评论范本。该书编者让-卢·里维埃写的前言中有句话一针见血:“如今很难分清货真价实的创造、唯利是图的取巧以及追逐时髦的学院风。”在这种情况下,特别需要有真知灼见又直言不讳的评论。但是,思想家、哲学家罗兰·巴特写剧评会不会掉书袋、让普通读者看不懂?这本书就是最好的回答。

巴特这些评论大多发表在1950年代的报纸杂志上。他评的剧主要可以分成三大类:经典,先锋派,布莱希特。但凡经典剧目,他都已看过多次,因此总会把要评的这部放在演出史和批评史的语境中做比较。他这样评维拉尔主演的《麦克白》:“演员的技巧不是一成不变的,过去有狄德罗和斯坦尼,如今有布莱希特。然而,在常见的体验派演技和间离化的革新演技之间,维拉尔的表演似乎想创建一种中间状态的技巧,一种有知觉的表演艺术……维拉尔不是麦克白。的确,但其实这是为了更好地呈现麦克白,是为了表现一个篡位者,不是化身为他,而是一种‘认知’。”

哥尔多尼的《女店主》似不及莎剧有名,但巴特的剧评开篇就说:“我经常看到《女店主》在法国演出。自从高博在老鸦巢剧院排演之后,这个剧本就吸引了很多年轻剧团。”他认为多数演出都太落套,问题出在曲解了这部意大利经典:“他们觉得所有意大利剧都是即兴喜剧,除了活泼、机灵、轻浮、快捷之外,意大利戏剧不能有其他样子。”而他喜欢的这部意大利的《女店主》却被媒体贬低了:“我们的批评界觉得维斯康蒂的《女店主》相当迟滞、缓慢。这个意大利剧团竟然不演意大利戏,多令人失望,简直匪夷所思!”此时学者巴特就必须对那些批评者进行戏剧史的科普了:“哥尔多尼不是即兴喜剧剧作家。”他只是像17世纪的莫里哀一样用了一些即兴喜剧的手法,但目的是为了把它改造成更加现实主义的喜剧——就像同为18世纪剧作家的狄德罗一样。“在《女店主》中即兴喜剧的‘性格’类型让位于‘社会’类型。”

那个年代最著名的先锋剧是首演于巴黎的荒诞派代表作《等待戈多》,自然逃不脱巴特的法眼;可是他关注的重点不是我们熟悉的存在主义主题、荒诞形式配内容之类,而是“这部剧变成了喜剧”。他特别关注的是:“剧本刚问世时,很少有批评家论述这一特点。人们倾向于谈论那种忧郁或尖锐的幽默滑稽。现在的《戈多》让人开怀大笑。根据观众的反应,演员们设计出一些固定的笑点,他们表演得亲民、直接,对自己的目的并未遮遮掩掩……成千上万的人接受了《戈多》,撕去它理智主义的外膜(其实主要是评论家贴上去的),无论他们如何阐释它,都会回到某个集体性行为,这就是笑。”

比起构成西方文化原型的经典,先锋派好像要时髦得多,是吗?“何谓先锋?这个概念从本质上讲是相对的、模糊的。任何与传统决裂的作品在哪个时代都可算作先锋作品,即便今天看来它已经落伍了……先锋是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发生的现象,它不见得永远存在,也未必能够持久……若想要先锋出现,社会似乎应该同时具备双重历史条件:一种本质相当守旧的现行艺术,一种结构宽容的管理制度。”这是对先锋艺术的最好阐释。巴特在世界先锋戏剧的大本营看得十分清楚:“近期的戏剧史极好地说明先锋不堪一击……要么作品遭大众‘收编’,要么作家改弦易辙,放弃了挑衅性戏剧。极为反常的是,先锋戏剧已经进入史话:书写它不过是做防腐保存罢了。”

不过,如果就此以为巴特是个反对先锋的保守派,那又错了。他对先锋和经典剧目演出的评论都有褒有贬,完全取决于具体的解读及呈现。只有一位戏剧家得到他一以贯之的肯定,就是当时还颇有争议的前先锋派布莱希特。《布莱希特、马克思与历史》一文写道:“对于人类的异化,到底是解释还是表现,布莱希特提出一套居中方案,即清澈的提问法。他的作品既非历史剧亦非情节剧,它不断就历史与情节提出假设,前者提供解释,后者帮助人摆脱异化。”这是书中很少几篇学术性文章之一,难得地做了哲理性的解读,说得相当准确。可惜的是,巴特对布莱希特的赞扬有点过于一以贯之,这就背离了布氏最强调的辩证法。这是我跟巴特此书唯一的分歧。

巴特把布莱希特当成了可以拿来救法国戏剧的药方:“法国戏剧身陷死胡同,我们为它指出的第一个出口,就是观众终于能自己看懂布莱希特的作品,接受我们力荐的布莱希特演出中的批判意识。”这建议可行吗?他觉得有希望,因为他看到了“批评界态度的转变”:“(1954年)柏林剧团演出《大胆妈妈》的时候,许多剧评家提前离席。一年之后的《高加索灰阑记》获得全体观众起立喝彩。”他对后者评价最高:“布莱希特已经创作出好几部杰作,毋庸置疑,《高加索灰阑记》可算是他最重要的剧本之一。这部剧作视野开阔、境界高尚、构思简单而巧妙、居心仁爱、结论具有正义感、编排完美,简直无懈可击。”这像是一部突出“批判意识”的布式戏剧吗?《高加索灰阑记》用一个戏中戏来图解戏外戏要宣传的主题,还怕观众不能“自己看懂”,最后让歌手把主题直接讲一遍:一切归善于对待的。我曾两次导演该剧,并曾著文指出它违背了布氏的辩证评判精神,与《措施》《四川好人》等更具布氏特色的剧大异其趣。布氏本人也在晚年承认他的作品与其理念常有差异。可惜巴特没有注意到。

虽然有这点分歧,我还是要向大家力荐这本书。巴特不但剧评写得短小精悍,他那些赢得学界声誉的大部头也不是黑格尔那样的体系之书,而多由一篇篇独特的文章集结而成。坊间常见大部头的通史通论,大都比不上巴特这样全是干货的论文集。近年来我国学界也逐渐形成共识:精心写作的好文章常比低水平重复的专著更有价值。什么是好文章呢?看看这位大师的小评论吧。

(作者为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中央戏剧学院博导)

责任编辑:

网址:大师的小评论 https://mxgxt.com/news/view/6580

相关内容

网红美女帅哥 娱乐评论大赏
如何写好文艺评论?北京市文联举办北京评协新会员和文艺评论人才培训班
广西师大出版社第三届书评大赛在厦门启动
广西师大出版社第三届书评大赛在厦门鼓浪屿启动
【荐读】千万别做自己的“差评师”
评论区也太搞笑了,瞬间就划分成了三个战队,不过还是佩服汪小菲的心态…
张兰点赞马筱梅生儿子评论,筱梅肚子明显,网友评:像三四个月了
丁程鑫 秦霄贤 难怪你俩感情好呢 娱乐评论大赏
郭碧婷 不愧是向太看上的儿媳,看似佛系实则内心强大 向太 娱乐评论大赏
汪小菲私生活不过多评论,但我要在现场,我就喜欢这种爱装的,买单谁不喜欢…